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场猪喘气病的防治措施

猪场猪喘气病的防治措施

    猪喘气病是猪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猪肺炎霉形体感染,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性。此病的发生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十分巨大,患病猪群的发育情况不均,其生长速度下降,饲料转化率可降低四分之一甚至更多,导致育肥期延长1个月以上,直接影响养殖场的收益。

1  流行病学特点

    猪气喘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集约化养猪场的发病率高,40%~80%的猪肺有病变。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寒冷、多雨、潮湿或气候骤变时,较为多见。新疫区多呈暴发性流行,病势剧烈,传染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且多为急性经过;而老疫区多为慢性经过。如有繁殖呼吸综合征、巴氏杆菌、肺炎链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继发感染,将造成严重的损失。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是影响本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尤以饲料质量,猪舍拥挤、阴暗潮湿、寒冷、通风不良和环境突变等影响很大,能诱发本病。

2  猪喘气病的主要症状

    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和气喘。根据病程经过,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三型。急性型:比较少见。当病原菌首次传入易感猪群时,很可能会严重暴发急性型。病猪常突然发作,呼吸加快,每分钟达60~120次,呈明显的腹式呼吸,似拉风箱样,并伴有喘鸣声。咳嗽次数少而低沉,体温一般正常,仍有食欲。病程1~2周。所有年龄的猪均易感,发病率可达100%。伴有特征性发热或不发热的急性呼吸困难。病程长,可拖延2~3月,然后转为较常见的慢性型。慢性型:很常见,小猪多在3~10周龄时出现第一批病状,接触后的潜伏期是10~16d。反复明显干咳和频咳是本型的特征,在早晨喂饲和剧烈运动后咳嗽特别严重。一般病猪只咳嗽1~3周。除极严重病例外,呼吸动作仍正常。病猪一般食欲正常,但生长发育不良。隐性型:病猪没有明显症状,有时发生轻咳,全身状况良好,生长发育几乎正常,但X射线检查或剖检时可见到气喘病病灶。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变仅限于肺和腹腔内淋巴结部位,其中两侧肺叶呈对称性“胰样变”(肉样变或者虾样变)。

4  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即可作出判断,但是要和猪流行性感冒、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区分开。

4.1 流行性感冒为突然暴发,传播迅速,病猪体温升高,病程较短(约1周),流行期短。而患喘气病的猪则体温不高,病程较长,传播较缓慢,流行期很短。

4.2 猪肺疫急性病例多呈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全身症状较重,病程短,剖检见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慢性病例的体温不定,咳嗽重、喘气轻,严重消瘦,剖检时见肝部有大小不一的化脓灶或坏死灶。而患喘气病的猪体温、食欲无大的变化,肺有胰样病变区,无败血症和胸膜炎的变化。

4.3 患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猪体温升高,全身症状较重,剖检时有胸膜炎症状。患喘气病的猪则体温不高,全身症状轻或无症状,肺有胰样变而无胸膜炎病变。

5  防治措施

5.1 保持环境优良

    在饲养过程中没要注意保持好猪舍内的环境,在夏季注意防暑,可采用喷雾方法给予降温。在冬季注意保暖,可使用中央空调进行控制,如无条件,还可使用暖风炉供暖。保持猪舍的通风和适宜的温湿度。一般仔猪在断奶后的10~15d,需要保持猪舍温度在28~30℃,而保育舍的温度要在16~20℃,湿度在45%~75%。且需要保持猪舍内的空气新鲜,一般二氧化碳含量需要在0.15%以下,氨气浓度不超过15mg/m3,避免尘埃过大。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可采用聚维酮碘按1∶1500加水稀释后带猪消毒,1h后注意圈舍通风换气。每日打扫,及时清理粪尿等猪的排泄物,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对猪呼吸系统的损伤。为了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要注意经常更换消毒药物的种类。

5.2 坚持自繁自养

    严格杜绝外来发病猪只的引入。如需引入,一定要严把隔离检疫关,同时做好相应的消毒管理。保证猪群各阶段的合理营养,避免饲料霉败变质,根据季节变换做好小环境的控制,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多种化学消毒剂定期交替消毒。

5.3 疫苗免疫

    对猪进行可靠安全的疫苗接种是避免喘气病的最有效方法。首先对未经过免疫接种的种猪(母)在临产前6周给予首次免疫,在临产前两周再进行一次免疫;对已经接受过免疫的种猪(母),则在临产前两周进行1次免疫即可。对种猪(公)每年进行2次免疫。对仔猪,可在出生后1周时给予1次免疫,免疫剂量为2mL,在出生后3周再给予加强免疫2mL。疫苗一定要注入胸腔内,肌肉注射无效;注意注射疫苗前15d及注射疫苗后两个月内不饲喂或注射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5.4 治疗

    (1)用长效米先0.1~0.15mL/(kg体重)、亚广氟苯尼考注射液0.1~0.15mL肌肉注射,对重症病猪可隔日再注射1次;(2)用圆蓝五肽0.2mL/(kg体重)、长效米先0.2mL肌注,每天注射1次,可隔日再注射1次;(3)采用上述二方的同时,对大群猪配合蓝圆热毒清1kg拌料500kg,热毒风暴200g拌料500kg,让病猪自由采食3~5d。

上一篇: 一起猪蓝耳病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