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左清明 李世艳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畜牧食品局
以家庭成员为农业生产服务对象, 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如夫妻和子女, 雇工很少有。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与家庭劳动力的供给水平相适应, 这就是所谓的 “农场家庭” 。本文对开江县畜牧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 现就调研情况报告于后。
1、开江县畜牧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些年, 我县畜牧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扩大了现代畜牧发展规模, 深入挖掘畜牧产业优势资源, 注重培养种养大户、 致富能手和家庭农场, 使我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畜牧增产、 增效, 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跟据调查, 截止至 2013 年底我县畜牧总产值已达 16.90 亿元, 家庭农场发展形势良好, 彰显以下特点。
(1 ) 县畜牧家庭农场基地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目前我县 “家庭农场” 已在全县 20 个乡镇建成了猪、牛、 羊、 家禽等畜牧家庭农场 530 个 (种养结合 138个 ) ; 年出栏生猪 16 万余头、 牛 0.5 万余头、 羊 9 余万只、 家禽 500 余万只, 创畜牧业经济收入 3 亿多元;其中年收入 10~50 万元 95 户、 50 万元以上的435 户, 家庭农场劳动力总数 2172 人, 其中家庭成员 2136 人,平均每个家庭劳动力数 2.5 人, 常年雇工 36 人。
(2 ) 家庭农场畜产品牌凸显地方特色。开江县是白鹅、 麻鸭之乡, 近年来, 我县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迅速, 其中已获得产地认证 2 个 (开江白鹅、 开江麻鸭各 1 个 ) , 畜产品无公害认证 8 个, 其中开江白鹅 1 个、 开江麻鸭 2 个。
2、县畜牧家庭农场发展趋势分析
(1 ) 规范家庭农场的组织管理。 家庭农场的管理一直比较松散, 不够重视。随着其逐步先前发展, 组织管理也要向规范化发展, 如完善组织形式、 财务制度和建立相应的协会等。
(2 ) 建立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家庭农场。 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式的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使生产更加专业化、 市场化。
(3 ) 扩大家庭农场发展规模。 由于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必须扩大,由小型家庭农场逐步转化为大型家庭农场。
(4 ) 完善发展环境。 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三农” 问题, 许多优惠政策将逐步纳入日程。随着家庭农场在农村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其发展的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3县畜牧家庭农场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 ) 产品在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够强。 目前我县畜牧家庭农场 530 户中年畜牧业产值上 100 万元以上不到 50 户, 其原因是数量多, 规模小的家庭农场,标准化程度低,实力弱,所以在市场上难以形成规模。
(2 ) 家庭农场创新意识不强影响产业发展。 受传统意识影响及资金有限, 抑制了家庭农场的发展, 部分农户认识不到机械化的作用, 生产观念有待提高
(3 ) 对畜产品品牌优势难以认可。 本县目前畜牧家庭农场仅有开江麻鸭、开江白鹅等极少数畜产品走出四川的品牌,所以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带动我县现代畜牧业发展。
(4 ) 家庭农场其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到目前为止, 由于畜产品种类少缺少特色, 没有统一规划。虽然近几年来, 国家扶持政策不断加强, 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 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总的看规模养殖偏小, 标准化及产业化程度也不够高。
4、推进开江县畜牧“家庭农场”发展的新思路
(1 ) 全面构筑多个板块受益平台, 夯实畜牧业基础。 一是要建立多层面受益平台。 就养殖业的规模经营而言, 品种培育业、 畜牧业机械和服务机构有望受益。 二是要全面注重发展畜牧业标准化。 几千年的历史证明, 只有提高畜牧标准化水平, 才能使家庭弄成迅速发展, 畜牧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将与规模经营模式相辅相成, 畜牧板块各行各业将受益。
(2 ) 抓住机遇, 对农业规模化经营予以鼓励。国家多项扶持政策已出台, 家庭农场、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 2013 年中央 “一号文件” 的政策重点, 促进土地、财政资金等资源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倾斜, 为今后惠农政策注入新内涵。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要建立经营扶持专项资金。主体为地方政府, 省、 县、 乡三级为导向, 引导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与承包农户签订中长期租赁合同, 建立县、 乡、 村三级信息共享平台, 提升 “家庭农场” 发展质量。 三是要出台土地流转发展规划。
(3 ) 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突出服务组织化优势。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使“家庭农场” 的生存遭受到危机, 首先建立融资服务机构, 明确专职领导专门负责畜牧业项目发展, 为家庭农场提供专业的融资服务。
上一篇: 陕西旬邑县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