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饲料加工工艺—膨化工艺

饲料加工工艺—膨化工艺

    膨化工艺是指将饲料加温、加压处理,并挤出模孔或突然喷出压力容器,压力迅速降低而体积突然膨大的过程,饲料在膨化机中的温度可达到120~170℃,压力可达到2.94~19.71MPa,停留时间可达5~15s。根据膨化过程中是否进行水热处理,可将膨化工艺分为干法膨化和湿法膨化两种,湿法膨化相对干法膨化更具优势,一方面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机器部件的磨损,所以目前常用的膨化工艺是湿法膨化。与制粒工艺相似,膨化工艺也包括调质和膨化两个过程,不同的是膨化过程中的温度及压力等参数比制粒过程中的相应参数值高,正是因为制粒和膨化工艺有相似的水温调质过程,同时在制粒和膨化时均有高温处理过程,所以两者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相似,但是由于处理过程中温度、压力等参数的不同,所以两者也不完全一致。


1膨化工艺对家禽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膨化工艺过程中的水热处理及高温高压过程能够促进饲料淀粉的糊化过程,而且由于膨化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强均比制粒过程中的相应参数值高,因此膨化工艺对饲料淀粉糊化的促进程度更强。刘梅英等(2000)研究显示,制粒后淀粉糊化度可达30%~40%,而膨化后淀粉糊化度可达40%~90%。膨化工艺同样对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影响,甘振威等(2009)研究结果显示饲料经湿、热、压等膨化处理后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损失比率分别为6.44%、3.38%、6.70%,膨化处理虽然降低了饲料蛋白质含量,但是膨化处理过程,也使饲料中蛋白质发生变性,提高了日粮蛋白质在动物肠道中的消化和吸收率,因此总体来说膨化工艺对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起到了改善的作用。甘振威等(2009)研究结果显示,膨化对不同氨基酸影响程度不同,其中,赖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天门冬氨酸受膨化影响较大,损失率较高,而对蛋氨酸、精氨酸等其他氨基酸影响较小,膨化前后含量变化不显著;膨化对维生素的影响,总体来说对水溶性维生素影响较大,对脂溶性维生素影响较小,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损失最大,达80%以上,而脂溶性维生素的损失约为12%~50%;膨化工艺对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影响较小,膨化前后几乎无显著差异。正是因为膨化工艺对饲料多种营养素的影响,在使用膨化饲料原料配制饲料或制作膨化饲料时,需要根据各营养素膨化前后发生的变化,对各营养素的配比或添加方式做出一定调整。


2膨化工艺对家禽饲喂效果的影响
    使用膨化工艺加工家禽饲料或饲料原料的目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提高饲料或饲料原料营养物质消化率,二是消除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降低抗营养因子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邱树武等(2000)研究了膨化豆粕替代普通豆粕对肉鸡蛋白质消化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肉仔鸡日粮粗蛋白质消化率提高11.5%,31~49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提高15.9%。张爱婷等(2012)研究了膨化棉籽粕在商品蛋鸡上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蛋鸡日粮中添加8%膨化棉籽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表明棉籽粕膨化处理能有效降低游离棉酚对蛋鸡生产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蛋鸡对棉籽粕的利用能力。严念东等(2012)研究了膨化菜籽在肉鸡上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肉鸡日粮中添加6%膨化菜籽显著增加了肉鸡日增重和日采食量,降低了肉鸡料重比,而对肉鸡血清白蛋白、尿素氮等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上述研究均表明,对饲料或饲料原料进行膨化处理能够提高家禽对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产生的不利影响,最终改善家禽的生产性能。

上一篇: 饲料加工工艺—制粒工艺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