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2014年看上海市兽药生产现状浅析

2014年看上海市兽药生产现状浅析

    2013年上半年,上海市兽药饲料检测所对上海市辖区内兽药生产企业开展了一次深入的调研活动。此次调研共走访了上海市辖区内兽药生产企业21家,座谈兽药从业人员100余名,发放调查问卷24份,收回24份。调研从兽药产品的生产、质检、销售、原材料采购等各个环节入手,全面调查和了解上海市兽药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分析兽药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兽药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上海市现有兽药生产企业24家(包括2013年新建企业2家),其中有兽用化学药品生产企业22家,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2家。目前上海市兽用化学药品生产企业共有GMP生产线56条,企业一般具有生产线1~3条。以粉剂(散剂、预混剂)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有16家,生产注射剂或注射用粉针剂的企业5家,生产兽用消毒剂的企业8家,原料药生产企业2家。主要生产的剂型包括:粉剂/散剂/预混剂、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最终灭菌大容量注射剂、注射用粉针、固体(液体)消毒剂、口服溶液剂、原料药等10余种。目前全市中药和化药类兽药批准文号共有519个,平均每个企业拥有文号24个;其中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最多的企业分别有80个文号和77个文号,最少的企业只有1个产品批准文号。本市现有兽用生物制品企业2家,GMP生产线12条,产品批准文号43个。其中申联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有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生产线1条,产品批准文号2个;上海海利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有细胞毒活(灭活)疫苗、胚毒活(灭活)疫苗、细菌活(灭活)疫苗等生产线11条,产品批准文号42个。
    本市现有兽药从业人员1100多名,其中从事兽药品质检验的人员98名,持有市兽药饲料检测所培训合格证的在岗人员66名,持证上岗率67.3%,持证最多的企业上海公谊兽药厂有6名人员,少的企业则只有1~2名。


2、兽药生产销售总体情况
  2012年,上海市兽药生产企业销售总额11.05亿元,净利润1.77亿元,出口总额1.38亿元。与2011年相比,销售总额有所提高(增长0.61亿元),但是净利润和出口额都有不同程度地减少,净利润减少0.39亿元,出口额减少0.73亿元,出口额下降34.6%。销售收入过亿的大型企业有4家,分别为上海海利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申联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公谊兽药厂,这4家公司的销售收入占整个行业的80%以上。销售收入在千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有17家(其中百万元以下的企业有3家),销售收入总和只占整个行业的5%左右。


3、产品质量状况
  从企业回馈情况及农业部兽药品质安全监督抽检结果通报中可以看出,近年来,上海市兽药产品质量总体情况良好,在全国范围内的抽检合格率维持在98%以上,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2010~2012年上海市兽药产品抽检合格率情况见表1。随着国家兽药基础信息查询系统于2012年8月开通运行,目前企业和兽药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相关兽药产品抽检质量情况。


4、兽药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企业结构不合理,小型企业数量较多
  2012年上海市共有兽药企业24家,其中销售额过亿元的大型企业有4家,占16.7%;年销售额在1千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中型企业有3家,占12.5%;销售额低于1千万元的小型企业有17家,占70.8%。
4.2 兽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同质化严重
  以化学药品为例,上海市大部分兽药企业都生产粉剂、散剂、预混剂类剂型,22家化药生产企业中16家有粉剂、散剂、预混剂生产线。诸如“氟苯尼考粉”之类的产品,每个厂家都有批准文号且都在生产,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如兽药原料药生产企业,上海市仅有2家,批准生产的原料药也只有几个产品。按照使用动物分,大多数厂家的产品都集中在食用动物如常规的家畜、家禽身上,其它如特种动物、宠物等可使用的产品非常少。
4.3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大
  由于部分兽药生产企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效益较低,员工待遇和发展空间有限,导致企业人员结构不稳定,研发和检测技术人员流动性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4 企业研发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调研情况表明,上海市兽药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实际研发投入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虽然企业也有强烈的意愿要去开发新兽药,但由于研发人员的匮乏、新药研发设备和资金不足等原因,很多新药的研究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5、建议与对策
5.1 优化兽药产业结构
  目前上海市兽药生产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首先要形成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其次要鼓励低污染、低能耗、工艺先进的项目进入兽药行业。在调整产品结构方面,鉴于国家产业政策、兽药市场需求以及养殖业的发展模式由原来的以治疗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等诸多因素,应当积极引导企业开发宠物用药产品、疾病预防用药以及保健用药品种等。
5.2 切实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准
  通过组织参观学习、相互交流,提升兽药从业人员的行业知识水平;结合国家兽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通过举办各种专业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使兽药的专业人员成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有工作技能的行业专业人才。
5.3 积极打造兽药产学研技术服务平台
  通过产学研的合作,提高兽药行业的科技含量,满足兽药企业规模化生产和对新产品开发的实际需要。近年来,上海市部分兽药生产企业已经尝到了产学研结合带来的好处,如上海公谊兽药厂与上海市兽药饲料检测所、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成功申请了四类新兽药“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上海海利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兽药研究所合作,成功申请报批了二类新兽药“蓝耳病疫苗”等,这些都是产学研结合的成功范例。
5.4 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建设
  鉴于上海兽药产品质量较高,目前上海产品在国内具有较好的口碑,对于这个优势我们必须要加以维护,这同时需要管理部门营造良好的氛围和企业自身的努力。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对上海市兽药企业在生产、质量管理上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在技术和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和帮助,这样才能更进一步推动上海兽药的品牌建设,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上海市兽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 我国执业兽医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