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夏津项目是新希望六和“聚落式”养殖模式的首次探索,项目一期工程竣工在即,位于夏津县苏留庄镇国有林场,占地2890亩,一期规划年出栏34万头生猪,由一个300头公猪站、一个2500头带保育育肥的祖代场、3个5000头的父母代场组成,母猪总存栏量为17500头。猪场一期配套饲料转运站、代转舍、办公楼、生活区、洗车场等建设项目。所有猪舍采用全密闭式设计,带有空气过滤系统、全自动的环境控制系统、自动喂料系统。前期开始建设的祖代场和父母代3场为水泡粪工艺,后期2个5000头父母代场为刮粪板工艺,都配套有高标准的专业污水处理场,处理后用于场区土壤的改良,真正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既保护了环境又保障了可持续发展。后续将建设有机肥加工厂,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都有更好的体现。
项目运作模式为:34万头商品猪中25%计划由企业自养;其余75%来自“公司+家庭农场”的合同代养,企业成立服务公司,扶持农户自建标准猪舍,对代养户实行“七统一”,即猪舍标准、猪苗、饲料、服务指导、兽药、疫苗、毛猪回收政策统一。其中,企业自建育肥场区占地570亩,位于母猪场的西边,相距4km,有14400头/批的标准化育肥场3处。另外,将在周边区域发展规模在600~2400头左右的合作户60~240家。该项目满负荷运作后,年可对外提供和销售种猪10000头,对内提供种猪5000头,最终对外提供商品猪34万头。
夏津项目是新希望六和借助当地产业链和相关资源,建设种猪企业、商品猪养殖企业、培植合同基地养殖户、整合当地饲料企业、发挥食品企业溢价能力、进行系统资源整合,构建区域性养猪聚落。新希望六和副总裁吉崇星指出,在这样的养猪聚落模型中可实现三层面聚集。一是生产单元的聚集。在一个区域内有数个规模种猪场和部分自养育肥场,有众多养殖商品猪的合作农户,有一个或数个服务于合作农户的管理组织;二是相匹配产业资源的聚集。在此区域内有饲料厂、猪肉加工厂、担保公司、养殖服务公司等;三是专业人才的聚集。在此区域内聚集众多的生产、兽医、育种、营养、食品加工等专业人才。因此,构建这种“聚落式”产业发展模型,将极大提升区域的养猪产业竞争实力与竞争优势。
上一篇: 农牧企业应聚合成长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