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猪场的现场巡视是猪场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也是管理者日常最重要的工作。猪场的现场包括生产区的每一个角落, 细节决定成败, 现场巡视的目的就是从生产中的细节去发现问题。 猪场的现场管理就是要及时发现养猪生产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将可能出现的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猪场的效益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细节问题不断改进而获得的。 例如: 每头母猪产仔数增加1头, 各生产舍猪群的成活率提高1%, 对于整个猪场而言, 效益的增加就是非常可观的。提高母猪的受胎率, 减少非生产天数, 对经济效益提升的影响会更大。 而经济效益又是猪场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 猪场的管理层应重视加强对整个猪场的巡视。
1 现场巡视的目的
现场巡视不是漫无目的地巡视, 而是带着问题, 有目的、 有重点地观察: 了解猪场整体运作情况是否顺畅; 了解猪场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得到落实; 生产流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在现行的管理中还有哪些环节可以改善; 猪场的设备、 设施是否正常; 员工的精神面貌和积极性如何。 通过巡视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2 现场巡视的路线
猪场巡视的路线应先内后外,即先巡视猪场生产区猪舍内部,可以采取这样的巡视路线:后备舍→配种舍→怀孕舍→产房→保育舍→生长肥育舍,或者根据猪场的布局具体而定,然后巡视猪场生产区外围,如仓库、配料间、污水处理设备及沼气池等。
3 现场巡视的内容
3.1 生产区内部
3.1.1 猪群的总体情况
1)精神状态。 健康的猪表现较为活泼,眼睛明亮有神,呼吸正常, 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较敏捷的反应, 饱食后卧地嗜睡, 睡姿自然; 若表现为精神沉郁、 反应迟钝、 不愿动弹及眼屎过多则可能患病, 且体温升高的猪只外观表现为呼吸急促。
2) 皮毛情况。 健康猪的皮肤光滑圆润, 毛色发亮; 皮肤颜色苍白或偏红, 都是不健康的表现, 如果出现紫红色则可能是患病。
3)膘情状况。 健康的猪体型较丰满, 自由采食情况下的猪,如果其体态消瘦可能是患有慢性疾病。 作为种用的公猪和母猪,注意观察其体型是否符合种用要求, 其膘情应该适中, 过肥过瘦都不利于繁殖, 发现这种情况应查找原因, 判断是投料量不均还是疾病所致。
4)采食情况。 在投料时应注意观察猪的采食情况, 食欲好代表其健康, 食欲差或无食欲的猪则可能患病。
5)粪便形态。正常的猪粪成团、松软。出现稀粪或呈现粒状、偏硬的干粪都是不正常的。粪中含有未消化食物、有恶臭或腥臭都是一些疾病的病理表现, 要深究是饲料变质还是其他疾病的原因。特别要注意母猪便秘的现象,一旦发现, 要确认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多少,母猪运动是否足够,体温是否正常等多方面致病因素。
3.1.2 各生产记录情况
猪场通常设置多种生产报表,这些报表是猪场生产成绩的真实体现,也是指导生产的依据,必须要求相关人员认真负责地做好记录,定期核对检查。
猪场的生产记录应包含全场各生产舍的猪群动态表,包括周报、月报和年报。其他生产报表还有配种情况周报,分娩及产仔情况周报,断奶母猪及仔猪生产情况周报,种猪死亡、淘汰周报,公猪采精记录, 人工授精记录及饲料进仓、 使用情况记录等等。在猪场巡视时必须细致地查看现场的各种记录, 从表面的数据研究深层的原因。如发现母猪产仔少, 要判断是接产、饲料还是公猪精液的原因; 若公猪使用过频, 需判断是公猪数量不够, 还是部分公猪不好用; 若猪只死亡, 需检查是否已经剖检。
3.1.3 设备使用、 运行情况
在巡查的过程中, 要对各种生产设备、 设施和配套的条件进行详细了解。 如料槽的设计是否合理, 会不会造成饲料浪费; 种猪舍的地面是否清洁、 干燥, 温度是否适宜; 定位栏是否牢固。喷雾降温装置是否正常?
3.1.4 饲料存放、 使用情况
查看库房饲料的贮存情况, 摆放位置是否合理。 了解存放天数和饲料新鲜度的关系, 如遇鼠害会造成多少损失。
3.1.5 员工的精神面貌
猪场巡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与生产技术人员和饲养员交流。 对其工作情况进行了解。 如向兽医了解近期多发的疾病情况, 用过何种药物, 效果如何。 向饲养员了解所养猪的健康状况, 病猪是怎样处理的, 饲料供应是否到位, 生产岗位责任制的目标是否可以达到。 同时要对其个人的一些想法进行了解, 解决其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员工的精神面貌对猪场的生产成绩影响较大, 员工的责任心在一定程度上比高科技设备更重要。
3.2 生产区外围
3.2.1 售猪台和运猪通道
查看消毒制度是否落实, 赶猪过程是否合理。
3.2.2 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情况
查看各种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产生沼气的情况和处理后的水质。 确认污水池周围的各种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足够。
3.2.3 周边环境
查看猪场水源是否正常, 明确污水流向和猪粪的利用情况, 了解周边围墙、 防护栏、树木生长情况, 适当咨询周边治安状况。猪场巡视结束, 对观察中发现的不正常情况, 应及时分析, 查明原因, 尽早采取处理措施。 同时, 通过猪场的现场管理, 对各种细节不断进行改善, 并不断规范猪场生产和管理行为, 使猪场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标准规范化, 以确保人员变动时, 生产实践的操作水平差距不大, 从而保证猪场生产的稳定性, 增加猪场的效益。
上一篇: 外购后备母猪进场后的处理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