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欧阳艳 刘发志 刘方玉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 紧扣宜昌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 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了特色鲜明的 “三四五” 人才培养模式。
1模式构建的背景和基础
1.1行业背景
近年来, 宜昌市紧紧抓住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第三次发展机遇,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明确新思路, 制定新规划, 采取新举措, 继续保持了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2年全市生猪出栏首次突破600万头, 达到602.5万头,同比增长4.9%;有两个县级市生猪出栏首次突破100万头, 其中当阳市达到 100.03万头, 枝江市达到 100.01万头。肉牛出栏 5.3万头, 同比增长 4.4%;肉羊出栏 138.5万只,同比增长 2.1%;家禽出笼3585.3万只, 同比增长 6.5%。肉类总产量58.4万t, 同比增长 6%;禽蛋产量 6 万 t, 同比增长1.6%;牛奶产量 3. 82 万 t, 同比增长 17. 9%。畜牧业产值达到185. 13 亿元, 同比增长 26. 44%。新增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 2 个, 累计达到 6 个, 占全省总数44 个的 14%。畜牧业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作为宜昌市的畜牧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必然要担负起为促进宜昌市畜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任。
1.2办学历史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坚持以培养在生产、 加工、 流通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宗旨, 在 55 年的办学实践中,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设置特色, 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2002 年被确定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2005 年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1.3实训基地
1.3.1校内实训基地
根据本专业的岗位需要, 学校先后投资 300 多万元资金, 坚持“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高科技组装、 高效益示范” 的标准对宠物美容保健实训室、 动物疫病治疗室、 动物解剖实训室、动物繁殖实训室等进行了升级, 购回最新实习设备。目前畜牧兽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已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实训基地, 能满足基于动物疫病诊疗、 动物生产、 宠物美容等学科的教学需要。
1.3.2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先后与宜昌正大有限公司、 宜昌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 武汉艾立农牧有限公司、 武汉天龙饲料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签订建立了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的合作协议。另外与兴山县畜牧兽医局、 秭归县畜牧兽医局签订了协议, 将两县所属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作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这些大型优质的企业以及政府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为学生的顶岗实践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
2模式的实践
2.1 “三四五” 人才培养模式之内涵
所谓 “三四五” 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畜牧兽医行业, 与湖北省、 宜昌市畜牧兽医行业主管部门及动物养殖场、 饲料加工企业、 饲料兽药销售企业(如宜昌正大有限公司、 宜昌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 武汉艾立动物营养有限公司、 武汉天龙集团等)合作, 根据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知识、 能力、 素质要求, 采取三方融合、 四段式工学结合、 五化育人的订单培养模式。
2.1.1三方融合
政府、 企业、 学校三方高度融合。
2.1.2四段式工学结合
第一段:第 1, 2, 3 学期。
第 1 学期以院内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为主,学习核心课程家畜解剖生理, 学习和感受校园文化;第 2 学期则以专业基础学习为主, 第 2 学期的前 4 个周, 让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认知实训,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岗位情况, 学习和感受专业文化、 企业文化;第 3 学期主要以专业技能课程学习和职业技能鉴定培养为主, 主要完成《养猪技术》 、 《鸡养殖技术》 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和《临床诊断与治疗技术 》 、 《动物传染病防控技术》 等岗位能力培训课程的学习;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育人功能, 开展养殖试验, 掌握猪鸡生产过程。期间要求学生必须取得 “动物疫病防治员” 等职业资格证书;学习和感受专业文化、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第二段:第 4 学期将派学生深入合作企业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专业综合实训, 让学生在本专业的相应职业岗位完成技能的学习与提高, 以学习感受企业文化为主。第三段:第 5 学期学生回到学校, 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和素质拓展, 进行技能比武、 专业技能竞赛等, 学习专业文化、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第四段:第 6 学期, 第 6学期再将学生送入相应的企业进行顶岗实训、 就业。
2.1.3五化育人
教学内容项目化、 教学过程生产化、 实训教学组织团队化、 专业文化教育全程化、 产品(毕业生)订单化。
订单培养:学生入校后, 进入正大班、 艾立班、 天龙班、 新希望班等订单班级学习, 轮岗实训及就业均在订单企业。
2.2 “三四五” 人才培养模式之课程体系
由畜牧行业、 企业专家和学校有关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根据就业岗位群和专业技能要求, 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学院将基础知识培养体系和专业技能培养体系进行交叉融合, 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行业标准、 技术规范、 岗位要求, 制定出专业基本技能课程、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见表 1。
2.3 “三四五” 人才培养模式之教学模式
学院长期坚持教学内容的项目化、 实训教学组织的团队化、 教学过程的生产化、 产品(毕业生)的订单化、 专业文化全程化的“五化育人” 。在日常的专业教学活动中, 实施项目教学、 任务驱动, 按专业的技能要求实行专业实训和轮岗实训。
在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中, 学院将学生分成动物养殖小组、 临床治疗技术小组、 疫病病理诊断小组、 宠物美容展示 4 个巡回小组,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在时间上采用“白 + 黑、 5 + 2” 的办法, 开展专业竞赛活动。按取得名次、 经济效益来确定学生的成绩。学院非常注重专业文化育人, 在学生在校的三年,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三勤、 四有、 五不怕 ” 、“兽医三字经” 的专业精神 , “三勤、 四有、 五不怕” 即勤动脑、 勤动手、 勤动口,有目标、 有计划、 有总结、 有提高, 不怕苦、 不怕累、 不怕脏、 不怕麻烦、 不怕下基层。注重学生团队精神和相互帮助品德的培养,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帮助学校发展专业, 使学生反哺育人的专业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3 “三四五” 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3.1学生质量大大提高
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和实践 , “三四五” 畜牧兽医人才模式已经结出丰硕的成果。以 2007 级毕业生为例, 就业率达到 100%, 4% 的学生自主创业, 就业对口率 100%。就业的质量也很高, 全部都是在大型的畜牧企业, 比如正大饲料有限公司, 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跟踪调查显示,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社会反映良好, 其中的典型有 2006 级的向卢宴同学, 专业功底扎实, 综合能力强, 毕业后到校企合作单位宜昌正大饲料有限公司上班, 由于工作出色, 现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 已进入公司管理高层。2007 级的张朝阳同学自主创业, 和同学合作开办了一家兽药销售店, 目前运作非常成功,经济利润丰厚。
3.2社会评价有效提升
该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行业专家、 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逐步形成了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品牌效应, 社会认可度大大提高。畜牧兽医专业“三四五” 人才培养模式也推动了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上一篇: 如何精细化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繁殖率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