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德国牛舍设计情况

德国牛舍设计情况

    德国的牛场设计理念基于简单高效的饲养模式,遵循两个重要原则:舒适度和工作效率。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满足奶牛的休息、采食、饮水、舒适度以及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需要是德国奶牛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这样既保证了牛场日常工作的方便和高效,又能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满足牛群健康和舒适度的生活环境。
    在德国的牛场设计中,奶牛多生活在全顶棚覆盖的木构封闭式牛舍中。牛舍没有围墙,通过多层次窗帘和防风网的升降实现通风、防风、采光、遮阳、防雨以及保温的功能。牛舍内主要设施包括牛站立区(牛采食区、饮水区和通道)、牛休息区(卧床)、体毛刷、清粪系统、照明、电扇、精料补充站、挤奶厅等。在德国北部参观的一个500头泌乳牛的奶牛场中,所有奶牛均生活在一个由4个生产区组成的总规格在125米×42米的牛舍内,牛舍的房沿高5米,顶高14米,通透性好,不需要额外的通风设备。


1.牛站立区和清粪系统。牛站立区包括采食区、饮水区和通道。奶牛采食站立区长度为165厘米,高出牛通道地面10厘米,距离食槽地面高度25厘米,食槽地面上的牛挡板高度也是25厘米;奶牛采食站立区为水泥地面,每两头牛有一个隔离栏。隔离栏的好处是可以促进牛群自由采食,尤其是弱势牛只的采食,同时,奶牛采食站立区的相对高度可以使牛在一个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采食,防止蹄病的发生,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止奶牛排便污染日粮。
    饮水槽建立在宽阔的牛只通道上,通常饮水槽周围有宽阔的空间,过道宽度在420厘米以上。饮水槽的设计不用太宽太深,高度合适、便于饮水和清洗即可;通常饮水槽高度为60~80厘米,液面深15~30厘米。牛只通道地板设计有两种,一种是普遍使用的水泥地板,另外一种是漏缝地板。两种地板设计均有各自不同特点,水泥地板一次建成后维护成本较低,但是需要经常刮粪;漏缝地板可以减少刮粪的次数,但是建设和维护更换的成本较高。德国牛场普遍使用自动清粪系统,刮粪板异动速度为6米/分钟,不会影响到牛只活动,每1~2小时清理一次,对于使用漏缝地板的牛场则可以减少清粪次数。
    对于采用水泥地板和漏缝地板的牛场设计来讲,在牛舍的末端均建有临时收集池,临时收集池规格根据牛群规模而定,在Triesdorf培训中心存栏设计存栏60头的牛舍内,临时收集池长宽深为3.5米×1.2米×2.5米,临时收集池内通常还会设有搅拌设备并通过地下管道与集粪池相连接。牛场都配备有集粪池,容积在3000~4000立方米,每100头泌乳牛配备一个就够用了。粪污在集粪池内发酵6个月后还田,在生产型牛场中还未见到有沼气发电的设备,所以集粪池是他们处理粪便的主要方式。


2.牛休息区。在德国牛场设计中,卧床是奶牛最主要的休息区域,卧床高度在27~30厘米;德国牛场的卧床设计主要有两种,分为高卧床和深卧床(下陷式卧床)。
    两种卧床设计各有优缺点:高卧床一次性建设成本较高,维护成本较低,在水平的卧床面上还需要铺设橡胶垫以避免磨损牛的肢蹄,这种设计在干燥地区较为适用,而在潮湿地区则不利用奶牛与卧床接触面的透气性,还需要在橡胶垫上铺上一层沙子;深卧床修建较为简便,奶牛卧在上面也较为舒适,但是需要周期性补充垫料,维护成本较高,每头牛每年用于卧床垫料和人工的成本共需要80~120欧元。
在所参观的牛场中以深卧床居多,卧床垫料厚度在10~20厘米。卧床垫料的材料一般有两种,在具有粪污干湿分离系统的牛场通常将干物质含量达到20%的分离后粪渣与石灰石粉混合成为干物质40%~50%左右的卧床垫料;更为常见的是利用秸秆和石灰石粉的混合物做成卧床垫料,利用250~300千克秸秆、1000千克石灰石粉和250千克水通过搅拌车混合后用于卧床垫料。上述两种垫料相比于国内常用的沙子垫料可以减少因经常需要沙子而引起的环保压力。同时,由于这两种垫料不容易结块,且对于奶牛的舒适度有利;虽然每年用于卧床维护的成本很高,但是提高奶牛舒适度和休息时间所带来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成本投入,因此可以在国内进行推广使用。
    在牛舍设计中,其他有利于奶牛生活和生产的设备还有体毛刷、照明和电扇等。体毛刷是德国牛场中广泛使用的提高奶牛舒适度和抵抗力的简便设备,同一台体毛刷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均有一件自动滚动的毛刷,可以保证刷到牛体的不同部位。体毛刷周围,奶牛活动半径应在2米以上,每40~50头配备一台体毛刷。照明和电扇也是牛舍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照明是奶牛夜间行走安全和采食量的重要保障,在高温高湿的夏季,电扇则是提高奶牛舒适度的必要措施。

上一篇: 德国养牛业基本情况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