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畜牧经纪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加大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度,扶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防汛抗旱专业队、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
近年来,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养殖大户、龙头企业、畜牧经纪人等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在帮助养殖户疏通销售渠道、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搞活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畜牧经纪人的基本情况
畜牧经纪人作为新型经营主体中的一部分,他们把畜牧生产与销售市场一肩挑起。利用自己的知识、信息以及广泛的社会关系,为买卖双方提供服务,成为畜牧经济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他们不是单纯的运销大户,而是集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带头人,为发展养殖业起到了示范作用。畜牧经纪人需要了解市场上需要什么和不同产品的价格趋势,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养殖户,引导养殖户调整产业结构,稳定旧的优势品种,发展新的品种。使农民的养殖、加工等生产结构不断地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目前,莱芜市畜牧经纪人数量有4600多人,如辛庄镇、苗山镇、杨庄镇、颜庄镇等生猪养殖比较集中的乡镇,生猪经纪人已达700多人。
2畜牧经纪人的作用和地位
近年来,莱芜市畜牧兽医局把发展畜牧经济合作组织、培育畜牧经纪人作为创新畜牧业经营机制、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养殖场(户)收入的突破口,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有市场”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良种供应、畜牧业科技服务以及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畜牧业经纪合作组织,培育专业化的畜业经纪人队伍。按照“政府引导、典型引路、政策扶持、规范运作”的工作思路,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管理机制,强化工作措施,促进了畜牧合作经济组织较快发展及畜牧经纪人的茁壮成长。2013年规范发展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10个,省级示范合作社达到4家,协会5个,培训职业畜牧经纪人3000多人。这些经过培训的畜牧经纪人活跃在养殖户与市场间,在促进畜产品流通、提高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率繁荣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苗山镇的唐玉忠是当地比较有名的“猪经纪”,从事经纪行业已有十几年,从最早的“二倒贩”到如今的经纪名人,除了凭借自己准确及时的信息渠道外,最主要的一点是与养殖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好信誉。像他这样的专职生猪经纪生意好时每天能调上百头猪,净赚1200~1500元,有时一天走两车,一个月净赚好几万元,年收入8~20万元不等。还有羊里镇的女生猪经纪韩爱莲、辛庄镇的女生猪经纪郭凤英、方下镇的兔经纪亓新盼等,他们活跃在莱芜市的各乡镇之间,解决了当地的农户“不怕养不好,就怕卖不了”的难题。看到养殖不愁销路、利润丰厚,农户自然而然地掀起了养殖热潮。这部分经纪人便积极为殖户提供技术、信息、销售服务等,自己致富的同时带动周边养殖户同奔小康路。
畜牧经纪人的出现,形成了新的市场定位。一方面提高了养殖户的收入,开始形成畜牧从业者的职业分化,畜牧业专业化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加快了畜产品的销售,活跃了农村市场、促进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2.1有利于搞活畜产品流通、发展畜产品生产与加工业
随着信息向畜牧经纪人的集中,经纪人利用熟悉经纪业务、市场信息灵活、社会关系广泛、办事效率高的特点,加快农村市场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他们把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养殖户,有效地解决农村市场信息的残缺和不对称现象,引导分散经营的养殖户进入千变万化的市场,缩短了畜产品流通时间。
2.2有利于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促进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养殖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带动,将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紧密结合起业,实行一体化经营。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产业化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畜牧经纪人“穿针引线”“、牵线搭桥”的结果。畜牧经纪人是发展规模养殖业的示范者和带头人。
2.3有利于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提高畜产品质量、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增强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畜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畜牧经纪人高度重视畜牧业生产资料安全使用的重要性,熟悉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质量检验检测监督体系,懂得优质畜产品认证和标志制度,掌握了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标准,从而更加注重畜产品质量。他们在畜牧业经纪活动中,也要求广大养殖户提供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畜产品。
2.4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畜牧经纪人在国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扶持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政策指引下,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地区间有序流动,为农民进城打工提供方便。
2.5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实践表明,畜牧经纪人一手牵着畜牧业生产,一手牵着市场的需求,他们就是广大养殖户和市场的桥梁。因此,培育和发展畜牧经纪人是有效解决畜牧业经济矛盾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3当前畜牧经纪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畜牧经纪人有待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部分畜牧经纪人缺乏闯市场、干事业的热情,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缺乏长远干事业的打算,缺乏市场经济风险意识、存在蛮干现象,缺乏准确的市场信息、与市场脱节。
3.2畜牧经纪人文化程度低
对政策和法律条文理解不透,为争夺市场相互排挤、搞无序竞争。少数经纪人无视商业信用和职业道德,经营中不择手段地压级压价、欺行霸市,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自身形象。
3.3畜牧经纪人信息采集手段比较落后
畜牧经纪人宏观上难以把握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及发展趋势等,往往还受政策、环境、市场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4畜牧经纪人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
畜牧经纪人组织大多是自发形成的,缺少政府的有效支持和引导,经纪人队伍管理不到位,相当一部份经纪人没有经过业务培训和登记,主体资格不合法,经纪行为不规范,伤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经纪纠纷不断,经纪人之间也出现不公平竞争和无序竞争的现象,制约了经纪人行业的健康发展。
4培育和发展经纪人的有效途径
4.1依托产业优势发展畜牧经纪业
通过培育和发展,引导畜牧经纪人采取“公司+基地+养殖户”、“市场+经纪人+养殖户”、“市场+行业协会+养殖户”等模式,走“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4.2依托剩余劳动力优势壮大畜牧经纪人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畜牧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村产生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为畜牧经纪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生力量,应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畜牧业经纪业务。
4.3依托市场区位优势做强畜牧经纪人
各类畜产品交易市场是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市场形成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联系着众多的畜牧经纪人,是经纪人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培育规范畜产品交易市场,可以吸引更多的经纪人进场从事经纪业务,从而有效地推动畜产品的流通。
4.4依托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畜牧经纪人
把发展畜牧经纪人作为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总体规划,把畜牧经纪人纳入个体私营经济范畴,享受个体私营经济待遇。发展畜牧经纪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在“放活”上下功夫。采取先准入,后培训;先发展,后规范;先扶持,后管理等措施积极扶持,大力推进畜牧经纪人的培育和发展。
4.5依托“订单畜牧业”发展畜牧经纪人队伍
按照产业化的思路,面向市场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经纪人与养殖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可大胆选用投资制、合同制、会员制和代理制等模式,在经纪人与养殖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稳定产销关系,建立互利互惠稳定的供需关系。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振波;山东省莱芜市,刘庆波,李燕)
上一篇: 贵州省部分养牛场人畜共患病调查报告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