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持续高温对猪群的严重危害

持续高温对猪群的严重危害

1.中暑造成猪只的直接死亡与诸多疾病频发,猪群死亡率剧增。如上所述,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中,集约化养猪场的猪群极易发生热射病,严重时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同时,在高温的环境中猪只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免疫力、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抵抗力及肝脏解毒功能明显降低,进而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当猪群健康状况处于不良或亚健康状态下,诸多疾病的频发,将会导致猪群死亡率的剧增。


2.在持续高温的应激下,导致猪群生长、生产性能严重危害。当在长时间非致命的高热环境影响下,猪为了生存适应,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生化与行为机能方面的适应性强制改变,从而对猪的生长、生产性能产生了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给猪场生猪生产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主要表现为:


(1)公猪性欲减退,配种受胎率大幅度下降。公猪睾丸实质温度一般在28℃以下,比体温低得多,当热应激时,睾温失控,精细管上皮细胞变性,直接影响精子的发育与成熟,导致公猪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低劣(如精液量减少,异常精子增多,精子活力低下等),造成与配母猪配种受胎率大幅度下降。热应激对公猪产生的负面影响往往会持续到2~3个月以后(因精子从生成到发育成熟约需55?d),以至每年下半年母猪产仔数急剧下降和返情率明显增加。


(2)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死亡率增高。高温可抑制脑垂体功能,黄体激素(LH)和卵泡激素(FSH)分泌减少,直接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热应激时,猪的体表血管扩张,血流分布改变: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内脏及性器官血液灌注减少,卵泡营养供应不足,发育受阻,由此造成了后备母猪发情延迟和发情异常;妊娠母猪因胚胎营养供应不足发生胚胎早期死亡、早产或流产;分娩母猪,妊娠后期食欲减退,体能贮备减少,加上分娩时高耗能应激的双重危害以及激素调节机制障碍,往往出现产程延长,弱仔、死胎增多,滞产,胎衣不下,子宫收缩不全,产后感染和无乳综合症发生机率增多,断奶后再发情延迟,再配种受胎率下降。哺乳仔猪因母乳缺乏,营养不足,抵抗力弱,黄白痢和其它疾病频频发生,有时造成初生小猪大批死亡。断奶活重降低,整齐度差,为日后保育和生长育肥阶段的管理增加难度。


(3)生长育肥猪生长严重受阻,饲养成本大幅度提高。受高温影响,猪只采食中枢兴奋性受到抑制,采食量下降,饲料消化率和转化率均受到严重影响。实践证明,当环境温度超过适温区上限5℃~10℃时,猪的采食量降低6%~10%,又有资料记载,当环境温度超过适温区上限时,每升1℃,生长猪日增重就会减少30?g/头。按此类推,一头60?kg活重的生长育肥猪在环境温度35℃的环境下,实际超过其适温区上限14℃(35℃~21℃),则每天每头少增重420?g(14℃×30?g),这仅是正常日增重的50%左右(育肥猪日增重一般为800~900?g)。这就是说,在热应激状态下,育肥猪出栏时间比正常出栏时间推迟一半左右,这对于一个规模化猪场造成何等重大的损失,不言而喻。


(4)猪体免疫力遭到抑制,猪群疾病增多。长时间的热应激导致免疫抑制,猪体抗病能力下降,同时由于高温高湿,病原繁殖,昆虫滋生,成为某些疫病发生的诱因,由此导致猪群多种疫病的发生,给猪场疫病控制工作加大了压力,这对于疾病日趋复杂的当今,无异于雪上加霜,火上加油。


(5)猪只自洁行为紊乱,增加生长管理难度。在高温影响下,为了散热,猪只的自洁行为紊乱,猪在栏内睡卧的地方排泄粪便,在粪尿污水中打滚躺卧,猪床、猪身污秽不堪,猪群骚动不安,咬斗行为加剧,群体和谐关系破坏,各种应激增多,这就大大增加了生产管理上的难度。同时,为了降温防暑采取的各种相应措施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也给猪场增加了负担。

上一篇: 养猪酷夏话防暑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