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一)免疫方法的选用
不同的疫苗要选用不同的免疫方法,以便达到最佳免疫效果,家禽免疫的常见方法有饮水免疫法、滴鼻点眼免疫法、注射免疫法、刺种免疫法、涂肛免疫法、喷雾免疫法等。
1.饮水免疫法。以局部免疫为主,也能激发全身免疫,本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适合大规模禽群的免疫接种,如法氏囊冻干苗以滴口和饮水为最好。
2.滴鼻点眼免疫法。疫苗从呼吸道进入体内的接种方法,属于局部免疫法,有利于防止雏禽经呼吸道、眼结膜等途径感染病毒,如新城疫Ⅳ系等弱毒苗以滴鼻点眼为最好,传支活疫苗H120、H52、肾型传支冻干苗以滴鼻点眼或饮水为最好。
3.注射免疫法。通过皮下、肌肉注射的方式诱导全身免疫,本法免疫反应迅速,接种剂量准确,免疫效果确切。马立克氏病疫苗以颈部皮下注射为最好,病毒性关节炎弱毒苗以肌肉注射为佳;所有的油乳剂灭活苗都是以颈部皮下注射为最好,其次是胸部肌肉注射,一般不要采用腿部肌肉注射,因为腿部肌肉容纳疫苗的体积小,不易吸收,而且影响鸡只活动和采食,不利于鸡的正常生产活动。
4.刺种免疫法。又称翼膜刺种法,本法是在特殊情况下用于诱导全身免疫的方法,通常用于禽痘疫苗的接种。
5.涂肛免疫法。本法仅用于鸡群做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疫苗接种。
6.喷雾免疫法。主要诱导局部免疫,目的在于增强易被病原侵入部位黏膜的抵抗力,用于群体免疫,本法不但省时省力,且对某些呼吸道偏嗜性的疫苗有特效。
(二)疫苗的选择
1.随着我国家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家禽疫病的困扰也越来越突出,每年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疫苗的使用仍然是控制疫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禽流感而言目前是唯一的手段。
2.我国地域辽阔,禽病在不同地域流行的细菌、病毒类型不同,选用预防的疫苗类型也不相同,因此要选择针对本地区流行病的疫苗才能达到预防本地区流行的传染病的目的。
3.在选择使用疫苗时,要根据当地禽病流行种类、流行程度、鸡群日龄大小来确定。
4.只有在当地已经或有可能受到某种疾病的危害时,才可以进行这种疾病的疫苗接种,对于一些从未发生过的疾病,一般不要轻易引入疫苗,特别是毒力强的活疫苗,如果一定要使用,最好选用灭活疫苗。
5.对于流行程度较轻的疾病可选用毒力较弱的疫苗。
6.对于流行程度较严重的,可选用毒力较强的疫苗。
7.禽群日龄小时,一般用毒力较弱的疫苗。
8.禽群日龄大时,可选用毒力较强的疫苗。
9.初次免疫时要选用毒力较弱的疫苗,加强免疫(重复接种)时可选用毒力较强的疫苗。
(三)防疫时间的确定
1.马立克氏病必须在出壳后24h内进行免疫。
2.新城疫的首次免疫一般在7~10日龄;15~20日龄进行新城疫—肾传支二联苗的免疫;120日龄进行新城疫—减蛋—传支三联苗的免疫。
3.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首次免疫一般在10~14日龄。35日龄时二免。
4.鸡痘首免在30日龄时进行。
5.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免疫在42日龄进行。
6.禽流感免疫。
(1)种鸡、蛋鸡免疫:雏鸡7~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或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进行初免。在3~4周后可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开产前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免疫一次。
(2)商品代肉鸡免疫:7~10日龄时,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初免;2周后,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加强免疫一次。或者,7~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3)种鸭、蛋鸭、种鹅、蛋鹅免疫:雏鸭或雏鹅14~21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间隔3~4周,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4)商品肉鸭、肉鹅免疫:肉鸭7~10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免疫即可。肉鹅7~10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3~4周后,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5)散养禽免疫:春、秋两季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各进行一次集中全面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6)鹌鹑、鸽子等其他禽类免疫:根据饲养用途,参考鸡的相应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7)调运家禽免疫:对调出县境的种禽或其他非屠宰家禽,可在调运前2周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8)紧急免疫:发生疫情时,对受威胁区域的所有家禽进行一次强化免疫;边境地区受到境外疫情威胁时,对距边境30公里范围内所有家禽进行一次强化免疫。最近1个月内已免疫的家禽可以不强化免疫。
(四)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1.在进行滴鼻、点眼、饮水、喷雾、滴口等免疫前后各24h不要进行喷雾消毒和饮水消毒。饮水免疫时最好使用无菌蒸馏水或使用井水烧涨冷却后静置2h,每10L水中加50g脱脂奶粉,免疫前断水2~3h,含疫苗的水应在1h内饮完,饮完之前不要添加任何水,使含疫苗的水成为免疫期间的唯一水源,不要使用铁质饮水器。
2.翅膀下刺种鸡痘时,要躲开翅静脉,进行刺种,并且在免疫5~7d后观察刺种处有无红色小肿块,若有表示免疫成功,若无表明免疫无效,病毒性关节炎弱毒苗免疫部位也应出现小肿块,否则表明无效。
3.油乳剂灭活苗选择颈部皮下注射。原因是:颈部皮下自由活动区域大,注入疫苗后不影响头部的正常活动,而且吸收也比较均匀。注射时用左手捏着颈部下三分之一和上三分之二交界处皮肤,针头从上往下扎入,注完苗后,用手将口挤—下,避免疫苗外流,切勿将针头向上进针,以免引起肿大。
4.为了减轻在免疫期间对家禽造成的应激,可在免疫前2d给予电解多维和其它抗应激的药物,在断喙时给予VK和VC。
5.油乳剂苗。用前和使用中充分摇动均匀。用前应使疫苗温度升至室温。疫苗有破乳现象、异物或杂质,不宜使用。应在瓶中开封后当日用完,残留的疫苗不要再用。使用疫苗前应详细了解禽群健康状况,禽群不健康不能使用本苗,只适合健康禽群免疫。
6.弱毒苗。用生理盐水稀释均匀,使用过程中充分摇动。稀释后2~4h内用完,剩余疫苗应当销毁。使用疫苗前应详细了解禽群健康状况,不健康禽群不能使用本苗,只适合健康禽群免疫。
(五)其他事项
1.各种疫苗具体免疫接种方法及剂量按相关产品说明书要求规范操作,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2.切实做好疫苗效果监测评价工作,免疫抗体水平达不到要求时,应立即实施加强免疫。
3.对开展相关重点疫病净化工作的种禽场等养殖单位,要按净化方案实施,不采取免疫措施。
4.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生产或已注册的疫苗,并加强疫苗管理,严格按照疫苗保存条件进行贮存和运输。
5.使用疫苗前应仔细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如是否在有效期内、疫苗瓶是否破损等。
6.要切实做好个人生物安全防护工作,避免通过皮肤伤口、呼吸道、消化道、可视黏膜等途径感染病原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果不慎将疫苗接种在操作人员身上,应注意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7.免疫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工作,勤换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8.要做好免疫记录工作,建立规范完整的免疫档案,确保免疫时间、使用疫苗种类等信息准确详实、可追溯。
(六)结语
疫苗的使用是家禽疫病防制的重要手段,而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提高家禽健康水平,增强机体自身的非特异性抗病力才是预防家禽传染病的根本措施。
上一篇: 土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断和防治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