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中小规模农户养猪依然是现阶段养猪业的主体

中小规模农户养猪依然是现阶段养猪业的主体

时广明 周芝佳 黑龙江职业学院

 

    我国是生猪生产大国, 但养猪业整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原因之一是我国养猪规模化程度较低, 中小规模农户养猪是现阶段养猪业的主体, 对我国养猪水平的提高有着制约的作用。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双城市 35 个小规模养猪场母猪群体、饲料使用、 繁殖技术、 母猪生产水平、 肉猪生产状况及疫病防治等情况进行分析, 目的是通过调研农村小养猪户养猪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 给出养猪改进的方法,从而提高农户的养猪水平与经济效益。


1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黑龙江省双城市 35 个小规模养猪场。


2调研时间
调研时间为 2012 年 3—8 月份。


3调研项目
3. 1猪场规模、 猪舍类型
调查不同规模的猪场, 及所使用的畜舍类型及标准情况。
3. 2母猪饲养及使用
包括品种、 数量、 种猪来源、 种猪购买时体重及日龄、 选购母猪的标准及利用年限等指标。
3. 3饲料选择及使用
包括是否使用品牌饲料、 饲料品牌选择、 使用饲料的类型等项目。
3. 4母猪生产
包括母猪配种方式、 配种次数、 配种时间、 配种过程、 配种后是否记录公猪信息;如采用人工输精方式,还包括精液来源、 配种时是否考虑精液品种、 精液保存方法及是否检查精液品质等项目。同时还包括平均产仔数、 平均产活仔数、 断奶时间、 断奶仔猪数、 断奶后母猪体况及断奶后下次配种时间间隔等指标。
3. 5生长育肥猪
包括仔猪来源, 如购买仔猪, 购买时体重、 日龄,购买仔猪时选择标准、 出栏标准等指标。
3. 6疫病防治
包括疫苗种类、 治疗方法选择及用药依据等项目。根据分析需要, 设计了“黑龙江省农村小规模猪场养殖调查问卷” 。


4调研结果
4. 1猪舍类型
调研结果显示, 不同饲养规模的猪场采用的猪舍类型有所差异, 饲养规模小的农户使用半开放式猪舍占的比例较大, 农户就是在自家的院子盖简易的半开放式猪舍, 即使是密闭式猪舍, 也是将自家的棚子改建为猪舍。这样的猪舍对于舍内环境控制不利, 尤其是舍内温度的控制, 既不利于冬季的防寒, 也不利于夏季的防暑。
4. 2母猪饲养
调研结果显示, 规模小的农户母猪选留主要是自繁, 种母猪选择的标准主要看乳头对数和产仔数及使用年限。使用年限较长, 一般在 5 年以上, 甚至更长。
4. 3饲料使用
调研结果显示, 购买饲料的养殖户比例正在逐渐增大, 但是还有一部分小养殖户还是以自拌料为主,还有部分农户没有严格地按照不同生理时期使用不同的饲料, 造成猪的生长缓慢。其中使用购买饲料的养殖户主要是通过饲料推销业务员的介绍和到饲料店购买为主, 在饲料的选择上主要考虑的是饲料的价格。
4. 4母猪配种
调研结果显示, 家里饲养 3 ~ 5 头母猪的养殖户还有采取本交的交配方式, 但稍具规模的猪场都采用了人工授精技术, 结果造成采用本交的养殖户饲养成本增加。但由于人工授精的技术人员水平不一, 对母猪的配种率及产仔数有一定的影响, 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操作后母猪的配种率及产仔数均较高, 责任心不强的技术人员人工授精结果则差一些。
4. 5母猪生产情况
4. 5. 1母猪产仔数、 产活仔数及断奶仔猪数调研
结果显示:母猪产仔数、 产活仔数均在 10 头以上, 哺乳仔猪成活率达到 90% 以上;仔猪断奶时间一般为28 d 或 30 d。同时发现, 由于饲养条件有限, 有个别小规模的农户为了保证仔猪的成活率, 会在较冷的季节, 把分娩的母猪赶到自家室内饲养, 因此哺乳仔猪成活率较高。
4. 5. 2断奶后母猪体况
调研结果显示:断奶后母猪体况绝大多数偏瘦, 主要是由于在哺乳期间相对不重视种猪的饲养管理, 营养没有达到需要量, 而且断奶时间较长, 造成了大部分的母猪出现了失重的现象, 直接导致了再次发情的时间延长, 母猪年产胎次下降(年产胎次平均为 2. 2 左右), 降低母猪的繁殖机能, 从而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
4. 6生长肥育猪生产
调研结果显示:农户在肥猪出栏时间的确定上主要考虑的是出栏体重, 更注重市场行情。部分肥猪后期增长速度缓慢和料肉比增加, 所以造成了农户养殖的利润下降。
4. 7猪场疫病防治
调研结果显示:小于 10 头基础母猪规模的猪场在疫病防治上, 疫苗注射并不重视, 不按时接种和保存不规范, 没有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 造成免疫接种效果不好, 导致疾病爆发, 死亡率较高。


5建议与对策
5. 1改造猪舍, 注意保温
小规模猪场的猪舍多为简易的半开放舍, 对于环境和温度控制不利, 对生猪的生长及疾病预防等均造成影响。建议投入一定的成本, 改造猪舍, 特别要注意冬季的保温工作。
5. 2选择优良品种, 提高后代生产性能
繁殖母猪品种(杂交组合)选择与利用不合理是中小规模养猪生产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建议到附近的猪场选购系谱清晰、 品种优良的母猪个体, 从而提高后代的整体生产力水平。
5. 3合理用料, 合理饲喂
饲料利用与出栏时间不合理是肥育猪生产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建议使用品牌饲料的全价料或严格按照饲料配比使用预混料;应严格按照不同的生理时期使用相应的饲料, 做好饲料的过渡, 减少应激;在改善猪舍环境的前提下, 合理利用饲料, 可以缩短肥猪的出栏时间。
5. 4制订配种计划, 加强种猪饲养管理
母猪配种应制订配种计划, 选用优秀的技术人员进行人工授精操作;加强母猪的产后护理, 减少哺乳期的失重, 选用优质的饲料, 减少由于失重对后期发情配种的影响。
5. 5加强防疫体系建设
对防疫重视不足是中小规模养猪生产疫病损失大的主要原因, 建议制订免疫计划, 严格遵守免疫规程, 提高防疫意识, 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 加强防疫体系建设。

上一篇: 2014年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养殖现状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