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早期断奶仔猪饲喂混合膨化与二次制粒饲料实验报告

早期断奶仔猪饲喂混合膨化与二次制粒饲料实验报告

李海庆 赵元 何立荣
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对饲料的加工工艺要求越来越高, 膨化加工技术的成熟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了基础。断奶仔猪常常会出现食欲降低、 消化不良、 饲料利用率低、 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 腹泻等现象, 最终表现为生长抑制。原因可能是断奶仔猪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还不完善, 消化能力差, 对玉米饲粮的消化率较低。膨化饲料提高了饲料养分的利用率, 从而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胡友军等报道, 糊化淀粉提高了 30 日龄断奶仔猪对淀粉的消化和吸收利用,淀粉表观消化率平均提高了 6. 7%。Merciert 和 Feil-let 的研究表明, 膨化玉米中的淀粉在体外消化率可从 18%提高到 80%。大豆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 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脂肪氧化酶、 脲酶等如果不进行处理就添加到饲料中, 将会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在膨化过程中, 其物理、 化学组成和性质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会降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尿素酶等抗营养因子的活性, 提高了其利用率。挤压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饲料原料的处理, 改善原料的营养价值, 还可进行膨化制粒, 生产各种不同规格、 不同品质的畜禽料、 水产料、 宠物(包括珍稀动物)料等,这些膨化颗粒料产品由于加工温度高、 水分大, 物料可充分熟化、 降解, 颗粒品质优良, 饲料效价高。二次制粒是第一次高温制粒使产品灭菌熟化效果提高, 粉碎添加维生素、 乳清粉等热敏原料后进行第二次低温制粒, 使热敏感原料不被破坏, 更有利于仔猪的吸收和利用, 并且节约了饲料资源。程志斌等研究表明, 在膨化玉米与膨化豆粕原料的基础上, 采用二次制粒工艺, 将鱼粉与膨化玉米、 膨化豆粕制成颗粒饲料, 饲喂断奶仔猪有效促进小肠器官发育的作用, 从而改善生长性能。
    本试验通过饲料的混合膨化与二次制粒生产工艺, 旨在探讨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为仔猪饲粮的配制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采用完全随机单位组设计方法, 从养殖场猪仔群体中, 选择断奶 5 d 后健康无病、 体重为 (9. 5 ±0. 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 45 头, 按照体重、 性别、 血缘关系随机分为 3 组, 每组 15 头, 膨化制粒组饲喂混合膨化与二次制粒饲料(仔猪颗粒料), 膨化组饲喂膨化的饲料, 空白组饲喂没有使用膨化和二次制粒工艺的相同配方饲料。3 组仔猪初始体重经统计学分析, 组间差异不显著(P >0. 05)。
1.2试验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2年5月6日—6月9日, 预试期5d,正试期30d。地点:宁夏地区灵武市某养猪场。
1.3饲养管理
试验仔猪均编号入舍, 分组、 分槽饲养。预试期5d, 主要是对饲料及环境的适应, 预试期后转入正试期。3组仔猪采用全舍饲方式, 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每日清粪。专人饲喂, 饲养管理条件完全一致。
1.4试验饲粮
试验饲粮精选优质玉米, 采用高温膨化、 超微粉碎技术, 添加进口鱼粉、 乳糖、 乳清粉、 发酵豆粕等优质蛋白原料, 并且强化仔猪对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营养需求。其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 1。


1.5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正式期开始(2012 年 5 月 11 日)、 结束(2012 年6 月 10 日)6:00 称重(空腹), 并记录。在正试期初称重后投喂饲粮, 始终保持饲养槽中有足够的饲粮,统计每天投放的饲料并记录;正试期结束的前一天晚上停止投放饲料。
    测定数据用 Excel 2012 按组分别进行整理, 然后用SPSS 17.0 进行分析,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LSD 多重比较法进行方差分析, 其中 P <0.01 表示处理组间差异极显著, P >0.05 表示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


2结果与分析
    试验仔猪的增重结果见表 2。3 组试验仔猪初始活重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 0.05)。饲养30d后, 膨化制粒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膨化组和空白组( P < 0.01), 膨化组极显著高于空白组 ( P<0.01)。 膨化制粒组肉料比最低, 3 组之间依次增高(由于试验是分槽进行饲养的, 只能按组进行计算,得出每组总的肉料比)。


3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初期 3 组仔猪的活重差异均不显著(P >0. 05);饲喂 30 d 后, 膨化制粒组的活重比膨化组头均多 2. 28 kg, 经计算平均日增重多16.08%, 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 <0.01), 比空白组头均多 3.22 kg, 平均日增重多 25. 19%, 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 P < 0. 01); 膨化组比空白组活重头均多0.94 kg, 平均日增重多 7.85%, 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 <0.01)。说明用膨化制粒饲料饲养仔猪, 可提高断奶仔猪的增重速度, 这与 Friesen 和 Tomchuk 的研究一致, 饲料膨化后可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蒋雨等研究表明, 膨化制粒日粮与粉料日粮相比, 可使仔 猪 日 增 重 提 高 8. 96%,饲 料 利 用 率 提 高13. 42%, 干物质、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提高 4. 83%、 1. 68%、 44. 26%、 22. 01%。混合膨化与二次制粒结合工艺, 通过混合膨化使膨化参数易于控制, 与程志斌的研究一致, 采用二次制粒工艺所生产的教槽料对提高乳猪生长性能具有良好的效果。本试验结果表明, 膨化制粒组料肉比最低, 空白组最高, 这可能是膨化饲料更有利于仔猪的消化和利用, 因为玉米在膨化过程中, 玉米淀粉颗粒膨胀并糊精化, 淀粉分子链被打开, 增加了食糜颗粒的表面积,提高了消化率, 并且具有特殊香味, 能明显改善适口性。有研究表明, 将大豆膨化, 降低了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尿素酶等抗营养因子的活性, 提高了其利用率。膨化技术能显著提高含淀粉较高的饲料原料如次粉、 玉米等的可消化利用率。有研究表明, 膨化饲料与硬颗粒料相比, 可降低饲养成本, 缩短育肥时间, 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笔者在试验中还发现, 膨化制粒组和膨化组仔猪排放的粪尿要少于空白组, 可能是膨化饲料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研究表明, 饲喂膨化料减少了猪对水的需求, 原因是膨化料的结构特殊,在拌湿饲喂时动物需水较少。用膨化料饲养仔猪的试验结果也表明, 饲喂膨化料可减少仔猪的排尿量和排粪量, 降低粪尿的贮存和转运的费用。也有研究表明, 膨化处理可以减轻或破坏大豆蛋白质中某些球蛋白抗原成分而引起的过敏反应, 有利于预防仔猪腹泻。由于受试验环境的限制, 未能清晰地分析仔猪的粪尿排量,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 兽医病毒学教学改革实施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