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周德强 王永茂 贵州省绥阳县畜禽品种改良站
相对本地母猪来说,农民难以掌握外二元母猪的饲养管理和发情配种规律,加上一些农户沿用传统的粗放饲养管理方法,又没有注意观察外二元母猪的发情征状,造成饲养的外二元母猪到配种年龄不发情、发情不明显或发情配不上种,有的产后长期不发情或发情配不上种,给农民养猪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农民饲养外二元母猪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于2012年对本县风华镇的5个自然村农户的68头外二元母猪(长白♂×大约克♀)进行了长达8个多月的跟踪调查研究。现就调查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由专职技术人员对风华镇的金承、光明、莲丰、风华、仙鹤5个村的25户农户的68头外二元母猪(其中,后备母猪32头(5~8月龄),经产母猪36头)的饲养管理、饲料喂量、实际采食量、生长发育、发情配种及产仔哺育等方面进行逐头跟踪观察,并对有关指标进行量化测定(通过估重公式对母猪体重进行估测;对仔猪的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双月窝重分别称重;对母猪的喂料品种、投料量、采食残留量分别称重,根据饲料营养价值表测算每头母猪每日采食的营养成分并与饲养标准对照,确认每头母猪摄入养分是否满足营养要求等),最后,通过对所观察测定记录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 圈舍环境卫生及饲养管理情况
2. 1圈舍结构情况
所调查研究的25户养猪农户中,有21户的圈舍与住房紧挨在一起。25户中,有19户为砖木结构圈舍,养外二元母猪44头;木质结构的6户,养外二元母猪24头。砖木结构圈舍中14户的猪舍均为封闭式,舍内空间较高(3 m 左右),并装有玻璃窗,既能通风透光,又可保温,能做到冬暖夏凉,有利于外二元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另外5户猪舍四周没有窗子,空间又低(2. 5 m 左右),虽然保温性能较好,但阴暗潮湿,通风、透光差,不利于外二元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6户木圈则四面透风,虽然夏天凉爽,但冬天保温性能差,不利于外二元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2. 2圈舍卫生情况
除规模养猪户每天按时打扫卫生,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外,其他的猪舍卫生条件都较差,主要表现在圈舍地面积水、积尿、积粪,造成圈舍地面肮脏潮湿、猪体卫生差。又由于大多数圈舍没有安装饮水器,饮水卫生差,容易引起猪生病,主要表现是仔猪红痢、仔猪白痢和母猪拉稀等消化道疾病严重。
2. 3饲养情况
2.3.1 饲喂方式
25户中,生饲的有16户,占64% ,养外二元母猪45头,占66.18% ;生熟兼喂的5户,占20% ,养外二元母猪15头,占22.06% 。其中,生饲的主要用浓缩饲料、自配混合饲料,加上适量青绿饲料(3~7.5 kg/头·d)饲养,精料配方:浓缩饲料7.5% ~15% 、玉米40%~58% 、统糠25% ~35% 、麦麸5% ~10% 。熟饲的4户,占16% ,饲养外二元母猪8头,占11. 76% ,主要是玉米、统糠与5~15 kg/d青绿饲料,混合煮熟饲喂,一般玉米40% ~60% 、统糠40% ~60% 。生熟兼喂的有浓缩饲料时,就配制混合饲料与生喂相同,没有浓缩饲料时与熟喂相同。
2.3.2饲料饲喂量
(1)后备期:混合饲料1. 4~2. 5 kg/头·d、青绿饲料3~15 kg/头·d、消化能3.8~7 M cal/头·d、粗蛋白质200~300 g/头·d的有25户,占调查数的78. 13% ,除矿物质不足外,其他养分基本能满足需要。而不能满足能量、蛋白质、矿物质需要的7头,占21. 87% ,但由于青绿饲料喂量大,维生素基本能满足。
(2)配种妊娠阶段:28头的饲料成分:混合饲料达到2. 5 kg/头·d左右、青绿饲料3~15 kg/头·d不等、消化能7~11 M cal/头·d、粗蛋白质300~350 g/ 头·d,占调查数的77. 78% ,除矿物质不足外,其他养分基本能满足需要。另22. 22% 的母猪由于青绿饲料喂得多,维生素基本能满足,但消化能和蛋白质在7 M cal /头·d和250 g/ 头·d以下,不能满足需要。
(3)哺乳阶段:36头产仔母猪中有89% 的日采食混合饲料2. 5 kg/ 头·d左右,青绿饲料5~15 kg/ 头·d不等,消化能在12 M cal /头·d以下,粗蛋白质350 g/头·d以下,除维生素基本能满足需要外,其他养分都不能满足,营养严重不足;只有11% 的母猪喂混合饲料5 kg/ 头·d左右,青绿饲料3 kg左右,消化能15 M cal / 头·d左右,粗蛋白700 g/ 头·d左右,营养物质基本达到要求。
3 生长发育情况
调研的32头后备母猪中,后备阶段85% 生长发育较好,6. 5月龄、初情期体重70 kg,8月龄第3次发情配种时体重达85 kg,体况和膘情都在中上等,个别达到上等体况。只有15% 饲养管理差的后备母猪生长发育不良。体况、膘情在中下等,有的甚至更差。配种后妊娠阶段的母猪体况在中等或中偏上等。36头哺乳母猪中有17头在哺乳期掉膘很严重,体况很差,被群众称之为“神仙壳”母猪,占47. 22% ,其中,5头出现产后瘫痪-软骨症;有19头母猪达到中偏下体况,断奶后体况恢复很慢,占52. 78% 。
4 发情配种情况
后备母猪6. 5月龄初次发情的占95% 。初次发情的母猪,60%的表现明显,阴户红肿,阴道分泌粘液,有爬跨其他母猪和接受爬跨的表现,发情持续期3~5 d,有的达7 d,个别的长达9 d;40% 的发情表现不明显,阴户红肿不明显、粘液分泌较少,不愿接受爬跨,持续期2~3 d。后备母猪第2和第3个情期,发情表现明显,80% 的阴户红肿明显,阴道粘液分泌明显,阴户湿润,有呆立表现,发情持续期3~ 5d,个别的长达8 d,经产母猪产后断奶5~7 d内发情的占15% ,7~15 d发情的占25% ,产后15~40 d发情的占50% ,50 d以后发情的占10% ,个别的2个月后仍不发情,因此,有部分母猪发情后没有被畜主发现,以至错过配种时间。后备母猪第1个情期配种的占发情数的10% ,在本交情况下,母猪膘情7~8成,发情后一次配上的占70% 。第2个情期配种占发情母猪数的30% ,一次配上的占80% 。第3个情期发情的母猪一次配上的占94% 。经产母猪产后断奶发情配种受胎率94. 6% 。膘情差的后备母猪、产后体况差的经产母猪长期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经人工催情后配种,受胎率达64.5%。
5 产仔情况
观察产仔42窝,平均产仔数10. 32头,窝产活仔数9. 23头,产仔最多的达14头,最少的只有1头,产活仔数多的达14头,少的为0头,在产仔过程中,没有发现难产现象,产程比较正常。所调查产仔母猪中,有部分胚胎早期死亡,部分产前胚胎死亡,以及全窝胚胎早期死亡的现象。如,光明村李光志饲养的一头“外二元”母猪第一胎超过预产期8 d仍不生产,请兽医注射催产素后,产下早期死亡的胚胎(已腐烂)6头。调查产仔母猪产仔的平均初生窝重11. 45 kg,仔猪从7~10日龄开始诱食补料的占18% ,15~20日龄开始补料的占82% ,35~45日龄断奶的占60% ,双月断奶的占40% ,断奶平均每窝7. 95头,窝重66. 78 kg,双月成活窝均7. 46头,窝重109. 51 kg。平均窝产活仔数占89. 44% ,平均双月成活率为80. 82%。
6 结论与分析
根据调查的情况看,凡是圈舍结构合理,圈舍清洁卫生工作搞得好,饲料营养较全面、喂量基本达到标准要求的农户饲养的外二元母猪基本上都是成功的。反之,就会导致母猪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差,造成空怀、死胎、产后长期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仔猪生长发育不良,而且猪只容易生病,特别易发仔猪红黄白痢,导致猪只(特别是仔猪)的死亡率高。因此,采用青饲料为主、饲料单一、圈舍简单、养殖规模小的饲养本地母猪的传统方法饲养外二元母猪是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要求的。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