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罗义春 范前进 周永生 谢良棵 董闽鲜 肖春 赖贻奎 康小春 肖秦 鲍小萃 肖卫华
吉安市畜牧兽医局
遂川县嘉裕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遂川县畜牧兽医局
为探讨夏天高温、冬天低温季节生物发酵床育肥猪对猪的生长速度、 料肉比、 疫病防控、 猪肉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 特安排本试验, 旨在为发酵床养猪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
选择自繁的健康无病、体重和日龄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保育猪 60 头作为试验猪。
1.2 试验栏舍
遂川嘉裕牧业生产区负压通风生物发酵床猪栏(洛东酵素、 锯末、 稻壳等 ) 和传统水泥地面育肥猪栏。
1.3 试验猪日粮
遂川嘉裕牧业自配中猪料和大猪料,日粮组成见表 1。
1.4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 2013 年 8 月 2 日~11 月 24 日,预试期 5d, 正式试验期 110d。
试验地点: 遂川嘉裕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1.5 试验方法
1.5.1 试验分组。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为试验组 (生物发酵床栏 ) 和对照组 (传统水泥地面栏 ) ,每组各设3个重复, 每个重复 10 头猪 (♂6、 ♀4 ) , 分组详见表 2。
1.5.2 饲养管理。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安排在生物发酵床生产区和传统水泥地面栏生产区,各安排一名熟练的专职饲养员负责试验猪的饲养管理,安排一名专职技术员统一技术指导。预试期做好免疫注射、称重、 编号、 初步分组等工作; 预试期结束, 试验猪空腹个体称重, 调整分组。经方差分析, 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 ) ,组内个体间体重变异系数均小于15% (详见表 2 ) , 进入正式试验。
试验期按照遂川嘉裕牧业技术规程要求对试验猪和栏舍进行饲养和管理,猪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对照组发病猪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和淘汰。
1.5.3 测定指标和方法
1.5.3.1 温度测量。采用壁挂式温度计在距离地面 1.5m处测量栏舍内、 外温度, 每天上午11∶30左右记录温度。
1.5.3.2 体重测定。试验猪于预试期始、 正试开始时早晨空腹个体称重, 试验结束时早晨空腹群体称重。
1.5.3.3 屠宰测定。按照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操作,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屠宰一头体重相近的猪, 分别测定宰前活重、 胴体重、 屠宰率和瘦肉率。
1.5.3.4 无公害猪肉肉质测定。按照农业部无公害猪肉肉质测定要求取样,送江西省农科院无公害农产品监督检验所进行肉质检测。
1.5.3.5 饲料消耗量。采取清箱底方法, 以重复组为单位分别记录饲料消耗总量,病死猪和淘汰猪采用移动平均法扣除其饲料消耗量。
1.5.3.6 试验数据分析。用 spss 13.0 软件进行试验结果数据统计分析。
2试验结果
2.1 环境温度条件
8~9 月份高温期间,试验组栏内采用了负压喷雾降温, 对照组栏内采用了风扇降温, 栏内温度人为调控在比较经济、 适宜范围; 10~11 月份的外界温度比往年偏高, 秋高气爽, 初冬为暖冬, 气温适宜猪只生长, 栏舍开窗通风即可。 试验期间栏内外环境温度详见表 3。
2.2 猪发病淘汰死亡情况
8月23日对照组D组和F组各有1头猪发病,治疗5d无效淘汰;9月26日对照组F组死亡 1 头猪。 对照组猪因病淘汰率为 6.67%、 死亡率为 3.33%,试验组无病死猪。 试验期间猪只发病淘汰、 死亡情况详见表 4。
2.3 日增重与饲料报酬
表 5 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猪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 ,试验组比对照组猪平均日增重多57g, 高出对照组 7.32 个百分点; 试验组与对照组猪只料肉比差异也不显著 (P>0.05 ) , 试验组比对照组低0.21, 饲料报酬率高出对照组6.69个百分点。详见表5。
2.4 屠宰测定
从表 6 可知,试验组与对照组猪的屠宰率和瘦肉率差异不明显。
2.5 无公害猪肉肉质测定
经江西省农科院无公害农产品监督检验所检测, 试验组和对照组猪肉所有检测指标均合格, 肉质均符合农业部无公害猪肉肉质规定条件。
3分析与讨论
3.1 发酵床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1.1 对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 发酵床养猪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本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和对照组育肥猪日增重和料肉比差异均不显著,但试验组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多 57g, 提高了 7.35个百分点, 平均每头猪比对照组猪多增重 6.27kg; 试验组猪平均料肉比比对照组低 0.21,饲料报酬提高了6.69 个百分点。 按试验期间市场价测算, 仅此两项试验组平均每头猪净增利润约 100 元,经济效益可观。 如果试验安排在冬天和早春低温季节进行, 理论上更能充分发挥生物发酵床栏舍的优势,能进一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3.1.2 对猪抗病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初期,对照组因病淘汰猪 2 头, 死亡猪 1 头, 淘汰率和死亡率分别达到 6.67%和 3.33%;试验组猪健康无病, 生长发育良好,说明发酵床养猪能有效提高猪的抗病力和成活率。
3.1.3 对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屠宰测定表明, 试验组和对照组猪在屠宰率和瘦肉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这与猪的屠宰率和瘦肉率主要受遗传基因控制研究结论相一致。
3.1.4 对猪胴体肉质的影响。 检测结果表明, 试验组和对照组猪肉肉质均符合农业部无公害猪肉肉质规定条件,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生物发酵床栏能生产出无公害猪肉产品,并且由于生物发酵床栏养猪禁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特性,理论上更能降低猪肉产品中药物残留, 提高猪肉产品质量。
3.2 发酵床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发酵床有益微生物能有效消纳、降解猪粪尿中的有机质, 栏舍内不需要用水冲洗, 无任何粪尿污水向栏外排放,栏内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明显减少, 栏舍内空气清新, 无臭味, 保护了生态环境; 而对照组实行了干清粪工艺, 干粪收集出售,大量的粪尿污水则需进入厌氧发酵系统进行后续处理,处理费用高,处理效果实现达标排放难度大, 栏内外有臭味, 对环境有一定污染, 证明生物发酵床栏养猪生态效益比传统水泥地面养猪显著。
3.3 对水资源的影响
有研究测算, 养猪场实行干清粪工艺, 育肥猪栏饮用清洗用水量为: 冬季 1.2t/d/100 头, 夏季 1.8t/d/100 头, 春秋季 1.5t/d/100 头。生物发酵栏舍内不需要用水冲洗, 据遂川嘉裕牧业公司多年的生产实践,生物发酵床栏可减少用水量 80%以上,如果按照春秋季节用水量的 80%测算,每头猪每天可节约用水约 12kg, 试验组每头猪节约用水 1.32t。
4小结
4.1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适用于当地气候条件, 育肥猪日增重、 饲料报酬、 抗病能力、 水资源节约和经济效益均优于传统水泥地面栏。
4.2 生物发酵床养猪能有效消纳、降解猪粪尿中的有机质, 无粪尿污水向猪栏外排放, 栏舍内外空气清新, 无臭味, 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4.3 生物发酵床栏生产的猪肉肉质符合农业部无公害猪肉肉质规定条件。
4.4 冬天低温条件下采用生物发酵床饲养育肥猪效果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上一篇: 2014年二季度后期猪价整体走势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