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鲍明道 陈维虎 董路
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
近年来,全国各地正在迅速发展的养殖小区是一种新颖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 符合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但在集约化、 规模化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 其排泄物等随之大量集中, 加重了污染治理压力。
象山县晓塘双联和高塘同兴养猪小区在果园中的建设典型, 利用当地果园资源建设, 形成特色性“畜—沼—果” 生态循环模式, 实现了畜、 果双丰收,为养殖小区依托当地资源, 最大限度实现了养殖粪污的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1养殖模式
现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 畜牧业用地管理、 养殖环境治理、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议点, 也是发展的瓶颈问题。
象山县地处浙东沿海, 以丘陵为主, 有“七山一水二分田” 之称, 畜牧业用地紧缺, 在全国生态县建设和发展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战略目标下, 畜牧业面临治理任务重、 发展难度大的困难, 已严重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但是, 畜牧业又是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是当下农民致富的主要门路(产值占水产外全县农业总产值的 1/3 强), 畜产品对丰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该县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问题, 按照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方向, 组织有关部门调研商讨, 另辟蹊径, 提出农牧结合新思路, 把畜牧业养殖小区建到果园中去, 形成特色性“畜—沼—果” 生态循环模式, 获得畜、 果双丰收, 最大限度实现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达到零排放目的。象山县有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 水果资源十分丰富, 果树栽种面积大, 种类多, 品质好, 历史悠久。拥有闻名全国的“象山红” 等柑桔品种 100多个, 栽种面积 10.3 万亩(1 亩 = 667 m2), 利用迹地更新形成的杨梅生产带栽种面积 7. 3 万亩, 还有葡萄、 梨、 柿、 梅等, 果树种植面积达 20 多万亩。高质高产水果需要大量的有机肥, 养殖小区按一定的生产规模与果树栽种面积匹配, 把养殖小区产生的粪污和沼气池厌氧处理后的沼液施用其周边果树中而被直接消纳, 治理和施肥成本下降, 真正获得 “双赢” 。如按每 5 亩果园消纳一头猪粪污量计,按此模式全县可新增养猪 4 万多头, 能满足全县猪肉市场的需求。
2创新特色
象山县采取畜牧小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和资源合理配置, 突出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和发挥当地养殖优势, 追求适度规模和生态示范效应, 政府政策扶持引导, 多部门积极推进, 因地制宜, 创新建设模式, 做到多渠道筹资, 群众自愿参与。先期已建成了晓塘双联养猪小区和高塘岛同兴养猪小区, 作为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的典型示范。
晓塘双联畜牧小区以双联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建设主体, 高塘岛同兴畜牧小区以养猪产业合作社为建设主体, 积极吸纳广大养殖户参与投资。以晓塘双联养猪小区为例, 建设主要根据周边果园消纳粪污能力规划, 建设面积 52 亩, 生猪存栏规模6000 头, 对小区内生产猪舍、 办公场所、 动物防疫设施、污染治理设施、 小区通道及环境绿化进行统一布局规划, 管理实行统一治理、 统一防疫、 统一饲料、 统一引种、 统一技术服务。
小区养殖污染治理模式遵循资源化、 无害化、 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 采用厌氧发酵、 雨污分离、 猪粪干湿分离生产有机肥的治理方案, 处理后有机肥和沼渣、 沼液就地应用于桔园(葡萄园), 形成特色性 “猪 - 沼 - 桔” 生态循环模式。每个小区内建造一座年可处理猪粪 8000 t 的猪粪无害化处理厂,将干湿分离的猪粪加工成有机肥供果园(部分售予蔬菜基地);在相邻猪舍间的绿化隔离带中按每200 头存栏生猪配套建造一座50 m3沼气池, 猪尿及冲洗栏舍产生的污水经密闭管道流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 排污管网实行雨污分离, 雨水直接流入河道, 以减轻沼气池处理压力, 提高厌氧发酵处理功效, 沼气池处理后的沼液经沉淀净化池后汇聚入面积达 5 亩左右的三级沼液氧化塘, 对沼液进一步氧化处理, 经处理的沼液, COD 降至 300 ~ 600 mg/L,达到或接近养殖排放标准;在氧化塘末段建设部分灌溉管网, 放射状延伸至 3500 亩果园, 其中周边滴水灌溉 1000 亩, 将处理后的沼液用管道或沼液运输车输送至沼液储存池, 用于灌溉果树
3效益分析
经试验在柑桔花芽萌动、 开花和座果初期分期浇灌沼液, 分施有机粪肥, 不仅对果树无伤害, 还可使柑桔增产10%, 柑桔园年增产柑桔 900 t, 柑桔、 葡萄品质明显改善, 果型、 口味、 糖度等指标提高, 新增100 余万元的种植效益, 减少化肥施用成本 150万元。
有机肥和沼液就地应用于果园, 生猪健康养殖、果树有机种植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使养猪小区粪污实现零排放, 走上清洁化处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道路。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进入沼气蓄气罐,作为小区生产能源和附近村落居民生活燃料, 可解决周边 258 户农户生活能源所需, 节约了农村能源,有效地缓解农村能源紧张问题。
高塘岛同兴和晓塘双联畜牧小区建在果园中,形成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 取得了林果业和养殖业协调发展的 “双赢” 目的。在畜牧产业方面, 不仅转变了饲养观念, 推进了规模经营, 实现产业转型, 而且解决了畜牧养殖污染治理的难题, 实现了养殖排泄物的零排放目标。种植业方面, 有机肥和沼液应用于果园农田, 改善了土壤肥力, 实现种植业增产增收, 还可使农产品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大力推动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建设。
另外, 通过在果园中发展生态畜牧小区, 促使农村一批村落内和村道河边的“问题畜舍” 统一搬迁至养殖小区, 实现了 “村容整洁” , 改善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了文明新村建设。把养殖小区建到果园中去, 促进农牧结合, 无疑是一条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
象山县计划继续把“畜—沼—果” 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等生态畜牧业发展作为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加强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引导、 扶持和服务, 通过加大政策、 资金、科技的扶持, 典型示范, 引导建设若干个起点高、 效益好的畜牧小区, 拓展畜牧产业发展空间, 促进特色性、精品型、生态化畜牧业发展。
上一篇: 一例规模化猪场母猪疥螨病感染诊疗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