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寒的十年“正大”路(二)
十年富民
来自青岛即墨市北安街道秦家庄的秦伟波,作为青岛正大的签约养殖户,算得上是李瑞寒要为之打拼的人之一了。
2002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秦伟波正式与青岛正大签约,当时只养了4000多只鸡的他最担心的是鸡养得太多,人手不够怎么办?万一遇到疫情遭受损失怎么办?而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如何找地方扩大养殖规模。
秦伟波的养殖规模近十年来可以说几年上一个台阶:2005年他建了自己的第二个养殖大棚,养殖面积翻了几倍,以后每隔三四年他就新建一个现代化养殖大棚,如今他的养殖规模已经达到了3万多只鸡。与此同时,养殖数的增加没有带来劳动量的增加,2007年开始,青岛正大的签约户养殖大棚实现自动化,喂食、去粪等工作全部自动化操作,冬季大棚集中供暖取代了传统的炉子供暖,夏季利用水循环降温干净卫生,全年棚内温差不超过两度……从人养鸡转化为人养设备,设备养鸡,不仅改善了鸡的养殖环境,而且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养殖效率。“养鸡多了,反而更加轻松了”。
最令秦伟波如释重负的是,十年来,不管家禽市场如何风云变幻,青岛正大不仅始终严格按照合同收购成品鸡,而且对签约农户实行经济补助,赊销饲料和鸡苗,帮助扩大养殖规模。此外,青岛正大的养殖技术员每周两次巡视签约农户的养殖大棚,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咨询和保障,提高了农户的养殖成活率。良好的合作增强了秦伟波的信心,扩大了他的养殖规模,更大幅提高了他的收入,如今四个万羽大棚,每年可以给他带来数十万元的进项。以往不起眼的“鸡司令”,如今成了让村里人羡慕不已的富裕户,而他在青岛正大的养殖户中也只能算是中游水平。近十年里,肉鸡价格高涨的时候,也有其它公司以更高的合同价格邀他加盟,他不为所动,用他的话说“患难见真知”,经历过考验的合作才最靠谱。
以秦伟波为代表的青岛正大养殖户们的好日子,离不开李瑞寒以及他的领导团队的高瞻远瞩。李瑞寒是名善于在危机中看到商机,进而把握机遇的决策者。最近几年,他所率领的青岛正大团队已经接受了全球“经济危机”、“速成鸡”等负面事件的考验,并能够在每次危机过后将正大的销量提升一个档次。在李瑞寒看来,市场环境的波动,并非全是坏事。“比如禽流感对养殖业影响巨大,不过也是产业整合的机会。”肉禽养殖加工行业门槛低,良莠不齐的大小企业多如牛毛,市场环境的恶化能够起到汰弱留强、浴火重生的效果。虽然行业一段时间内会受到打击和影响,但家禽的消费市场迟早还要恢复,而在规模化养殖中,只有资金实力强,把握市场规律,站在行业发展的高点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的风浪中挺得住。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眼光和实际经验,青岛正大非常看重日积月累打造的与养殖户良好的合作信任关系,把与农户休戚与共,互惠、互利、互信当作是应对危机的基础。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企业能够有效控制养殖的规模、质量,促进综合的销售、生产,而养殖户也可以依托企业这棵大树,享受专业技术指导、减少市场风险的庇护,成为企业大树之下起到涵养土壤作用的低矮草木。所以,无论市场风浪有多大,正大养殖户们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所要做的就是照合同安心把鸡养好,其余的事情,有正大呢。正如李瑞寒所言,“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要保证他们挣到钱,这不仅是企业正常有序经营的需要,更是企业的一种责任。”由此,青岛正大与养殖户之间形成良好的市场生态系统,无论市道好与不好,互为依托,平衡损益,形成了更为坚强可靠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良好屏障,不会轻易被暂时的市场行情所左右。
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不盯着市场的企业难以立足,只盯着市场的企业立足难久。要成就百年企业的伟大梦想,离不开一份厚重的责任意识和一种与民休戚与共的博大胸怀。可以说,十年里,李瑞寒以及他所管理的青岛正大秉承着这种责任意识与博大胸怀,在带给诸多养殖户实实在在财富的同时,更传递出一份对于行业难能可贵的信心和安心。
上一篇: 李瑞寒的十年“正大”路(三)
下一篇: 正邦科技:四季度主要出于为提升应对周期底部的主动性而进行的产能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