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黎力之 曾卫东 赵向辉 欧阳克蕙 熊小文 潘珂 瞿明仁
江西农业大学省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宁都县固厚动物防疫站固村分站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012 年我国牛肉的人均消费已达到 4.1kg, 比 2002 年增长 2.2 倍, 成为国人重要的肉类消费品[1]。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了牛肉价格的坚挺, 尤其是这两年以来其涨势明显加快, 养牛经济效益显著。然而优质粗饲料资源的缺乏却限制了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江西、 湖南、 湖北三省位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 降水丰沛, 不仅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 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水果产区, 每年产生的大量农林副产物被浪费, 有效利用率很低。许多副产物被随意废弃或焚烧, 还造成火灾、 环境污染等问题频发。为促进这一地区粗饲料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文对三省的主要农林副产物的生产现状、 饲料化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
1开发农林副产物饲料资源的重要性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日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日粮中纤维物质不足, 奶牛表现为咀嚼和反刍时间缩短, 唾液分泌减少, 瘤胃发酵改变, 甚至发生瘤胃酸中毒等代谢性疾病。在奶牛日粮中, 粗纤维的含量应以 17%为宜, 中性洗涤纤维 (NDF ) 的含量至少要占日粮干物质的 25%,其中 19%的 NDF 必须来自粗饲料。育成牛日粮中的 NDF 甚至要求高达50%。 而中国南方一方面土地资源不足, 没有更多的耕地用来种植优质牧草; 另一方面农林副产物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可供反刍动物利用的优质粗饲料。目前这些副产物饲料化利用率不足 20%, 大多数被随意废弃或焚烧。从环境保护、 节约资源、 降低养殖成本、 发展非粮畜牧业等多方面考虑, 着力开发这一类非常规饲料资源非常有必要。
2江西、 湖南、 湖北三省的粗饲料资源生产情况
对江西、 湖南、 湖北三省可作为粗饲料利用的几种产量较大的农林副产物的生产情况进行了统计, 数据见表 1~3。 由表中可见, 三省主要有油菜秸、薯渣和柑桔渣等大量副产物, 其中不乏品质优良的饲料资源。 如油菜秸秆的粗蛋白含量达 5.48%、 粗脂肪 2.14%、 粗纤维 46.17%、 灰分 5.02%、 钙 0.83%、 磷0.09%、 水分 9.17%[2]。甘蔗梢风干物中约含有 7%的粗蛋白, 32%的总糖分(包括蔗糖和还原糖) , 7%的有机酸, 30%的粗纤维,并含有一定数量的脂肪、 淀粉、 维生素、 酶等[3]。甘蔗渣含干物质 90%~92%, 粗蛋白质 2.0%, 粗纤维 44%~46%, 粗脂肪 0.7%, 无氮浸出物 42%, 粗灰分 2%~3%[4]。其它柑桔渣、 麻叶、桑叶等都是十分优质的饲料资源, 如能合理开发利用将是一笔巨大的饲料资源。
3农林副产物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三省的农林副产物资源十分丰富, 但其饲料化利用非常有限。王光宇的调研结果显示, 安徽省 2008 年油菜秸秆的综合利用量为 56.1 万 t, 利用率仅为 25%, 其中肥料化占 19%、 饲料化占 2%、 基料化占 2%、 能源化占 1%、 工业原料化占 1%[9]。 影响农林副产物大范围饲料化利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是与常规饲料相比, 许多农林副产物的质地粗硬、 或有绒毛等, 适口性较差; 粗纤维多, 木质素含量高, 动物对其的消化利用差; 一些副产物还含有单宁、 氢氰酸、 硫葡萄糖苷等抗营养因子甚至毒素, 影响动物健康。因此, 应当充分利用微生物以及酶技术, 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去除有毒有害物质, 提升其品质。以及研究全混合日粮配制技术和相配套的养殖技术, 以提高副产物资源的饲料转化率。
二是有的副产物体积膨松、 容积大; 有的水分含量高, 易腐烂, 造成贮运困难。加强青贮、 高密度打捆机械设备的研制, 对解决农林副产物资源的运输和贮藏问题十分必要。
三是许多作物产业化程度不高,种植分散, 连片面积小, 收集运输成本较高, 大规模利用时原料难以得到保障。如能将大型养殖场和农林生产部门联合起来进行产业化经营, 鼓励饲料加工企业的进入, 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将有助于推进副产物饲料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
除此之外, 各级政府也应在资金、 政策等方面,对农林副产物资源的基础研究、 设施建设、 加工设备购置及实用技术推广等进行必要的支持, 以促进农林副产物资源的进一步饲料化利用, 走循环农业道路, 达到带动产业发展、 增加综合效益的目的。
上一篇: 2014年赣州龙南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