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江西宁都黄鸡产业2014年发展前景

江西宁都黄鸡产业2014年发展前景

何清华 宁都县畜牧兽医局

 

    宁都黄鸡产业作为宁都县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脱贫致富的农业支柱产业, 随着规模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也带来了对环境、 防疫的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近两年人感染 H7N9 病例的发生,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笔者结合十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和研究, 根据宁都黄鸡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几点看法。


1产业现状
宁都黄鸡是江西省宝贵的地方优质鸡品种资源, 已有 1500 多年的饲养历史。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 产、 供、 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在黄鸡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关的饲料、 兽药、 运输等行业也随之得到发展, 成为宁都县社会和谐稳定、 劳动力转移、 增收致富、 安居乐业的惠民富民产业。
1.1 种业规模
宁都黄鸡自然保种区共有 35 户农户,饲养了68 组, 公母比 1∶8; 宁都黄鸡原种场种鸡存笼 12000套; 宁都黄鸡扩繁场 (户 ) 146 个, 种鸡存笼 45 万套;孵化厂(坊)42 个, 箱体式孵化机 180 台, 全智能巷道式孵化机 10 台, 容蛋量 500 余万枚。年可生产供应宁都黄鸡鸡苗 6000 万羽。
1.2 肉鸡生产
宁都黄鸡养殖户分布在梅江、会同、竹笮、 长胜、 石上、 安福、 黄陂、 小布、 田头、 黄石、 对坊、 固村、固厚、 赖村、 青塘、 东山坝、 洛口等 17 个乡镇, 年出栏 10000 羽以上的商品黄鸡养殖专业户 882 个; 拥有养殖大棚 4 186 个, 面积 40 万 m2。 2013 年宁都黄鸡出栏 3300 万羽,产值达 7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0%, 产业效益 1.2 亿元, 占农民收入的 7.59%。
1.3 销售市场
宁都黄鸡依靠鲜活销售, 主要集中在广东的广州、 河源、 梅州、 兴宁、 龙川、 韶关, 福建的宁化、 龙岩、 漳州、 泉州、 厦门、 三明、 福州、 邵武等地, 江西的各地级市市场及一些县 (市) , 并在广东、 福建及本省市设立直销档口 18 个。宁都黄鸡具有外貌靓丽及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等特点, 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 活鸡销售受到运输、 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大大约束了市场销售半径。
1.4 品牌建设
2002 年通过江西省科技厅鉴定验收, 把 “宁都三黄鸡”正式命名为 “宁都黄鸡” , 列入江西省地方品种志。 2003 年 “宁都黄鸡选育” 课题获得了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 年 “宁都黄鸡” 商标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注册, 2009 年 “宁都黄鸡” 商标获江西省“著名商标” 、“赣州市知名商标” , 2008 年宁都黄鸡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2010 年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 2012 年获中国 “驰名商标” 。
1.5 组织建设
宁都黄鸡生产经营企业 9 家, 其中宁都山凤凰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惠大实业集团是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宁都县麒麟禽业有限公司是赣州市扶贫龙头企业; 黄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6 家,其中长茂黄鸡专业合作社、春茂黄鸡专业合作社、宁都县胜辉黄鸡扩繁专业合作社、 宁都县会同乡凤顺黄鸡专业合作社是省级示范合作社。


2制约宁都黄鸡产业发展的因素
2.1 生产布局乱
2.1.1 先有养殖户后有产业。 宁都黄鸡产业的形成主要还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时农户活跃的经济思想, 宁都竹笮乡大富的一些小鸡贩通过到各乡镇收集农家的鸡贩销到广东、 福建一带, 销量越来越大, 农家喂养的鸡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贩销人员开始组织农户在自留山搭建鸡棚进行规模养殖,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拓宽, 只要稍平坦的山地、 斜坡都建起了鸡棚, 也就形成了如今生产布局乱的局面。
2.1.2 规划滞后。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 鼓励产业发展,地方政府部门关于肉鸡养殖的三区划定(禁养区、限养区、 可养区 ) 相关文件迟迟未出台。
2.2 防疫难度大
2.2.1 宁都黄鸡养殖是粗放式的山地大棚散养, 鸡场与鸡场、 鸡舍与鸡舍的相隔距离都不大, 一旦发生疫情控制的难度相当大。
2.2.2 散养饲养方式容易造成飞沫、 尘土传播疫病。
2.3 防疫意识差
2.3.1 养殖户大多是凭借经验进行养殖, 没有执行技术部门制定提供的免疫程序, 部分养殖户甚至不按照规范注射强免禽流感苗。
2.3.2 养殖场人禽混居,生活区与生产区没有隔离,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将严重威胁公共安全。
2.3.3 养殖场无消毒设施设备, 人员、 车辆随意进出。
2.4 组织化程度低
2.4.1 信誉危机严重。企业、 合作社虽然采取了 “公司+基地+农户” 或 “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生产经营模式, 但基本处于松散型合作, 盈亏与企业关系不大, 养殖盈利时企业或合作社欠养殖户的钱, 亏本时养殖户欠企业或合作社钱, 呈现严重信誉危机。
2.4.2 不能形成合力。 企业、 合作社仍处于小 (规模 ) 、散 (经营) 、 乱 (价格) 状态, 特别是在市场销售中,“老板” 众多, 各自为阵, 各打各的品牌, 对成熟市场大家哄拥而至, 如梅州三鸟批发市场有 8 家 (送货商 11 家) 、河源上角农贸市场有 7 家批发宁都黄鸡, 在市场上互相打压, 对外不能有效形成合力。
2.5 抵御风险能力弱
2.5.1 宁都黄鸡饲养周期长, 资金周转期长, 风险机率更大。 快大鸡、 中速鸡的饲养周期在 40~90d 左右时间, 而宁都黄鸡饲养周期为 120d, 资金周转慢,同时面临市场价格波动和疫病风险的机率和次数增加。
2.5.2 宁都黄鸡生产成本高, 市场竞争力削弱。宁都黄鸡在 120d 出栏, 夏、 秋季节的饲养成本在 16~17元/kg,冬、 春季节的饲养成本在 18~19 元/kg, 而其它类似品种的鸡每千克普遍低 2 元左右。
2.5.3 宁都黄鸡产业没有一个具有储存功能的屠宰冷鲜、 加工厂, 外部市场的约束较大, 缺乏市场定价权。宁都黄鸡依靠鲜活销售, 主要集中在广东、 福建市场, 而广东、 福建又是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 养殖业较发达地区, 广西、 湖南等地的畜产品也大量涌入广东、 福建, 宁都黄鸡往往处于从属地位, 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


3宁都黄鸡产业发展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3.1 科学选址的原则
3.1.1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 《江西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 , 从环境、 公共安全、 交通等综合要素考虑, 科学划定三区(禁养区、 限养区、 可养区), 便于养殖户有选择性的建设养殖场。
3.1.2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 《江西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 ,对原在禁养区内建设的栏舍及其附属设施由政府部门给予财政补偿并强制拆除, 引导养殖户向政府划定的限养区、 可养区内转移。
3.2 利于防疫的原则
3.2.1 污染物处理设施。 包括鸡粪储存场、 发酵间、 鸡粪包装袋、运输车及污水污物沉淀池或沼气池, 有条件的采用农牧结合良性循环措施。
3.2.2 无害化处理设施。主要为焚尸炉或干性化尸窖,干性化尸窖选择地势高燥处挖掘直径 1~1.5m、深 5~7m 的化尸窖, 窖底水泥封底铺上石灰, 周围用水泥筒叠起并水泥沟缝, 窖顶用水泥盖封面, 水泥盖中央留一直径 30cm 的投入孔并用沙袋或预制块封口, 窖内严防雨水渗 (流 ) 入。
3.2.3 消毒设施设备。建立三级消毒, 即在养殖场门口建设消毒间和消毒池、栏舍门口设立消毒盆, 并配备高压式喷雾消毒冲洗机和背式喷雾消毒器及消毒药品。
3.2.4 养殖场建设距离。 养殖场应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 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线、 其它畜禽养殖场及畜禽屠宰加工、 交易场所 500m 以上, 栏舍与栏舍之间距离应在 50m 以上。
3.3 保护生态的原则
3.3.1 实行轮牧方式。肉鸡散养方式对林地、 植被有一定破坏。在一个地方出笼一批肉鸡后间隔半年,采取种牧草和养护相结合的办法, 既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又能促进林木生长,达到养殖与林地共生。
3.3.2 谁使用谁治理的原则。 凡在林地建设养殖场的必须与当地林业管理部门签订责任状, 以避免水土流失, 保证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 确保林地功能。
3.4 突出品牌的原则
3.4.1 大力宣传宁都黄鸡商标。 宁都黄鸡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标志着宁都黄鸡内在品质和市场知名度, 应充分认识商标的宣传作用, 在高速、 国道、 城区设立广告牌、 标语等, 积极参加国家、 省、 市举办的农产品评比、 展示、 展览等活动, 不断扩大宁都黄鸡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4.2 提高组织化程度。 积极整合企业、 合作社, 把宁都黄鸡产业建设成 “区域化、 特色化” 产业, 充分利用现有市场资源, 带标销售产品, 对外销售形成统一品牌, 发挥商标对产品的保护作用, 实现产品优质优价。
3.5 抵御风险的原则
3.5.1 按标准化要求进行鸡的栏舍建设, 避免自然灾害。目前养殖场的栏舍建设特别是肉鸡栏舍简陋遇大风大雨天气易遭受重大损失, 按标准化要求进行鸡舍建设势在必行。肉鸡栏舍建设应遵循地势高燥、 背风向阳、 通风良好并有稳定水源及电力供应的原则, 根据宁都黄鸡饲养特点, 一般肉鸡栏舍面积以100m2左右的为宜, 以每栋栏舍饲养 2500~3000 只为宜, 栏舍四周由预制水泥砖或火砖砌成,墙高为 1.20~1.40m, 侧墙离地面 5~10cm, 每隔 3m设一地窗, 宽 40cm、 高 25cm, 栏舍顶最高处 2.5m,遮盖物可为石棉瓦或烧瓦,栏舍的四周距墙 50cm处, 挖一深 30cm、 宽 35cm 排水沟, 沟三面用火砖或水泥砖砌成并用水泥粉面,上面用水泥漏污板封盖, 形成暗沟, 在沟的汇集处, 建设粪污二级沉淀池。 在栏舍的 1/3 处拦截成育雏室, 利于鸡苗保温育雏。这样的栏舍既牢固坚实、 通风换气、 地面干燥又方便鸡只进出、 减少疾病发生。
3.5.2 及时进行市场预测, 避免盲目生产。要正确进行市场预测, 必须建立养殖档案, 养殖档案包括进苗时间、 进苗数、 死淘数、 免疫情况、 发病情况、 用药情况、 用料情况、 消毒情况、 无害化处理情况、 销售情况 (出栏时间、 出栏数、 销售价格 ) 等内容, 通过建立养殖档案, 全面掌握鸡群的情况, 日积月累能够积累养殖经验, 掌握市场变化的周期性, 为把握养殖时机提供科学依据, 增加盈利机会。
3.5.3 科学制订免疫程序, 避免发生重大疫情。免疫是养殖业控制疫病发生的必要手段, 也是养殖成功于否的关键, 各养殖场必须根据养殖场鸡只的免疫状况, 进行抗体检测, 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预防重大疫情发生。
3.5.4 净化疫病, 确保健康养殖。订购苗鸡时应了解供种鸡场疫病、 防疫卫生及疾病净化水平, 决定是否从这个种鸡场购买鸡苗, 确保品种优良、 健康无病的鸡苗进入本场, 鸡苗进入本场后除了做好一般的卫生防疫工作以外, 还要做好疾病的检测和净化工作, 坚持检疫净化, 坚决淘汰检出的阳性鸡只。
3.6 科技创新的原则
3.6.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最大利益化是企业及养殖业主追逐的目标,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宁都黄鸡基因库, 才能够保持宁都黄鸡特有的优良性状及特点, 宁都黄鸡产业发展才有根基。
3.6.2 在保持宁都黄鸡特有的优良性状及特点的前提下培育宁都黄鸡配套系, 既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又缩短饲养周期, 节约饲养成本, 增加资金周转率,降低风险性, 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高养殖效益。
3.7 适度规模发展的原则
3.7.1 合理载畜量。宁都县林地面积 30.07 hm2, 有“七山半水一分田, 分半道路和庄园” 之称谓, 为国家首批 100 个生态示范县之一, 根据宁都县林业局调查显示, 宁都黄鸡养殖已给林地和植被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因此保持适度规模发展, 才能与之相关因素达到有效平衡。
3.7.2 宁都黄鸡养殖规模快速发展给疫病防控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一是畜禽疫病发生的不确定性, 随着商品流通的进一步活跃,原没有的疫病带进, 增加了疫病的复杂性; 二是县级技术部门的检测水平滞后, 无法及时发现新发生疫病; 三是现有技术人员年龄老化, 无法适应发展要求。
3.8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健康发展, 宁都黄鸡产业虽已形成产、 供、 销的产业链, 但终极链条尚未完成,屠宰冷鲜、 加工目前仍处于空白, 没有加工的产业是一个不完整的产业, 健康发展何从谈起。屠宰冷鲜、 加工是宁都黄鸡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宁都黄鸡产业可持续发展, 必须发展屠宰加工业, 特别是人感染 H7N9 病例发生,政府及业务部门越来越感觉到活禽交易的危害, 进一步坚定了规范活禽交易的决心。

上一篇: 用生物发酵床饲养育肥猪实验分析报告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