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一)技术介绍
1.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仔猪早期断奶有以下优点:一是提高了母猪的繁殖力。二是提高饲料利用率。三是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四是提高了产仔猪舍及设备的利用率。
2.断奶仔猪隔离饲养技术。多点式的生产模式主要有:三点式生产模式即配种+产仔、保育、育成育肥三点分开饲养,分繁殖区(公猪舍(人工授精站)、后备母猪舍、配种舍和怀孕舍)、仔猪培育区(保育舍)、和育成育肥区(生长育成舍、育肥舍)三个生产区,各区之间相隔较远距离,相对独立,各自隔离,生产流动由繁殖区生产的断奶仔猪转入到仔猪培育区,经过饲养6~7周,仔猪到9周龄后,再转入到育成、育肥区饲养,直至出栏(出售)。二点式生产模式(配种+产仔、保育+生长育肥)两点分开饲养,分繁殖区(公猪舍(人工授精站)、后备母猪舍、配种舍和怀孕舍)和生长育成(育肥)区(保育舍、育成舍、育肥舍)两个生产区,两区之间相隔较远距离,相对独立,各自隔离,生产流动由繁殖区生产的断奶仔猪转入到生长育成(育肥)区培育、饲养,直至出栏(出售)。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猪群健康水平、降低疾病带来的风险和去除疾病(病源)。从养猪者的角度考虑,技术难度不大,因为具体的操作都是由公司负责;但是从公司的方面看,必须有超强的实力和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撑。
(二)多点式养猪生产效果分析
根据广西农垦系统农场实行多点式生产统计分析结果,多点式生产有效地切断了疾病的传染链,提高了猪群健康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是集约化养猪获取持续高产高效益的根本措施。
1.多点式生产的母猪繁殖性能表现。窝活产仔猪数达9.51头,哺乳仔猪成活率97.14%,每头母猪年供商品猪18.87头,三点式窝产活仔比两点式、一点式分别提高0.11头和0.33头;哺乳仔猪成活率分别提高2.1和3.98个百分点;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分别提高2.52头和2.91头。
2.多点式生产的饲料报酬和增重表现。保育仔猪料重比1.63,育肥猪料重比2.7,育肥到100kg日龄155d,头平仔猪耗料分别比二点式、一点式分别降低3.35kg和6.11kg;育肥猪月平均增重分别提高1.05kg和3.06kg;育肥猪料重比分别降低0.09和0.22;达100日龄分别缩短5d和15d。
3.多点式生产各类猪群死亡率情况。哺乳仔猪死亡率为2.96%,保育猪死亡率为1.38%,育肥猪死亡率为1.34%,全群死亡淘汰率4.38%,每头猪药费16元,实行三点式生产猪的死亡率最低,尤其是保育猪死亡、全群死亡淘汰率、头猪药费等指标比两点式好。哺乳仔猪死亡率分别降低2.0和3.88个百分点;保育猪死亡率分别降低2.21和3.17个百分点;全群猪死亡率分别降低2.54和3.75个百分点;每出栏一头商品猪的药费分别降低4.04元和7.06元。
4.多点式生产对疾病控制的效果。检测12541头种猪,在实施疾病控制前,猪伪狂犬阳性率在5.35%~7.49%,通过两次淘汰阳性个体、部分清群和分胎次饲养等综合防防制措施,半年后用IDX公司试剂盒检测,阳性率为零,可疑率仅有0.18%,把可疑个体淘汰后,阳性率和可疑率都是为零;蓝耳病在实施疾病控制前阳性率为56.53%~63.83%,经过两次淘汰阳性个体、部分清群等措施处理后,三点式生产阳性率为零,两点式阳性率也为零,可疑率仅为0.15%,淘汰阳性个体后,阳性率和可疑率都是为零;一点式生产经过同样的处理后,阳性率还有3.9%;保育猪的发病率有明显不同,三点式仅为2.03%,比二点式低2.5个百分点,比一点低3.59个百分点。
5.多点式生产的生产成本分析。三点式与二点式比较,每头生产母猪年增收1339.18元,平均出栏一头商品猪增收72.39元,其中饲料费节支465.81元,占总数的34.78%,减少死亡淘汰和药费增收239.95元,占总数的17.92%,其它生产性能提高增收633.32元,占总数的47.29%;三点式与一点式比较,每头生产母猪年增收2580.14元,平均出栏一头商品猪增收139.47元,其中饲料费节支873.69元,占总数的33.86%,减少死亡淘汰和药费增收460.75元,占总数的17.86%,其它生产性能提高增收1245.70元,占总数的48.28%。
(三)多点式养猪生产需要的注意事项
1.保证断奶仔猪有良好的生产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控制是提高仔猪保育阶段成活率的关键。再一个需要强调的是保育舍必须是全漏缝地板即网上培育舍,并配以必要的温控、湿控、通风换气、自动采食、自动饮水、保健投药、卫生消毒以及日常生产管理所必需的设施设备。
2.供给仔猪适合的营养。“多点式”饲养由于断奶早,仔猪对饲料的要求特别高,首先饲喂含有血浆蛋白粉、奶粉乳清粉和其他膨化材料制成的易于仔猪消化吸收全价开口料,在断奶前3~5d必须注意控制喂量,断奶后10d后根据仔猪生长发育情况再逐步过渡到仔猪颗粒料,每天多次少量并逐渐减少饲喂次数,仔猪颗粒料供其自由采食,减少断奶后体重负增长的情况发生。
3.多点式生产与疾病控制综合防制措施配套实施是关键。多点式生产在一定程度虽然切断了传染病的传染链,减少了人员、器具的交叉感染,只是人为的改变了传染途径的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原的传播,抑制了病原的生长繁殖和蔓延速度,使之不能够迅速生长、繁殖和扩充,并非从根本上消灭病原,因此必须同时配套实施疾病控制综合防制措施,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严格执行规范程序化的生产管理。多点式体系的管理者对养猪必须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多点体系的每个雇员都具有非常专业的技能。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员工个人能力的培养,因从防疫的角度考虑,管理者不可能经常亲临每个区的生产现场,只有一个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才能使多点式体系正常运转。
5.距离是传染病传播的天然屏障。因此,实行三点式生产必须具备可以真正起到隔离作用的距离划区生产,有效地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潜力,是集约化猪场防止与控制猪主要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措施,是一种维持猪群从出生到上市的良好健康状况的标准饲养管理技术。
6.多点式养猪模式应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采用这种模式可以理解为紧密型的集团+仔猪生产基地+合同制农户的新型运作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有一定实力的农民积极性,使农户归避了“自繁自养”方式所要承担的全部风险。这种合同制分工饲养模式的典型特征是:集团运用现代养猪观念与技术大批量生产合格仔猪(20kg以上);签约农户(或生产区)按集团统一技术标准建造生长肥育猪舍,这样每年可出栏三批;集团统一供销仔猪与饲料(直接使用的配合饲料)、统一免疫注射(集团技术人员操作)、统一培训生猪精细化操作管理、统一现场技术服务、生猪达标出栏时由集团统一收购;收购后的生猪统一由集团屠宰场自宰挂牌上市,或交由签约的大型肉联场代为屠宰挂牌上市,数量不足以形成品牌效应的企业就直接将收购回的生猪按市价卖给肉联企业。这种紧密型合同制分工饲养模式也有其限制性,并不是一般中小公司所能为的。如果大集团公司有足够的实力(人才与资金),当地政府与银行支持,公司高层有投身现代养猪与创造品牌猪肉的雄心与胆略,这种造福社会造福企业的创新型养猪模式就会得到具体实施与成功推广。先进的健康养猪模式(合同制分工饲养、标准化自养等)会逐步取代传统的落后的养猪方式(传统的小而全的自繁自养、无序散养等),规范的规模化养猪出栏贡献比率也会将由现在的35%左右较快上升至70%左右。未来养猪的赢家将更多地关注生猪福利(生理、环境、卫生、行为、心理),饲料安全与均衡的营养、非药物保健与疫病的防控策略、猪场管理者与操作员工的培训与福利提升、猪肉安全与环保贡献等等。
7.实行“全进全出”制生产。
在建“多点式”猪场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工厂化养猪生产工艺中“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除考虑产房和断奶仔猪培育舍,还要注意中、大猪舍的“全进全出”设计,只有“全进全出”的工艺配套,才能杜绝疫病流行,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养猪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 肉猪养殖肥育方法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