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为了响应教育部职业教育培养质量人才的指示精神,本校动物医学系从2008年开始,对兽医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学校理论学习加一年校外实习。在校外的一年实习时间里,要求学生必须在养殖场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余下的实习时间,学生才能自由选择实习单位。通过几年来的顶岗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加了学生就业能力,毕业生深受企业好评。本文仅谈高职院校兽医类专业学生在规模化猪场顶岗实习的管理。
1、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兽医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参加实践锻炼、反复操作,根本无法掌握技术操作要领。高职院校兽医类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专业技术操作的熟练掌握,锻炼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第二,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培养,可以说顶岗实习也就是岗前培训,或者说见习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独立操作能力等,同时磨练了学生的意志、锻炼了吃苦精神、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参加正式工作做好准备。第三,参加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生产管理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为企业培养后备管理干部做准备。第四,带薪顶岗实习,解决了学生经济上的困难,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业。第五,顶岗实习为养殖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和筛选合格人才做准备。因此,高职院校兽医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十分重要和必要。
2、顶岗实习的组织与实施
本校与各养猪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制订顶岗实习培养方案,指定专业教师负责管理,与企业共同培养。针对养猪生产的各个岗位,根据养殖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实习生个人意愿,按照一定时间,实行轮岗实习锻炼。
首先,根据兽医专业类学生的整体培养计划、就业岗位、生源情况,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指定专业教师负责各实习点具体管理,签订培养协议,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方案,其内容包括实习岗位、专业技术掌握、实习期、实习要求、实习待遇等。表1包含猪场顶岗实习技术掌握要求。
其次,顶岗实习的管理,企业具体实施和落实,包括顶岗实习生的分组、实习轮岗、实习技术指导、工资考核等。学校指定专业教师负责实习点学生的思想指导、技术指导和企业沟通合作,定期进场检查顶岗实习情况,或者驻场进行技术指导。最后,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写工作日志、心得体会、病例分析等。根据实习工作表现和工作日志记录,顶岗实习结束后,企业和学校对顶岗实习实行双重考核。企业考核、学校考核均合格后,才准予毕业。
3、顶岗实习普遍存在的心理上困惑与矛盾
规模化猪场顶岗实习,其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不同与宠物医院、兽药企业、饲料企业、兽医院。规模化猪场实行严格封闭措施,工作人员不能随意外出,生活条件、管理人员的素质、工资待遇等参差不齐。由于这些原因,我校相关专业学生在规模化猪场顶岗实习普遍存在心里上的困惑与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3.1角色认知方面
在顶岗实习期间,顶岗实习学生要扮演实习生和学生两种角色,接受企业和学校的双重监管。对顶岗实习生来说,这种双重身份,十分不适应。在工作中,规模化养猪企业对实习生与正式员工一样,实行严格的管理措施、严格的考勤制度、严格的业绩考核制度、严格的技术要求,但是,生活待遇、工资水平、住宿条件与正式员工相比有很大区别。在校期间总以为同工同酬、追求公平,大学生,天之骄,必须高待遇、高工资、高福利,其结果与愿望相差甚远。实习生,弄不清楚,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不能扮演学生与实习生双重角色,在内心存在巨大的困惑与矛盾。
3.2人际交往方面
高职学生参加顶岗锻炼前,多数时间与教师和同龄人度过,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和艺术。自我意识强烈,追求平等观念浓厚。面对企业人际交往的多元化、层次化、艺术化,措手不及。在人际交往中,总是被动的、单纯的、受伤的,很难适应,消极对待。企业中员工的级别、身份、年龄、资历不尽,交往方式肯定不同,而实习生常常对企业上司冷漠相向,对同事傲慢自居,处事方式相同或者相近。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容易面临尴尬孤立的境地。
3.3学习态度方面
规模化猪场相对封闭,工作环境、住宿条件、生活娱乐,比起学校都有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同学会变得心灰意冷,不善于钻研,不懂得学习,不看书,不查阅资料,失去钻研养猪技术的激情。把自己当成一个一线工作,忘记了自己还是一名学生,必须认真学习技术,掌握本领。
3.4生活条件适应方面
规模化猪场,一般都建在偏远农村,交通不便,远离城区,同时管理封闭,不能随意出入。住宿条件、饮食方面不同猪场情况不同,差别很大。一般规模化猪场卫生条件差、空气条件较差,脏臭肯定难免。在工作岗位分配方面,也存在着体力活重的情况,很多实习生干不了的情况。因此,很多学生刚进入猪场很不适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实习生都存在着心理上的波动。
针对上述心理的困惑与矛盾,本校采取有力措施,指派专业教师,各个阶段进行化解与帮助,让实习生提高认识,磨练意志,以学习技术为主,从基础做起,锻炼吃苦精神。一旦实习生有心理上的波动和不稳定因素,除了思想教育、引导以外,指导教师及时与企业沟通、协商,要求企业在提高实习生的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等方面多做工作。这样,实习生能按照学校和企业要求,圆满的完成实习任务和工作要求,熟练掌握了技术要领,企业满意率高,同时毕业生就业率也很高。
4、本校的管理经验
我国生猪价格从2007年、2011年发生了两次飞跃上涨,带动了整个养猪行业发展,具体表现为规模化猪场发展尤为迅猛,而传统散养模式逐渐萎缩。规模化养猪行业发展,对技术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都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本校动物医学系关于兽医专业学生在规模化猪场顶岗为适应这种变化形式,要求兽医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养殖顶岗实习半年或者以上时间。以下几点即为本校兽医专业学生在规模化猪场顶岗实习的管理经验。
4.1筛选实习基地,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本校动物医学系与全国各地的大型养猪场都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国各地的规模化猪场众多,但是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人员素质、规范程度都有大差异。为了消除顶岗实习生的波动情绪,鼓励他们坚持完成实习任务,必须选择合适的规模化猪场作为实习基地。筛选的实习基地,必须具有一定养猪规模,具有很好的管理经验,必须愿意培养人才,重视人才,不追逐利益最大化,愿意按照学校要求,共同培养学生成才。筛选的规模化养猪实习基地,一般都为现代化养猪场,自动上料、自动清粪、自动饮水等,管理以人为本,重视实习生的生活、住宿、工资待遇的改善。
4.2稳定人心,教育先行
在顶岗实习前,先让学生选择顶岗实习意向如猪场、牛场、鸡场等。根据学生选择的情况,系部统一安排实习点。指导有经验的老师,针对不同类型的养殖场,进行实习动员讲座,主要是针对实习目的、实习要求、实习条件、实习待遇、实习期间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和讲解。化解实习期学生的心理困惑与矛盾。针对每一个实习点分配1~3名专业指导教师,通过电话联系、驻场指导或者不定期的实习检查等方式,负责实习学生工作、生活、思想的管理和指导。
4.3企业、学校双重管理,双重考核
针对实习生的培养,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管理,相互协商,达成共识。根据猪场的情况,不同岗位轮流实习,掌握各个生产阶段技术要领。实习结束后,企业与学校实施双重考核,均合格后,准予毕业。
上一篇: 养猪人应对危机的策略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