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记贵州大学兽医微生物学教学组课程改革
文明 周碧君 程振涛 鲜思美 温贵兰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也是发展和提高教育水平的重点。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 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 创新品格和创新思维的大学毕业生;因此, 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立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体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 也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之一, 在保障生态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近年来贵州大学强调 “宽口径” 政策,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时减少,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学时由原来的 72 学时缩减为现在的 48 学时, 其中理论课程为 32 学时, 实验课程为 16 学时。在有限课时内, 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兽医微生物学的精华,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已成为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师的当务之急。
1兽医微生物学课程特点与存在问题
兽医微生物学是在微生物学基础理论上研究微生物与动物疫病发生发展关系的一门基础理论科学,通过课程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兽医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动物疫病病原的基本特征, 并利用兽医微生物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诊断和防治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 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兽医微生物学课程内容较繁杂, 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其中总论部分又分为细菌学基础、 病毒学基础、 真菌学基础和其他微生物, 各论部分为细菌学各论、 病毒学各论和病原真菌各论等。在教学内容中, 任课教师往往也是按照这种分类内容逐一进行讲授, 导致学生感到内容分割严重, 逻辑性不强, 思维混乱, 缺乏一个联通的主线。在教学方法上, 采用传统授课形式, 注重课本知识, 很少引入新成果和新技术, 不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评价上, 偏重期末考试成绩, 轻视平时考评, 导致学生上课松散、 考前突背和考后全忘, 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近年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 给兽医微生物学传统知识带来巨大的影响, 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致病机理和分离鉴定等。因此,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最新微生物学研究进展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里面,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是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2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改革
2. 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目前使用的兽医微生物学教材总论部分都是按细菌学、 病毒学和真菌学等分开叙述,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将三者进行比较, 但都让学生感觉上述章节内容是相互独立的, 不能连贯在一起。笔者所在学科组经过认真思考和讨论, 借鉴复旦大学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教程》 的思路, 把《兽医微生物学》 总论分为微生物构造、 微生物生理、 微生物生态、 微生物致病、 微生物控制、 微生物变异和微生物鉴定等 7 个章节展开讲授, 每个章节均包含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和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相关内容, 章节间有递进关系;在每一章讲授之前, 总结上一章内容, 并提出问题, 引出下一章内容,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例如:总结绪论微生物的三大类型和肉眼不能观察到等特点后, 提出看不见的微生物有何形态和结构, 引出微生物构造章节内容(形态与结构);总结微生物构造时, 提出怎样形成微生物这些构造, 引出微生物生理章节内容(如微生物化学组成、 物理性状、 营养需要、 生长繁殖和人工培养等);总结微生物生理时, 提出自然界中是否存在微生物生存的条件, 引出微生物生态章节内容(空气、水、 土壤、 动物体等微生物);总结微生物生态时, 提出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对动物的生存有何影响, 引出微生物致病章节内容;总结微生物致病时, 提出人们是否任由这些病原微生物发展, 引出微生物控制章节内容;总结微生物控制时, 提出通过这些方法处理后能否消灭微生物, 引出微生物变异章节内容;总结微生物变异时, 提出变异后微生物是否面目全非而形成新的物种, 引出微生物鉴定章节内容(包括微生物检测、 分类与命名)。通过上述改革, 使兽医微生物学总论的有关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并且层层递进, 极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 2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键是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兽医微生物学各个知识点都比较抽象, 若缺乏先进的教学手段, 常常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力求做到图文并茂, 使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生理活动、复制增殖等各种过程直观、 生动、 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同时根据教师的理论水平、 实践经验和科研项目, 实行分块讲授或专题讲座, 如兽医微生物总论中理论知识部分, 选派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先进科研方法掌握较为扎实的青年博士教师进行讲授;对涉及实践和科研成分较多的微生物学各论知识点, 选用有丰富临床实践经历和多年科研实践经验的中年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如文明教授讲授“鸭瘟病毒” , 周碧君教授讲授 “山羊痘病毒” , 程振涛副教授讲授“支原体” 等,让学生对微生物学知识点的理解更为深刻, 更易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另外, 由于学生思维活跃并可借助互联网获得大量专业知识信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适时采取研讨式教学方式, 例如:讲授病毒学各论时, 可根据 2013年学生广为关注的 H7N9 亚型禽流感疫情, 课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 H7N9 亚型禽流感最新进展,并撰写成小论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充分发挥学生的见解, 使教与学得到良好的互动, 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2. 3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期末考核是课程教学的最后环节, 是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 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鉴定。怎样在期末考核环节中既能体现对教师教学效果的鉴定, 又能再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要求命题教师认真思考, 做好命题工作。命题教师根据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大纲要求, 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命题(如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解释题和简单题)外, 还要在一些知识点上设计一些考核题目, 例如:“利用所学的病毒增殖和微生物控制等知识, 谈谈怎样控制禽流感疫情 ” 、 “你最熟知哪一种动物疫病, 谈谈它的病原特征 ” 、 “通过兽医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对你今后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有哪些益处 ” 、 “请指出任课教师在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等, 这样的考核题目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既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也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 根据兽医微生物学课程特点, 实行百分制的综合成绩, 建立合理的成绩考核构成, 包含课堂成绩、 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 分别占总成绩20%、 20% 和 60%。课堂成绩根据课堂考勤、 课堂纪律、 课堂作业和课堂回答 4 个部分进行评分;实验成绩根据实验考勤、 实验纪律、 实验报告和实验考核 4个部分进行评分, 其中实验考核包括实验理论回答、实验技能操作和细菌标本识别等 3 个部分。通过改革教学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 激发了学生对兽医微生物学的学习主动性, 使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同时也使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改善,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结语
贵州大学兽医微生物学教学组根据兽医微生物学课程特点和教学对象, 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要求,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通过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考核优化, 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化的发挥, 也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 21 世纪生命科学发展迅速, 作为前沿学科的微生物学更是日新月异, 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本科毕业生是一项永恒的课题, 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 农村培养畜牧养殖创业人才的政策和路径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