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抓好仔猪饲养的“ 三关”

抓好仔猪饲养的“ 三关”

    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 是发展数量、 提高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其主要任务是:使仔猪生长发育迅速、 健康活泼、 大小均匀、 防止腹泻、 成活率高、 断奶体重大, 为以后的育成猪打下了良好基础。为此仔猪的饲养管理关键是抓好仔猪初生关、 补料关和断奶关, 抓好三关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1抓好出生关
1. 1接产准备
    临产母猪产前猪体应擦洗干净, 尤其是乳房一定要消毒, 产房、 用具、 接产人员双手也要进行彻底消毒, 产房空置并保温 2 ~ 3d 后, 才能进入分娩母猪。一些体重较大、反应迟钝或母性不强的母猪, 常常会在生产后压死或踩伤仔猪, 尤其是在产后 3d 内, 一定要精心护理。一般常使用护仔和保温两用的护仔栏, 定时放奶, 经过一定时间调教, 仔猪便养成进出护仔栏的习惯, 避免被母猪踩压。初生仔猪应做好消毒、称重、 打耳号、 剪乳牙、 断尾、 记录等工作。
1. 2断脐及时吃上初乳
    仔猪初生后 5min 左右, 应在距离仔猪肚皮 3 ~5cm 处, 人为帮助仔猪断脐带, 断脐方法以扭断为好(减少脐带里的营养流失)。母猪产后 3d 内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由于初生仔猪不具备先天免疫能力, 必须通过吃初乳获得免疫能力。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免疫抗体、 镁盐等。初乳酸度高, 有利于消化, 能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 增进健康, 提高抗寒能力, 增强适应能力, 利于消化道活动。促进胎粪排泄。吃初乳前应将母猪乳头中的乳汁挤去, 并在每次吃奶前(尤其是生后 3d 内)用 0. 1% ~0. 2%高锰酸钾水溶液擦试乳房。仔猪出生后 1 小时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
1.3保温防压
    初生仔猪皮下脂肪层薄、 被毛稀疏、 体温调节能力差, 寒冷的条件可将仔猪冻死, 同时也是压死、 饿死和下痢的诱因, 因此要单独的为仔猪创造温暖的小气候。最好在产仔栏内设置仔猪保温箱, 内吊 1 只 250W 的红外线灯泡等,农村养猪建议使用保温箱保温, 保温箱大小:90 ×80 ×70cm。保温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关健性措施。一般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第 1d 33℃,前7d 内30 ~33℃, 平均每一星期降2℃, 降到25℃为止。保温的措施是单独为仔猪创造温暖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另外, 在产栏内安装护仔栏, 防止仔猪被母猪踩死、 压死。
1. 4固定奶头
    母猪放乳时间较短(10 ~20s), 而且母猪不同部位的乳头所分泌的乳汁数量也不尽相同, 一般前排较多, 后排较少。另外, 初生仔猪有抢占多乳头占为己有的习性, 如果仔猪吃奶的乳头不固定, 则势必因相互争抢乳头而错过放乳时间, 有时还会因争抢乳头时咬伤乳头而引起母猪拒哺。为避免这种现象, 要人工辅助固定奶头。固定乳头以自选为主, 个别调整为辅, 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奶多的乳头, 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奶少的乳头(强猪吃弱奶, 弱猪吃强奶), 母猪分娩后 3d 内所产的初乳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经过 2~3d 以后, 就可使仔猪吃到各自的奶头, 这样有利于母猪泌乳,仔猪发育均匀。
1. 5仔猪寄养
    当母猪产仔太少或者因疾病而丧失泌乳能力时, 把仔猪送给同期分娩的其他母猪哺乳。寄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分娩时间相差不能超过两天;被寄养仔猪一定要吃过初乳;要用来苏儿或者寄养母猪尿涂擦仔猪全身, 使其气味相同;选择寄养母猪应是性情温和、 泌乳能力强、 乳头数多;寄养原则:留弱不留强、 拆多不拆少、 夜并昼不并。
1.6补铁补硒
    铁是造血原料。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只有30 ~50mg, 仔猪正常生长每头每日需铁 7 ~8mg, 母乳中含铁量很低, 每头仔猪每日从母乳中得到铁不足 1mg。所以, 如果不给仔猪补铁, 其体内铁将在 1 周内耗完, 仔猪就会患贫血症。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症状是精神萎靡, 皮肤可视粘膜苍白、 被毛蓬乱无光泽、 下痢、 生长停滞。病猪逐渐消瘦衰弱,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补铁方法是在仔猪出生后 2 ~ 3d 时, 肌肉注射铁制剂(补铁针)每头剂量 150mg 铁。或牲血素 1 ~ 1. 5mL;并在 3、 7、21d 分别注射亚硒酸钠 - VE, 每头为 0. 8, 1, 2mL, 可促进仔猪生长,减少腹泻和水肿病发生。


2抓好补料关
2.1仔猪提前补料, 可刺激仔猪消化机能的完善, 促使胃蛋白酶的激活。所以仔猪产后一星期就开始补料为佳。早期补料具体方法:把料摔成糊状, 塞入仔猪口中;在每次吃奶之前, 把糊状饲料抹到母猪奶头上;在每次吃奶之前, 把仔猪关到已撒料的温箱内, 15 分钟后放出吃奶;把料放入扎有多个小洞的易拉罐内, 让其自由滚动, 从而诱食。连续 3 ~ 5d, 即可认料。在开口料中加一些香味剂或诱食剂更好, 如葡萄糖粉等。
2.2诱食补料,母猪泌乳高峰为产后 20 ~ 30d, 40d 后显著减少。母乳满足仔猪营养需要的程度是:3 周龄为 97%, 4 周龄为73%, 8 周龄为 28%。母乳量逐渐减少, 仔猪越长越快, 这就产生了营养供求矛盾。需要人为干预提早训练仔猪开食, 否则待母乳减少时仔猪还不习惯吃料, 必然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另外, 仔猪消化系统不发达, 机能不完善, 提早开食, 能刺激仔猪消化器官发育和分泌机能完善, 减少断奶后腹泻的发生。一般仔猪出生后 5日龄训练饮水, 7 日龄训练开食, 到 20 日龄能大量采食饲料。开食注意事项:采用优质的、 适口性好的饲料;少量多次, 保持饲料新鲜;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可采用抹嘴的办法或将小猪与母猪每天隔开几小时, 以帮助仔猪尽快学会吃料。
2.3抓旺食:在仔猪 20 日龄左右, 饲料中加入干酶母、 柠檬酸、及 Vc 或多维。可提高仔猪采食量、 减少腹泻。


3抓好断奶关
    断奶过程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应激, 是仔猪一生中最大的应激, 往往在仔猪断奶后一周之内发生, 主要表现为腹泻、 生长迟缓、 甚至体重下降, 常继发消化道、 呼吸道和其它疾病, 病后变成僵猪, 影响后期生长, 甚至导致死亡, 是猪生长过程中又一死亡高峰。抓好断奶关要求做到三减(母猪饲喂量、 乳猪哺乳量、 母猪相处时间), 二过渡(饲养管理, 居住环境), 一不变(乳猪料)。
3.1断奶时间
仔猪断奶时间关系到母猪年产仔窝数和育活仔猪头数。应根据乳猪料的质量、 仔猪的采食量、 母猪的泌乳力、 以及猪场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等确定断奶日龄。一般推荐 30 日龄和早期 21 日龄断奶。
3 2断奶方法
仔猪断奶方法有逐渐断奶法、 分批断奶法和一次断奶法。
3.2.1逐渐断奶法
断奶前 3 ~4d 减少母猪和仔猪的接触与哺乳次数, 并减少母猪饲料的日喂量, 使仔猪由少哺乳到不哺乳有一个适应过程, 以减轻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影响。但此种方法断奶比较麻烦, 而且费工费力, 适用于小规模猪场和散养户。
3.2.2分批断奶法
将一窝中体重较大的仔猪先断奶, 使弱小仔猪继续哺乳一段时间再断奶, 以提高其断奶体重。但此种方法会延长哺乳期, 影响母猪的繁殖成绩。
3.2.一次断奶法
断奶前 3d 减少哺乳母猪饲料的日喂量, 到断奶日龄一次将仔猪与母猪全部分开(方法是:仔猪留在原来的舍内, 将母猪赶出。分开后的母猪日饲喂量应减少, 断奶后的仔猪不换料、 舍内不变温。之后, 同窝同群仔猪一直饲养到出栏)。此种断奶方法来得突然, 会引起仔猪应激和母猪烦躁不安, 但此种断奶方法省工省时, 便于操作, 适用于规模代猪场。
3.3断奶应激控制
3.3.1断奶前后避免额外的应激(如阉割、 换料、 降温、 免疫注射)
3.3.2温度:断奶仔猪舍应做到干净、 干燥、 温度恒定, 昼夜温差要小于 3℃, 否则会腹泻而导致生长不良。
3.3.3微生物制剂:调节肠道正常菌群平衡, 控制断奶后拉稀, 如促康生、 益生素。
3.3.4酸化剂: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柠檬酸 2% 或复合酸 1%), 连用 7d, 维持肠道 pH <4, 可有效预防断奶后拉稀。
3.3.5合理调配断奶仔猪饲料, 可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或油脂, 并适当降低蛋白饲料的用量。尤其在断奶后10d 之内。防止蛋白质水平过高引起的腹泻和水肿病的发生。在仔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 如果抓好仔猪初生关 补料关和断奶关, 就可使仔猪成活率得到显著提高, 为今后的养猪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上一篇: 蛋鸡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