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重庆市璧山县家禽饲料生产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重庆市璧山县家禽饲料生产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1生产现状
1.1家禽饲料生产稳步发展
从近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璧山县饲料生产企业年生产饲料总产量保持在19万t左右。其中,2013年比2012年增长3.44%。
1.2家禽饲料产值稳步增长
从近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璧山县饲料生产企业年生产饲料总产值从2011年的5.3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8.24亿元,增长率为53.45%;年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5.35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8.23亿元,增长率为53.83%。
1.3饲料销售渠道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形式
(1)璧山县是重庆市肉鸡生产基地,其家禽年出栏量2011年为2902万只,2012年为3005万只,2013年为3121万只,生产的家禽饲料80%以上都是满足县境内养殖场的需要,外销量很少。
(2)璧山县境内有家禽饲料生产企业2家,分别是重庆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和重庆特驱饲料有限公司。其中,重庆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是重庆市级龙头企业,其公司按“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展业务,生产的饲料是为了满足自己1000多合作户生产所需,不对外经销饲料。重庆特驱饲料有限公司为璧山县级龙头企业,生产的饲料大部分供给自己所属的“重庆特驱家禽养殖有限公司”200多合作户的生产需要,一部分是为县境内的“广西桂林大发养殖有限公司”300多合作户加工生产家禽饲料。
1.4企业生产力不饱和
重庆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为13t/h,年生产能力为10万t,实际年生产量平均为7.17万t;重庆特驱饲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为30t/h,年生产能力为25万t,实际年生产量平均为11.58万t。即全县家禽饲料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为35万t,实际年生产量为18.75万t,生产饱和力为53.57%。
1.5饲料产品结构和种类单一
2家生产企业都只生产配合饲料,没有其他类型的饲料品种。重庆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仅生产蛋鸡和肉鸡的配合饲料;重庆特驱饲料有限公司生产蛋鸡、肉鸡、肉鸭的配合饲料,没有生产其他畜禽种类的饲料。
1.6饲料原料成本较高
(1)饲料中的玉米、小麦等大宗原料当地生产的量少,供不应求,收购价格比外地高。企业从主产区购买后运来,其运输成本较高,增加了饲料成本价,相应提高了饲料价格。
(2)蛋白质是畜禽生产产品关键性的营养物质之一,其中动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比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而当地生产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量少,主要从沿海地区外购而来,又增加了蛋白质饲料的成本价。


2存在的问题
2.1设施设备等资源浪费大
生产企业按饲料行业标准的要求设计生产能力,由于产品结构和种类单一,且满足于自给自足的销售形式,其设施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生产量只达到50%左右,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2.2原料生产与家禽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璧山县是重庆市的肉鸡生产基地,年出栏肉鸡约2900万只左右,且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较高,有3个养殖场荣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肉鸡标准化养殖场”称号,所用饲料全部为全价混合饲料,饲料需求量较大;而饲料中的玉米、小麦、动物性蛋白质等原材料当地生产严重不足,主要靠外购来。
2.3饲料原材料贮藏时间有限
重庆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在全国属高湿区,从外省购运来的玉米、小麦等大宗饲料原材料,久贮后容易发霉变质,不能再作饲料原材料,这就造成了玉米、小麦等大宗原材料在价格较低的生产季节大量购进贮藏受限。
2.4生产成本不断高涨
近几年来中国内地的劳动力资源短缺、生产原材料减少、运输燃油料价格上升,加之企业生产力不饱和造成开工不足,导致饲料生产成本不断高涨。
2.5饲料营养水平较低
营养价值好的饲料原材料价格偏高。为了降低成本,生产企业对营养价值好的饲料原材料用量不足或偷梁换柱基本不用,造成了饲料所要求的营养水平达不到国家标准,饲养的家禽生长较缓慢,延长了饲养周期,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下降,表现出不满情绪。


3应对策略
3.1力保家禽饲料生产稳定
璧山县即将融入重庆市主城区,其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畜禽养殖宜养区域逐渐缩小。随着生态建设的要求,养殖场数量逐步减少,要想保证年出栏3000万只左右的家禽饲料自给需求量,必须想办法稳定家禽生产:一是重新划定养殖区域,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保证养殖场的用地。二是按照生态建设的要求,对污染养殖场开展好粪污治理工作,搞好环境保护。三是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场,引导保留的养殖场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3.2探讨相应的扶持政策
饲料生产企业应给予在资金信贷、贷款贴息、燃油补贴、电力供应、劳力用工等方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保证养殖户和生产企业的基本利益。
3.3大力支持科技创新
(1)利用现有的“三农”优惠政策,鼓励高科技人才到当地从事饲料生产行业的技术和管理工作,研发新产品,打破饲料产品结构和种类单一的现状。
(2)开展本地饲料的研究工作,提高当地农副产品作为饲料原料的可利用率,减少原材料的运输成本。
3.4加强监管力度
饲料是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的源头。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生产企业在产品营养水平、重金属含量、违禁药品、添加剂的使用等方面实行抽样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饲料优质安全,保证动物食品卫生的安全。
3.5引导和支持饲料生产企业向产业化链条方向发展
重庆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的集团公司从饲料、药品、鸡苗、肉鸡生产、销售、加工等生产环节形成了产业链;重庆特驱饲料有限公司没有将鸡苗、加工融入产业链中。产业链的生产效益相对而言较低,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必须引导和支持饲料生产企业向饲料原料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化链条方向发展。

上一篇: 21世纪以来我国珍珠鸡饲养情况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