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当前,蛋鸡业的发展已进入微利时代。饲料配制与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当前蛋鸡养殖是否赢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蛋鸡的标准化健康养殖中,应根据鸡的不同生理阶段,供给营养成分均衡的日粮。
1蛋鸡饲料配制的具体方法
蛋鸡要进行科学饲养,合理搭配好饲料是关键,配制的饲料既要从蛋鸡的生产潜力出发,充分发挥其营养物质的作用,同时又要符合最大经济投入产出比的原则。
具体方法是:
①参考所饲养蛋鸡品种的营养需要量表或饲养标准表;
②根据蛋鸡的消化生理特点,在兼顾营养丰富、价格低廉、来源充足的基础上,选择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的当地饲料原料;
③查找饲料营养价值表,利用手工或电脑根据营养需要量表模拟出一个饲料配方;
④模拟配方与饲养标准表进行对照比较,去高补差进行替代调整,调整后的饲料配方在蛋能比、蛋白质含量、能量浓度以及常规矿物质、钙、磷、食盐等方面要与饲养标准表有相应近似值;
⑤若按常规饲料配制的日粮其能量浓度及蛋白质含量无法同时达到要求,可考虑适量添加油脂、氨基酸;
⑥补加微量元素、维生素、电解质等添加剂,同时有针对性地合理使用抗球虫类的抗生素作添加剂;
⑦满足营养保健选择补充适当的添加剂。
2不同养殖模式条件下的饲料配制特点
各种养殖模式对营养需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蛋鸡维持需要(运动量、冬季保暖、运动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等)的影响。与笼养相比,散养鸡只的活动量较大、冬季保暖性差,无法通过个体采暖,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增加。散养模式下蛋鸡可能通过采食环境中的草、菜等得到部分营养素,因此应视情况调整营养需要,一般通过调整喂量或者根据其自己需要采食饲料,自由采食。笼养蛋鸡的饲料配制比较简单,只需根据饲养蛋鸡所处季节、气候、饲养模式确定合适的饲养标准,根据掌握的饲料原料的营养素含量和可利用性,即可配制完整的日粮。散养蛋鸡需要根据蛋鸡可获得的饲料量(饲草、野菜等)、活动量确定营养需要,放养条件下适宜地补饲日粮营养水平。
3蛋鸡饲料配方的调整
饲料配方,宜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鸡的生长和产蛋,但遇到下列情况,要及时调整。配方调整的因素:
①蛋鸡品种的更换,原先配制的饲料要进行调整。品种不同,他们代谢能的需要量、最大采食量都不相同;
②蛋鸡生长期发生了变化,饲料也要及时进行调整。如育雏阶段饲喂育雏料,在6周龄以后蛋鸡是否需要过渡更换为青年鸡料,要根据体重而不是简单的根据日龄,如体重不达标,可延喂育雏料到10周龄,待鸡群体重达到指标下限后,再考虑饲料的更换;
③季节的变换也要适时调整饲料。冬季环境温度低于0℃时,这时配制的日粮能量浓度可作相应提高。夏季高温严重影响了家禽的采食量,以22℃为基础,气温每升高1℃,产蛋鸡的采食量就减少1.5%,也需要提高日粮能量浓度,提高日粮能量浓度的方法是添加脂肪,也应相应添加其他一些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矿物质及氨基酸等;
④市场价格发生变化,也要适时调整饲料配方。饲料价格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差价比较大的话,就要考虑饲料原料间的替代。
4蛋鸡的季节管理
4.1春季管理
①提高饲料中蛋白质水平;
②春季是新城疫、禽流感流行季节,对鸡舍进行一次彻底清扫消毒,防止疫病的发生;
③对春季不产蛋的鸡及早淘汰。
4.2夏季管理
鸡无汗腺,体温调节能力差,夏季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室温超过30℃立即使用防暑降温药和复合多维。措施:
①在鸡舍的四周种上树,搭上凉棚,但不能影响通风;
②增设顶棚;
③防止鸡舍周围裸露,减少反射热;
④对屋顶、舍内进行喷水;
⑤加大鸡舍的换气量和气流速度;
⑥喂料要少喂,勤添,把喂料时间集中在早、晚;
⑦调整日粮浓度,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在饲料中增加多种维生素,供给清凉的饮水;
⑧及时清粪,注意防止蚊蝇孳生,减少疾病传播。
4.3秋季管理
秋季日照时间逐渐变短,昼夜温差大,大多数鸡开始换羽,所以应做好补充光照和鸡的换羽管理工作。措施:
①注意温差,减少外界环境变化对产蛋鸡的影响;
②补充光照,鸡的光照时间保持在16h;
③对于换羽停产的鸡要及早淘汰;
④做好防疫工作。
4.4冬季管理
①要避免穿堂风在鸡舍内通过,对开放式鸡舍,窗户用塑料膜钉起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鸡舍进行取暖增温,但要防止煤气中毒;
②应注意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保持在16h;
③配合日粮中提高代谢能水平。
上一篇: 影响白羽肉鸡养殖效益的原因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