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黑龙江省肉羊养殖业健康发展措施

黑龙江省肉羊养殖业健康发展措施

    随着草原面积的减少、退化、沙化,传统养羊业逐步转向肉羊养殖。在河北省肉羊养殖业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而黑龙江省近几年刚刚进入肉羊养殖的慢车道。肉羊养殖的规模及设计以及养殖方式都大不相同,养殖的肉羊质量也参差不齐。根据黑龙江省的地域特征以及气候条件,借鉴南方的饲养经验。对黑龙江省肉羊养殖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经过不断实践和总结,针对如何使黑龙江省肉羊养殖业健康发展,应做到如下几点:


1肉羊养殖场的选址建设
    肉羊养殖场建设必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在除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区域,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以外建设。
1.1选址
1.1.1基本要求
①地势高燥、通风向阳、排水良好、场地开阔;②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主干线公路500m以上的下风处,距离集镇、其他畜禽养殖场、屠宰加工场、畜禽交易场所、化工厂1500m以上。
1.1.2必备条件
①有天然的河流或充足的地下水源、水质良好;②交通便利,路面硬化可直达场区;③电力供应充足,能保证饲料加工和场区生产、生活用电;④附近有充足的农作物秸杆资源,较好的灌丛山场或天然草场可供利用;⑤有可供租赁的土地种植人工牧草。
1.2基础设施
1.2.1规模设计
    以年能繁母羊存栏数量或肉羊出栏量来划分。300只左右为中型养殖场;500只以上的为大型养殖场。以肉羊年出栏量来划分,年出栏为300只左右的为小型养殖场;500只左右为中型养殖场;1000只以上的为大型养殖场。
1.2.2规划布局
    根据羊场生产需要,并综合设计未来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可能性。①羊场总面积。按照常年存栏能繁母羊数量每只12~15m2计算。其中羊舍面积按每只能繁母羊4.0~4.5m2计算,运动场按每只能繁母羊8~10m2计算(有放牧山场面积可小些),其他生产辅助设施建筑总面积按每只能繁母羊4~5m2。育肥羊按每只1~1.5m2。②场区设施。羊场实行全封闭生产,场区周围与外界围墙隔离,门口设消毒池和值班室。场区内设生活区、饲料加工区、肉羊生产区、病羊隔离区、粪污处理区及相关设施。③场区布局。生活区应远离生产区居于场区上风位,生产羊舍居于场区地势较高位置,羊舍之间用绿化带隔离,间距不小于10m。病羊隔离舍、粪污处理设施应设在生活区自然风向的下风位置或侧风位置,距离生活区、生产区50m以上,并建有防疫隔离带或围墙隔开。④净道污道分开。场区作业道用水泥路面硬化。舍内补饲或饲喂与出牧道路分开,病羊隔离区、粪污处理区设置专用通道。
1.3设施设备
1.3.1生活设施
    根据羊场规模,设立场长、畜牧师、兽医师、饲养员若干人,建立相应办公、餐厅、宿舍、工作室等生活设施。
1.3.2生产设施
(1)工作设施。设专用兽医室、药品存放室、消毒更衣室、档案资料室等。
(2)饲草加工车间。根据羊场生产规模,购置相应功率的饲料铡草机、饲料粉碎机、拌料机,精饲料库房、加工车间一般需2~3间。
(3)干草库。设干草贮备库数栋,青干草晾晒厂房若干间。
(4)贮水设备。水塔应建在方便生活区、生产区的地方,贮水容量以能供应羊场3~5d用水量为宜。
(5)羊舍。①类别。分为种公羊舍、成年母羊舍、产羔母羊舍、羔羊舍、育肥羊舍、隔离观察舍。②类型。双列吊楼密闭式、单列吊楼半敞式、封闭保暖式。③面积。种公羊舍3~5m2/只,成年母羊舍1.0~1.2m2/只,产羔母羊舍2.0~2.5m2/只,羔羊舍0.3~0.5m2/只,育肥羊舍0.8~1.0m2/只。④结构。双列式羊舍房顶采用彩钢泡沫隔热材料,墙体砖混结构,羊床距地面1.2~1.5m,柱体用12~14mm钢筋混凝土立柱,并每间隔1m左右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铺设羊床横梁(也可用木),上用4cm方木,间距1.5~2.0cm整齐铺设羊床。使羊粪尿自然滚落粪尿沟。粪尿沟起10~15cm自然坡度,采用两侧半敞式清粪或全封闭型内槽式清。


2肉羊养殖场的管理
2.1建立健全羊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养殖场的各项管理。确实提高养殖场的管理水平,提高效益,实施科学、规范、制度化管理,明确员工权力与职责。养殖场在公司领导与管理指导下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一定的权力,承担相应的责任,权责统一。
2.2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依托秸杆养羊示项目、肉羊种羊场建设项目,引进无角陶塞特、夏洛来、小尾寒羊等优质种羊,建立县乡两级繁育场;开展人工授精,提高良种利用率,提高育肥速度和出肉率。肉羊良种比率达到85%,只均产净肉30kg以上,育肥期缩短为3个月。
2.3加快饲草饲料的使用转变,使传统放牧向圈养舍饲发展
(1)大力提倡种草养羊,提高羊的饲养质量。用人工种草的办法来解决羊的优质草供应,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开展人工种草,给养户划拨饲料地等。采取的饲养模式是:用人工牧草替代部分蛋白饲料和青粗饲料,用秸秆作粗饲料,适当补充精饲料。种植牧草品种有:苜蓿、苏丹、饲料玉米等。
(2)利用黑龙江土地连片种植的契机,推行秸杆养羊和舍饲圈养。加大秸杆等其它饲料资源的开发力度,重点实施国家级秸杆养羊示范项目,推进秸杆养畜科学化进程。大力推广农作物秸杆青贮、氨化、微贮饲料技术,提高秸杆的科学利用率,实现秸杆开发与草食家畜的同步增长。
(3)推广有益菌的使用,提高肉羊养殖的生长速度,提高肉质,有效的减少肉羊养殖过程中的疾病。
2.4加强科技培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舍饲实施后,通过开展专业技术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向广大肉羊养殖户宣传推广科学饲喂、饲料加工储存、疫病防治、牲畜短期育肥等舍饲技术,强化经营管理,提高舍饲技术水平。在加强科技培训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牲畜改良、疫病防治、市场服务中介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服务条件,为农牧民群众发展舍饲畜牧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积极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市场化有偿服务等多种形式,与农牧民群众形成舍饲养殖利益共同体,资源技术共享,共同发展。
2.5加强养殖场的防疫体系建设
    肉羊养殖一定要加强防疫、驱虫、健胃。在羔羊购买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布病监测,杜绝带病羔羊进入场内,避免人畜共患,羔羊入栏育肥前要驱虫、健胃、防疫。


3畅通信息渠道,掌握市场信息,把握好肉羊输入输出机会肉羊养殖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为了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肉羊养殖场要畅通信息渠道,掌握市场信息,把握好羔羊输入和肉羊出栏的实际,建立肉羊出栏的终端渠道,使肉羊养殖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黑龙江省肉羊养殖发展的比较晚,起步慢,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加强各项管理,使肉羊养殖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才能使肉羊养殖业健康发展,更深远的走下去。

上一篇: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