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一起猪蓝耳病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一起猪蓝耳病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旅耳病(PRRS)即主要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和断乳仃猪呼吸系统症状,并干扰猪的正常免疫系统,易造成猪瘟免疫失败,造成PRRS和猪瘟混合感染。今年2月份,笔者接到一起这样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我县某猪场于2014年2月初从外地猪场购进仔猪40头,体重约20kg左右。回场后该仔猪饲养在生产区栏舍内,10h后开始饲喂,就发现大部分猪只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当时以为是经过长途运输应激所致。第三天病猪增多,出现呼吸道感染现象,体温偏高。经使用抗生素与解热药物后,猪群精神食欲好转,但第四天又开始不食、发烧,如此反复发烧。用药后1周,有仔猪食欲完全废绝,全身败血,经治疗无效死亡。经其解剖,依据死猪的肉眼病理变化,场主认为该批仔猪疑似感染猪瘟并用药治疗。治疗1周后又陆续有3头病猪死亡,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请求我们会诊。在我们建议下,抽取了8头仔猪血清,经化验确诊为猪蓝耳病与猪瘟并发感染,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又经过半个月时间,才完全控制了病情。从2月15日购猪至3月16日病情完全控制,历时31d。40头仔猪中有28头发病,发病率70%,死亡4头,死亡率为10%。

1  临床症状

    小猪进场后精神不佳,喜卧懒行,寒颤,食欲不好,次日发现猪大便偏干,有黏液,有的粪便稀软呈灰绿色,猪只嗜睡、皮肤发红。仔细检查体温在39.6~40.5℃,大部分猪眼结膜发红,眼分泌物增多,有的咳嗽、流鼻涕。随着病程发展,猪只皮肤由红色变紫红,耳根、臀、尾、腹部、四肢皮肤呈蓝紫色,眼圈、肛门及尾根也是蓝紫色,食欲完全废绝,体温在40~41.5℃左右;病猪呼吸困难;触摸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大便干结,有的颜色较深,带有黏液,小便普遍变黄色或黄褐色。猪只消瘦、后肢无力,最后衰竭死亡。仔猪购进后未进行猪瘟疫苗免疫,也未进行过猪PRRS疫苗免疫。

2  剖检变化

    剖检1头病死猪和1头迫杀病猪,病理变化基本相同。病死猪皮下脂肪发黄,有出血点;肺呈煮肉样,淤血,肺黏膜粘连,肺门淋巴结呈血块样外观,肿胀达4~5倍,肺小叶间质明显增宽、水肿,肺尖叶尖部有实变区,剪下病区投入水中沉入水底;心外膜有出血点,心内膜有出血斑;回盲入口处大肠黏膜淋巴滤泡溃疡,黏膜上布满坏死结节;肝质脆;肾盂有出血点。取心、肝、肺、肾、肺门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用甲醛固定,作石蜡切片,然后用苏木素—伊红染色,于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心、肝、肾呈颗粒变性或脂肪变性,肠系膜淋巴结被膜、小梁及毛细血管周围水肿,肺门淋巴结红细胞密集,遍布全部淋巴组织,仅有的几个淋巴组织尤如大海中的孤岛。

3  实验室诊断

    取病死猪病料和血清动物传染病实验室进行化验。

3.1  细菌分离

    无菌采取病死猪的心、肝、脾、肺、血液及淋巴结等病料,接种血液琼脂平板及肉汤培养液,在37℃恒温箱培养72h,未发现菌落生长。

3.2  动物试验

    取病、死猪的脑、肺、肝、淋巴等病料制成1∶10悬液,加青霉素、链霉素处理后,离心沉淀,取其上清液2mL,皮下接种试验兔2只,分别观察24h、36h、48h后,未发现伪狂犬病特征症状。

3.3  血清学检验

3.3.1 猪瘟检测:用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结果为阳性。

3.3.2 蓝耳病检测:采用EIJSA法,按ELISA诊断试剂盒内使用说明书规定方法操作,检测结果为阳性。

3.4  荧光抗体检查

    取病猪的肾脏、脾脏,以恒冷箱冰冻切片机进行冰冻切片,丙酮固定5~10min,然后进行猪瘟荧光抗体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特异性亮绿色荧光。

4  诊断结果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猪PRRS和猪瘟混合感染。

5  防治措施

5.1 对发病猪立即隔离。发病较重的仔猪进行淘汰,病死猪深埋。猪舍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5.2 给全群猪测体温,不发烧的猪肌肉注射猪瘟组织培养弱毒疫苗5头份,肌肉注射蓝耳病疫苗1头份。病猪肌肉注射丁胺卡那霉素,2万U/(kg体重),2次/d,连用5~7d。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每头10~20mg,1次/d。停药2d后,每头猪肌肉注射猪瘟组织培养弱毒疫苗4~5头份。饲料中按0.5%添加土霉素,连用7d,防止继发感染。

5.3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环境卫生,加强消毒等安全措施。

6  分析与讨论

6.1 由于该场是从外地引进小猪,没有及时免疫猪蓝耳苗造成蓝耳病疫病发生。蓝耳病的发生引起猪免疫系统紊乱,猪机体抵抗力降低,对猪瘟等其它病毒防御力下降,是这次发病诱因。

6.2 该病与猪伪狂犬病、猪弓形虫病、猪霉形体病和猪瘟混合感染有相似症状,猪群发病应及时采病料送实验室确诊,以免延误病情。

6.3 建议调整猪场蓝耳病免疫程序,只引进经检疫合格并在免疫保护期内的生猪,引进回来后及时加强免疫,仔猪在21日龄接种蓝耳病疫苗2mL/头,蓝耳病疫苗与猪瘟疫苗免疫间隔10d,猪瘟疫苗接种量为2~4头份/头。

6.4 对引进生猪必须实行严格隔离观察,加强猪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如条件许可,可实行全进全出和分点饲养,逐步净化猪场。

上一篇: 一例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