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3猪种业需求与市场预测
3.1仔猪和种猪需求预测
2010 年我国出栏生猪6.67亿头, 商品猪养殖全程死亡率为 15%, 则需要仔猪约 7.8 亿头, 由于原种猪场所产仔猪只有一部分符合种用要求而留种, 其他仔猪则用于普通商品猪育肥,约占仔猪总需求量的 10%, 因此约 90%的仔猪则需要父母代种猪场提供;父母代母猪年产活仔猪为 18 头,后备母猪比例为 10%, 公母比例为 1:100, 则需要父母代母猪4400 万头, 公猪 44 万头; 祖代和曾祖代母猪年产活仔猪20 头, 后备母猪比例为 10%, 种猪死亡率 10%,父母代种猪出种率 40%, 原种猪出种率 30%, 公母比例为 1:100, 则需要祖代母猪 680 万头, 祖代公猪6.8 万头, 曾祖代母猪 130 万头, 曾祖代公猪 1.3 万头。因此 2010 年种母猪总需求约为 5 210 万头, 种公猪 52 万头。
按此计算,2020 年我国需出栏肉猪 7.1 万头, 则需生产仔猪约 8.4 亿头; 考虑到科技进步, 父母代、纯种猪的母猪年产活仔数分别提高到 20 头和 22头, 公母比例为 1:200, 其他参数不变, 则需父母代种母猪 4700 万头,种公猪 23.5 万头,祖代种母猪660 万头, 种公猪 3.3 万头, 曾祖代母猪 120 万头, 种公猪 0.5 万头。
父母代种猪和纯种猪更新率分别按 40%和50%计算,我国每年则需要更新父母代种猪 1 800万头以上, 祖代种猪和曾祖代种猪400万头以上。
3.2猪种业供应能力分析
近年来我国种猪供应能力大幅提升。根据中国畜牧业年鉴数据, 2010 年种猪场数量达 8 223 个, 比2005 年多出近 4 800 个, 年出栏种猪 2 360 万头, 均为历史最高水平。近年来我国存栏能繁母猪数量基本维持在 4 800 头以上,与表 2 中测算的种母猪数量基本吻合 (含 10%的后备母猪) , 而种猪场能繁母
猪 424 万头,表明我国种猪场主要养殖祖代种猪或曾祖代种猪, 而父母代种猪则主要饲养在商品猪场、种猪养殖专业户或农户手中。 另外, 表 2 测算的祖代种猪和曾祖代种猪数量与种猪场能繁母猪相差较大,可能与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程度不高以及育种体系不健全有关,大多数小型养殖户可能挑选商品母猪进行留种, 因此不需要严格意义上的原种猪群, 但是随着小型养殖户逐步退出养猪业,以及现代猪育种体系进一步健全,种猪需求量和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3.3猪种业市场容量预测
根据我国目前养殖规模化程度,约 50%出栏生猪来自 100 头以下规模的养殖户,这部分仔猪主要依靠市场供应,另外 50%仔猪则为规模化养殖场自
繁自养,因此 2010 年我国仔猪市场容量约为2000亿元;但是随着我国规模养猪业快速发展,预计到2020 年 500 头以下规模的养殖户出栏生猪比重将下降到 30%,则我国仔猪市场容量将下降为1200亿元。相对于仔猪市场,我国种猪市场容量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据测算, 2010 年我国种猪市场容量约为620 亿元, 其中原种猪市场约为 140 亿元, 父母代种猪市场 480 亿元;不考虑价格变化,种猪更新率比2010 年分别提高 5 个百分点,则 2020 年我国种猪市场容量可达 760 亿元,其中原种猪市场容量达220 亿元, 父母代种猪市场达 540 亿元。
4我国猪种业发展趋势判断及相关建议
4.1我国猪种业市场巨大, 猪种业企业大有可为
我国是养猪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养殖规模和猪肉消费量均占世界的一半, 2010 我国养猪业产值为 9 202.4 亿元, 占畜牧业总产值的 44%。而猪种业总市场容量可达 2 600 亿元以上,占到养猪业产值的 28%, 其中种猪产业市场容量达 600 亿元以上, 未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目前一些大型企业开始布局猪种业市场, 如中粮集团、 广东温氏集团、 江苏雨润集团等纷纷投入巨资建设种猪场。国际种猪市场已形成了 2~3 家猪育种企业垄断格局, 而我国猪种业市场集中度偏低, 尚未形成主导型企业, 正是大型育种企业和有志于进入猪种业市场的大型企业大有可为的时期,因此一方面建议原有较大规模的猪育种企业进一步增强猪育种科技创新能力和种猪生产能力, 同时积极寻求社会资本投资, 以占据未来竞争的有力地位, 另一方面建议与猪产业链相关的大型企业如饲料企业、屠宰加工企业等积极进入猪种业市场, 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 加快猪种业市场的发展。
4.2种猪市场增长空间较大, 仔猪市场则相对缩小
随着我国猪肉消费量的稳步增加,每年生猪出栏量将在 6.5 亿头,相应仔猪需求量则在 7.6 亿头以上,但是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我国仔猪市场容量将从目前的 2 000 亿元下降到 1 000 亿左右。而种猪产业市场容量则有所增加,目前我国每年需要更新父母代种猪 1 800 万头以上,祖代种猪和曾祖代种猪 400 万头以上, 市场容量为 600 亿元以上。由于我国种猪整体生产性能低于猪育种发达国家,未来需要不断对种猪进行更新换代,以提高我国种猪生产能力,预计未来还有 20%以上的增长空间。因此建议具有较强育种科技创新能力但资金有限的企业进一步集中在种猪市场,特别是原种猪培育和推广上,而资金雄厚的育种企业则可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猪种业企业,即要强化新品种培育和种猪繁育, 也要注重仔猪生产。
4.3进口品种长期占据原种猪市场, 发展特色种猪品种才能赢取竞争
虽然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猪种业市场,但是种猪市场主要被进口种猪占领, 规模化养猪场 80%以上种猪为进口品种,我国每年大量原种猪消耗大量资金, 更关键的是难以购买到最优良的种猪, 导致我国猪遗传改良进程难以实现突破。我国拥有丰富的地方猪种遗传资源, 大多数具有肉质香美、 产仔数高、抗病力强等优点,而且我国乃至亚洲地区人民均对猪肉品质和风味有较高要求,因此必须以育种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体, 由政府部门、 科研院校和育种企业联合组建育种创新体系, 着眼长远,加强和提升育种科技创新能力,利用我国地方猪种和进口品种优势资源,培育符合我国消费习惯的特殊优质猪新品种, 才能赢取我国猪种业市场。
上一篇: 我国猪种业市场分析与预测(上)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