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叶赣明 龙南县农业和粮食局
肉鸡养殖是龙南县的传统养殖项目之一, 长期以来, 它因投资小、 见效快而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与生猪产业共同构成了龙南畜牧业主导产业。龙南肉鸡养殖遍及全县 17 个乡 (镇、 场、 管委会) , 其中以程龙、 里仁、 关西、 汶龙、 武当、 杨村为养殖重点乡镇, 年出笼 3000 羽以上专业养殖场 (户) 520 余户。2013 年, 全县肉鸡饲养量 480.9 万羽, 出笼 312.8 万羽, 人均鸡肉占有量 14.66kg, 肉鸡业产值达到 9380万元, 占畜牧总产值的 17.33%。
1龙南肉鸡业发展的特点
1.1 养殖环境适宜
龙南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气候温暖, 昼夜温差小,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平均无霜期 286d, 年平均气温 18.9℃, 极端最低气温-4℃,极端最高气温 39.8℃。全县土地总面积 1 640 km2,其中耕地 140 km2, 园地 56 km2, 林地 1 040 km2。该县毗邻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 距离广州市 299km,车程仅 3h, 是江西省南大门, 也是内陆地区通往东南沿海的要道, 105 国道、 京九铁路、 大广高速, 赣粤高速经过该县, 并有停靠站 (点 ) , 区位优势明显。
1.2 肉鸡品质良优
龙南群众通过多年的筛选,结合人们的“美、优、 好” 的消费特点和要求, 选择了广西王品种作为龙南肉鸡生产的当家品种。该品种来源单一, 品质单纯, 成鸡体重 2~2.5kg, 饲养 3 月龄以上可以上市销售, 尤以 6 月龄以上肉鸡更受群众喜爱。该品种鸡肉质鲜美, 汤汁香味浓郁, 是人们请客送礼的佳品, 也因此享誉龙南和粤南等地, 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
1.3 养殖技术成熟
经过科技人员与生产者多年反复学研结合,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养殖技术, 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 一是育雏技术成熟。雏鸡饲养 30d 左右脱温, 成活率达 95%~98%, 且残次率低, 商品率可达 95%以上。除一条龙 (从小雏养至成肉鸡销售 ) 养肉鸡企业 (个体户) 外, 该县仅县城周围的龙南镇、里仁、 东江、 渡江等乡镇专业育雏的企业 (个体户)现有 30 余家,为县内外的肉鸡养殖户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雏肉鸡源; 二是疫病防治技术成熟。对新城疫、 禽流感、 传染性支气管炎、 马立克、 球虫病、 大肠杆菌、 慢性呼吸道病等危害性大的家禽疫病防治技术过硬, 成鸡成活率、 商品率平均水平可达 90%以上, 多年全县没有出现大的疫情流行; 三是公鸡阉割技术成熟。传统阉割小公鸡是在 2 月龄左右, 经过不断摸索, 目前, 小公鸡阉割时间已提前至 18~25日龄, 平均提早 40 d 左右, 使肉鸡出笼时间从 4 月龄提早到 3 月龄, 节省 1 个月, 肉鸡伤残次率低; 四是饲养技术成熟。圈养、 山地放养以及规模化、 专业化养殖成为县内肉鸡的主要养殖方式,配合饲料、全价饲料应用极为广泛, 养户能准确地把握肉鸡出笼时间, 取得较好养殖效益。
2产业发展建议
龙南肉鸡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 不仅在本地, 而且在邻近省、 市和县已有一定声誉及影响力, 因此把它打造成该县一项农业特色产业前景看好。
2.1 强化政策扶持
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注重生态、 优质、 安全、高效, 因地制宜发展肉鸡养殖, 同时制订和实施优惠政策及措施, 鼓励发展肉鸡产业。
2.2 强化种苗生产
引进原种鸡苗, 建设种苗生产基地, 实现种苗自供自给。
2.3 强化品牌建设
统一生产标准, 统一生产技术, 统一产品质量,形成龙南特色品牌。
2.4 强化产业管理
培植产业龙头, 以龙头引领产业, 规范生产、 流通、 加工、 销售等环节的管理, 提高产业群体抗风险能力, 保障和提高养殖效益, 达到强业富民、 产业发展目标。
2.5 强化融资渠道
在实行个人投资为主, 多渠道融资投资的机制中, 银行等金融机构要适度地降低投资门槛, 引导和鼓励肉鸡业发展。
上一篇: 湖北畜牧兽医局五四青年节的特殊活动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