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郑洪梅 临沂大学
母猪繁殖率是反映母猪繁殖能力和饲养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参考数。同时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是当前创造高效益养猪生产的前提和核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从母猪繁殖性能入手,来提高繁殖生产率。
1首先做好后备母猪精细化选留
乳房、乳头必须发育良好,乳头不能少于 12 个,大小适中,排列均匀对称,不能有瞎乳头或其他畸形乳头。体型发育匀称,脑门宽、背腰宽、腿膛宽、胸膛宽、嘴头粗 (视品种而定)、鼻孔粗 (呼吸系统好)、四肢粗、尾根粗 (各部位骨骼发育良好的标志),叫声响亮,吃食响 (食欲好不择食)。外生殖器发育良好,后备母猪应选择生殖器官大小形状合适,阴户发育良好、大小适宜。总之后备母猪应符合品种特征,雌性性状突出等。
2后备母猪的育成到配种
由于后备母猪在猪场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根据后备母猪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要认真做好 3 个阶段饲养管理。
2. 1转入种猪群
后备母猪经过最后选育进入繁殖猪群前,必须进行分圈舍和接种疫苗进行免疫。后备母猪从 150 日龄(根据品种不同有所差异) 开始,有条件的猪场每周应 2 次接触种公猪,每次在 15 ~20 min,促使其正常发情。
2. 2配种适期
根据发情时间,母猪排卵时间一般在发情后 24~36 h,可持续10 ~15 h (注意品种和年龄有差异),据此推算配种时间宜在母猪发情后 20 ~ 30 h 交配为好,过早、过晚均会降低受胎率和产仔数。根据母猪身体外部表现。当母猪发情症状由盛转弱出现性欲渐降,阴部充血肿胀逐渐消退,阴门变成淡红,并有少量皱纹,接着阴门变成紫红色流出黏液黏稠,常污染垫草,表现迟钝、喜欢静卧等特征时,为配种最佳时机。
另外,根据个体和年龄及品种差异,配种适期,如培育品种早配,本地品种晚配,杂交猪种居中。
3配种方式
3. 1单次交配
在发情期内用 1 头公猪给母猪交配后,暂停8~12h,第 2 次采取人工受精 (有条件的猪场) 可提高受胎率。
3. 2重复交配
在发情期内用同1头公猪先后2次给母猪配种,具体做法是在母猪发情开始后的20~30h配1次,间隔8~12h 后再交配1次,这种方式由于进行了2次配种,对配种适期掌握不准的问题做了弥补,因而提高了受胎率和产仔数。同时配种所用是同一头公猪,因而不会混淆血统关系,所以育种场和商品猪场都可采用此种方式。
另外,公母猪交配时间应在饲喂前或饲喂后 2h进行,交配完毕,忌让公猪立即下水洗澡或在阴湿的地方活动,遇风雨天交配宜在室内进行,夏季宜在早晚凉爽时进行。
4妊娠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首先做到在整个妊娠期间要防止任何应激反应,如跌倒、饲料霉变、环境突变及各种疾病的发生,如已发生疾病,要查出病因,对症治疗等。在营养方面,要供给充足的钙、磷、维生素 A 维生素 D、维生素 E、维生素 B 族和微量元素。同时有条件的猪场应适当喂些青饲料,并根据妊辰母猪的体况应适当添加脂肪,以促进其泌乳和减少便秘。另外,做好产房卫生消毒工作,母猪预产前 6 d 转入产房适应环境,并做到其饲喂逐渐减量直到产仔当天停止饲喂。
5分娩监护要点
在母猪分娩过程中加强监护,可减少死胎数,要确保仔猪初生后 30 ~ 60 min 内吃上初乳,能降低仔猪被母猪压死的概率,提高仔猪成活率。母猪临产前的表现: 母猪分娩前依次表现为焦躁不安,筑巢行为,乳头挤出初乳,阴户排出粘液及宫缩现象等,可凭以上表现判断母猪即将临产同时要准备接产用具。
母猪分娩前的工作要点: 产前对母猪后驱及产床进行清洗与消毒,保持栏圈清洁卫生,这样可为即将出生的仔猪营造好的环境,减少感染疾病。母猪分娩时的看护: 首先保持环境安静有助母猪顺产。一般仔猪正常初生间隙为 10 ~15 min,而死胎常需 40 ~60 min 才能产出,因此在母猪分娩过程中,加强接产,护理和调整好所产的仔猪,同时准备做好人工助产的各项工作是相当必要的。另外,如仔猪身体黄染说明产仔很慢,仔猪在产出过程中已于羊水中排粪。产程越长缺氧危害越大,这样产出的仔猪活力不强等。
母猪分娩后的护理: 产后第 1 天不要喂料,因易引起消化不良、厌食。可给予温淡盐水或麸皮汤即可,同时应对母猪进行消炎治疗,可降低于其产后不适和痛苦,快速恢复食欲,有利于子宫的修复和提高乳汁的质量,对其仔猪应帮助尽早吃足初乳。
6哺乳期饲养管理
6. 1哺乳期母猪的护理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让哺乳母猪吃好、喝好、睡好,同时对有异常表现的母猪 (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或有炎症表现的) 要细心观察出病因,尽早治疗。哺乳期的母猪有三大任务: 哺乳好仔猪,子宫修复好,体况维持好。在母猪繁殖周期中,此阶段任务极其繁重,因此应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充足营养,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必要措施,同时要严防哺乳母猪三联症 (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或少乳症)。
6. 2提高饲喂量
作为母猪饲养管理中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提高哺乳母猪的饲料摄取量,产后 1 周可让母猪自由采食,每天根据母猪体况和产仔多少,饲喂以 2. 5 kg左右饲料为基础料,每带 1 头仔猪增加 0. 20 ~ 0. 25kg 饲料,同时再根据母猪体况、泌乳情况及仔猪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饲喂量,以让母猪获取足够的营养,使母猪在断奶前保持 7 成膘以上的中等体况为断奶后正常的性周期做准备,总之,根据猪的体况、不同的品种、每头猪的饲喂量要灵活掌握。
6. 3严格掌控哺乳母猪断奶时间
仔猪断奶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母猪群的繁殖性能,所以不同的猪场,根据自己猪场的生产记录,确定平均断奶时间,生产记录的收集与分析,是正确决策与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维持、提高母猪群的生产性能和断奶仔猪成活率,必须合理制定具有本场特色的仔猪断奶时间和猪场饲养管理模式。
上一篇: 日粮中添加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