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2,PCV-2)是母猪生产中主要的繁殖障碍性疫病,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早产、产死胎、弱仔、畸形胎、木乃伊胎或长期不发情以及屡配不孕等。此类疾病传染性很强,母猪一旦感染,传播迅速,造成繁殖障碍。同时也可造成育肥猪大面积感染,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哈尔滨地区养猪业发展迅速,但猪瘟等猪繁殖障碍性疫病严重制约了规模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解哈尔滨地区规模猪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四种繁殖障碍性疾病感染状况,我们选择了10个规模猪场作为样本采集点,开展了规模猪场CSF、PRRS、PR、PCV2四种繁殖障碍性疫病病原检测调查。
1材料
1.1检测样品
组织样品:哈尔滨地区10个规模化猪场,2013年5~6月采集临床发病及死亡猪的全血、肺脏、淋巴结、扁桃体、脾等组织样品200份,-70℃冻存。
1.2检测试剂
猪瘟病毒RT-PCR诊断试剂盒,批号:CSF20120730P;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PCR诊断试剂盒,批号:PRRS20121002P;猪圆环病毒PCR诊断试剂盒,批号:PCV20120805P;猪伪狂犬病PCR诊断试剂盒,批号:PRV20120925P;以上试剂盒由北京世纪元亨动物防疫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3检测方法
四种疫病RT-PCR检测按各疫病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2结果
对哈尔滨地区10个规模猪场的200份组织样品进行了CSFV、PRRSV、PRV、PCV2四种繁殖障碍性疫病病原检测结果显示,四种疫病感染率从高到底依次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51.5%(103/200)、猪伪狂犬病45.5%(91/200)、猪圆环病毒2型39%(78/200)、猪瘟9%(18/200)。详见表1。统计结果表明,猪场普遍存在混合感染,总混感率高达71%。其中,二重感染126份,混感率63%,其中PRRSV+PRV混感率最高,达23.5%,CSFV+PRV混感率最低,为1.5%;三重混感15份,混感率7.5%,其中CSFV+PRRSV+PCV2混感率最高,为4.5%,CSFV+PRV+PCV2混感率最低,为0.5%;CSFV+PRV+PCV2四重混感为1份,混感率0.5%。详见表2
3讨论
3.1哈尔滨地区猪繁殖障碍性疫病普遍存在感染
从检测结果看,哈尔滨地区规模化猪场四种繁殖障碍性疫病感染以PRRSV、PRV、PCV2为主。其中,H猪场PRRSV感染率达80%,F猪场PRV感染率达75%,B猪场感染率达55%。尽管受调查猪场均免疫了CSF、PRRS、PR、PCV疫苗,并采取了疫病防治措施,但调查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规模猪场四种繁殖障碍性疫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危害比较严重,控制疫病的蔓延传播显得极为重要。
这四种疫病可以通过受污染的运输车辆传播,这造成猪疫病跨地区传播。哈尔滨作为交通枢纽,污染病原的运输车辆过境消毒不彻底,猪贩走村串户收猪贩运,也是四种疫病多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3.2疫病混合感染严重
调查结果表明,10个猪场均有CSFV、PRRSV、PRV、PCV-2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从诊断结果可知,当前哈尔滨地区PRRSV、PRV、PCV-2排在各类繁殖障碍病首位;以PRRSV和PRV、PRRSV和PCV-2为最常见的发病类型,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PRV、PCV-2的原发病。造成混感严重可能是由于PRRSV和PCV-2均为免疫抑制性疾病,猪群感染后,将破坏猪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一旦环境条件改变,易遭受其它病原的继发感染,从而使病情加重有关。由于各种病原的感染,且各自能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从而使疾病的诊断变的困难。本实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疫病的发生趋向复杂化、多病原化,在预防猪的传染病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各地区猪场均按照正常猪场免疫程序进行了各类猪繁殖障碍病疫苗免疫,但效果不佳。PR发生的时间比较长,因此传播的范围比PRRS更大。PRRS虽然发生的较晚,但是其传播速度也相当快,与PRV、PCV-2的混合感染危害极大。鉴于当前疾病流行特点,建议各地兽医防疫部门有必要进行定期血清学普查,各猪场根据普查结果进行合理防疫。
上一篇: 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保护的探索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