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传染性胃肠炎综合防制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综合防制措施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急性传染病。本病特点为传播快、发病率高,各年龄段的猪均可致病,幼龄仔猪(尤其是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自然病死率高,育肥猪和成年猪虽然能感染发病,但症状较轻,一般可以自然康复,但发病期间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生理性能。
    北京市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平谷区峪口镇中桥村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为排除此病对养殖户的困扰,减轻农民损失,对仔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通过免疫和高效环保消毒技术的推广,尽可能减少该病在本地区的发生。又通过“同时给哺乳母猪和仔猪腹腔补液,并结合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性感染等综合防制措施”,来提高患病仔猪的治愈率。其中治疗性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患病哺乳仔猪的治愈率显著提高。在治疗试验中,作者提出的“哺乳仔猪腹腔注射部位和方法”较以往“软窝部”注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出的“腹腔补液的药物配方”,提高了治疗效果。


1、发病情况
    2011年8月26日,马玉存猪场发生本病,当时有4窝1周龄以内的仔猪,未治疗前已死亡2头,还剩37头,治疗后存活36头(于治疗首日死亡1头),治愈率97.3%。71头断奶仔猪未发生死亡,前5d因为未用抗菌药物控制继发感染,病程较长达7~10d之久。4头正在泌乳的废食母猪和3头妊娠母猪经救治全部痊愈,5d内全部恢复健康,母猪泌乳未受到明显影响。11月3日陈景立猪场发生本病,用同样方法腹腔补液治疗哺乳仔猪和母猪,同时肌肉注射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54头哺乳仔猪治愈51头,死亡3头,治愈率为94.4%;4头腹泻不食哺乳母猪5d内全部痊愈;育肥猪38头7d内痊愈。


2、临床症状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常突然发生,在短期内能引起各种年龄的猪100%发病病势依日龄而异,日龄越小,病情愈重,死亡率也愈高,一般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h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体重迅速下降,仔猪明显脱水,发病2~7d死亡,死亡率达90%~100%。在大于2周龄的仔猪,死亡率明显降低。断乳猪感染后,表现水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在5~8d后腹泻停止,极少死亡,但体重下降,康复仔猪常表现发育不良,生长迟缓,成为僵猪。有些母猪与患病仔猪同时发病,症状较重,体温升高,呕吐,食欲不振和喷射状腹泻,泌乳母猪患病后乳房萎缩,泌乳减少或完全无乳,有时个别怀孕母猪会出现流产症状,但也有些母猪症状轻微或不表现临床症状。发病母猪3~7d病情好转随即恢复,极少发生死亡。育肥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偏低,水样腹泻呈喷射状,口渴,脱水,消瘦,粪便呈黄绿色、灰色、茶褐色等,含有少量未消化的食物,有的有气泡。一般情况下可耐过,极少死亡。


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要点
3.1根据临床症状 建立病性诊断。
3.2根据病理变化特点诊断 尸体脱水明显,结膜苍白,剖检可见轻重不同的卡他性胃肠炎变化,胃内含有凝乳块,胃底部出血或见少量出血斑。肠内充满白色或黄绿色液体,肠绒毛明显萎缩,肠壁变薄呈透明状、失去弹性,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4、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及步骤
4.1预防措施
 做好防寒保温,保持栏舍干燥,讲究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饮用水洁净。不从疫区购进猪苗,运输工具需清洗消毒。可以试行临产母猪在20d前进行人工感染,让其在病猪群中接触致病,使出生仔猪从母乳中获得抗体,提高免疫力。预防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苗,按标签头份用灭菌双蒸馏水稀释,妊娠母猪产前20~30d,后海穴位注射2mL。发病猪场,新生仔猪未吃初乳之前,后海穴位注射0.5mL,30min后吃母乳。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妊娠母猪产前20~30d,后海穴位注射4mL。体重25kg以下1mL,25~50kg 2mL,50kg以上猪4mL,后海穴位注射。接种后15d产生免疫力。

4.2治疗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给腹泻仔猪补充水分、电解质、葡萄糖、抗生素等,以达到抗菌消炎、补充营养、防止仔猪脱水和酸中毒,促进仔猪恢复健康,以降低死亡率。
4.2.1治疗前准备 将镊子、12号针头等高压灭菌备用。称量体重,哺乳仔猪按每公斤体重每日补液5~10mL计算补液量。


4.2.2注射液配方 A液: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25mL。B液:复方生理盐水注射液500mL(含氯化钠4.25g、氯化钾0.15g、氯化钙0.165g)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25mL。


4.2.3药物治疗 倒提保定:此法多用于仔猪,手抓住仔猪的两后肢,将猪倒提起来,背侧朝向保定员,腹部朝向注射人员。注射部位选择在腹部乳头外侧及腹股沟内前方的薄壁区。将注射部位剪毛、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吸入等量的A液和B液,将药液推入腹腔内。根据仔猪的腹泻和脱水程度,每次补液量掌握在5~10mL范围,每日2次。
    重症哺乳母猪,每次注入A液、B液各1瓶(共1 050mL),每日2次。仔猪和母猪同时于颈部肌肉注 射复方黄连素注射液,按体重计算药量,连用3d,未愈的继续治疗。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等中药制剂,饮水改换口服补液盐水(每1 000mL水中含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让其自由饮。重症猪肌肉注射复方黄连素注射液。


5、讨论与分析
5.1由于仔猪发生腹泻后极易身体脱水,造成代谢紊乱和酸中毒,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只能防止继发感染,即使用干扰素或血清等抗病毒药品抑制病毒繁殖,但因病理损害未消除,仍然会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及时补液能够防止或减轻病理损害,及时给母猪补液,可防止因母猪泌乳减少或断奶而加重仔猪病情,因此及时补液能够促进仔猪恢复健康,提高治愈率。幼龄仔猪感染此病后死亡率很高,主要原因是因为母猪无乳或少乳,仔猪吸收能力减弱,缺乏能量供应及脱水和酸中毒所致。给哺乳母猪和仔猪同时腹腔补液可尽快祛除仔猪致死因素,从而降低死亡率。


5.2“同时给哺乳母猪和仔猪腹腔补液,并结合对症对因治疗、防止继发性感染等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因患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仔猪的治愈率,是养猪户应当掌握的一项救治措施。因此项技术简单易学,见效快,值得推广。

上一篇: 高职院校兽医类专业学生在规模化猪场顶岗实习效果好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