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半细毛羊舍饲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半细毛羊舍饲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自2011年开始实施半细毛羊集中舍饲养殖以来, 通过加大宣传引导、 强化饲草料基地建设和基础设施的配套技术指导与服务, 推进了半细毛羊集中舍饲养殖业的高效运行。


1、集中舍饲养殖的现状
    为了有效解决天然草原禁休牧后的产业发展问题, 政府采取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相对集中、 便于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 建立和完善投入保障和激励机制, 着力抓好集中舍饲养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据相关资料显示, 截至 2009 年年底毕节市已累计投入资金 1 516. 4 万元, 修建舍饲养殖暖棚 1 497 座;配套铡草机、 粉碎机、 揉草机、 打包机等各类加工设备 874 台(件), 建立种植、 加工、 青贮氨化为一体的饲草料基地 666. 7 hm2(1 万亩), 修建青贮氨化窖(池)163 座,建成集中舍饲养殖小区 9 个, 饲草料加工点 12 处;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户 1 366 户, 饲养各类牲畜 81 280头(只)。


2、集中舍饲养殖模式
政府采取四种集中舍饲养殖发展模式:
一是村级合作组织集体经营。由村级合作组织牵头, 在政府投资扶持下, 统一修建标准化暖棚, 统一确定养殖规模,统一购置牲畜和饲草饲料, 统一经营管理人员的工资标准, 然后承包给懂经营、 会管理的牧民管理经营, 所得收入归村合作组织集体所有。
二是联片集中修建棚舍, 分户养殖。按照相对集中、 便于经营的原则, 由乡村负责统一按标准修建暖棚, 配套必要设备, 再由农牧户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养殖品种, 进行舍饲养殖。
三是增膘保胎接羔育幼。在政府投资扶持下, 按照人畜分离、 综合利用的原则, 由乡村统一修建综合性暖棚, 牧户储备饲草料, 在每年的元月中下旬将所有怀孕母畜实行舍饲喂养, 以确保子畜成活率的提高。四是长短结合育肥周转。长短结合育肥周转模式设施利用程度高, 畜种选择定位准, 饲管科学周转快, 实际转化增值效益好。


3、集中舍饲养殖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些典型户认为, 只要把握时机, 科学养殖, 加快周转, 每只羊可获纯收入 50 元左右。据有关资料显示, 2011 年全市 6 个乡镇实现集中舍饲养殖纯收入达 1 263. 6 万元。此外, 通过舍饲养殖业的实施, 不仅大大减轻了冬春草原承载压力, 草原植被得到休养恢复, 产草量也有了较大提高, 而且为怀孕母畜增膘保胎创造了有利条件, 使细毛羊的生产性能、 子畜成活率、 繁殖成活率和保活率有了明显提高, 基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4、集中舍饲养殖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 5 年的发展, 虽然集中舍饲养殖推进较快,但由于受地域条件、 农牧民素质、 饲草料来源、 经营方式和科技服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舍饲养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部分农牧民对集中舍饲养殖认识不高, 发展意识不强, 对推行集中舍饲养殖感到投入资金多、 管理要求高、 劳动强度大, 对舍饲养殖的积极性不高。也有部分农牧民认为, 集中舍饲养殖是高投入、 高产出的 “双高” 产业, 在现实条件下受制约因素多, 承担风险大, 因此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决心。


2)现有基础设施没有充分发挥投资转化增效作用。据有关调查材料反映, 在已建成集中连片舍饲养殖的 515 座暖棚中, 有 124 座为“空棚” , 占 515 座暖棚数的 24%, 尤其是一些联片集中养殖小区“空棚”问题更为突出。究其原因:

一是在利益驱动下, 一些农牧民为了享受投资补贴政策, 不顾主客观条件, 争投资, 搞修建。同时, 还有个别养殖小区选点不科学,布局不合理, 住宅与养殖区距离较远, 给经营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二是部分乡村在天然草场实行禁休牧中存在明禁暗牧的问题, 使享受了投资补贴的农牧民成为既忙山上又忙山下的“两头户” , 因劳动力缺乏, 无法顾及舍饲养殖。

三是部分集中舍饲养殖设施修建标准高, 投入资金大, 棚舍建成后, 购置牲畜和饲草料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 导致舍饲养殖无法进行。

四是部分集中养殖小区由于没有饲草料种植基地, 所有饲草料全靠外地购入, 加之个别养殖育肥户不注意牲畜品种、 年龄和品质, 舍饲中不注重饲草料科学配方, 不讲究育肥周期, 致使养殖和育肥成本高, 实际效益差。

五是信贷渠道窄, 互相牵制因素多, 办理手续复杂, 养殖户贷款比较困难, 由此制约了舍饲养殖业的发展。


3)舍饲养殖饲草料基地建设滞后。现已建成的一些集中养殖小区和舍饲养殖户, 由于实施初期忽视了饲草料基地建设, 舍饲养殖所需的饲草料全靠外地购入, 不仅资金投入大, 饲养成本高, 而且也弱化了集中舍饲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后劲。


4)集中舍饲养殖技术指导服务工作跟不上。由于目前各乡镇舍饲养殖既有集中联片的, 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 点多面广, 技术服务的覆盖程度低, 集中舍饲养殖中的经营管理、 饲草料科学调配、 牧草青贮氨化、 饲喂标准等技术方面的指导服务工作缺位,集中舍饲养殖仍未摆脱低层次经营、 低水平运行、 低效益发展的困境,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集中舍饲养殖的转化增值效果。


5、进一步发展集中舍饲养殖的对策
    加大对集中舍饲养殖的宣传引导力度。由于集中舍饲养殖业具有比较明显的高投入、 高产出特征,在纳雍、 赫章、 威宁采取典型示范、 算账对比的方法,强化宣传引导, 消除思想疑虑, 转变发展理念, 增强养殖者信心。教育和引导农牧民克服“等、 靠、 要” 的懒惰思想, 充分调动农牧民的养殖积极性和主动性, 树立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科学发展的思想;采取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的措施, 培育养殖典型, 树立样板, 组织和引导农牧民按照布局合理、 功能完善、 饲养科学、 品质优良、 产销对路的要求, 大力发展集中舍饲养殖, 使其真正成为农牧民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
1)加强集中舍饲养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是引导农牧民积极发展舍饲养畜, 对已建成的舍饲养殖设施采取多种方式, 解决 “空棚” 和设施闲置的问题,不断提高设施利用率和集中舍饲养殖的转化增值效果。对流动资金不足和贷款有困难的农牧户, 建议政府建立贷款担保机制, 畅通信贷渠道, 加大信贷力度,解决好养殖户资金短缺的问题。二是对今后投资新建的舍饲养殖设施, 在因地制宜布局、 科学规划建设、强化配套功能、 提高设施利用率、 注重舍饲养殖效益的前提下, 从当地实际出发, 坚持宜集则集、 宜分散则分散的原则, 突出重点, 完善措施, 不断提高投资建设效益。三是在推进集中舍饲养殖基础建设中, 既要防止一轰而起不讲效益的做法, 又要防止只建设不利用的现象发生, 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益和水平。
2)加快建立种植、收储、加工、青贮为一体的饲草料种植基地。搞好集中舍饲养殖的基础和前提是草料先行, 要以充足的饲草料作保证。今后在推广集中舍饲养殖中除继续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强化功能外, 更要重视饲草料种植、 收储、 青贮、 加工等工作。一方面对有种植条件的养殖村和集中联片养殖小区采取政府引导和资金扶持的办法, 积极发展饲草料基地, 为集中舍饲养殖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对一些种植条件不具备或无条件种植的养殖小区和养殖户,各级行政及业务部门及时为其提供信息, 引导和督促养殖户抢抓饲草料收割的有利时机, 早动手, 快收储,按照养殖规模, 储足所需饲草饲料;同时引导养殖户采取合作社经营模式, 统一采购饲草料。
3)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一是指导农牧民对饲草料进行加工调制, 提高其适口性, 做到粗草细喂,科学搭配, 提高饲草料利用率。二是指导农牧民根据羊不同年龄的生长发育特性, 合理搭配饲草料, 做到科学喂养, 确保营养均衡。三是技术推广部门根据各地饲草料的种类和来源, 帮助和指导农牧民解决在集中舍饲养殖中遇到的饲草料调配等问题。四是抓好农牧民集中舍饲养殖技术培训, 引导农牧民不断改进舍饲方式和喂养方法, 进一步提高集中舍饲养殖的效益。

上一篇: 动物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