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1积极开展资源化利用技术试点示范工作
利用餐桌剩余食物的资源特性,积极开展餐桌剩余食物资源化利用示范试点工作。开展资源化利用可以避免餐桌剩余食物直接饲喂动物用于畜牧业生产,可以有效解决直接饲喂、填埋或焚烧造成的浪费和污染问题 。 《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 〔2013〕5 号)提出要选择 100 个城市开展餐桌剩余食物资源化利用示范试点,支持回收利用体系和能力建设。通过示范试点,推动餐桌剩余食物合理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覆盖餐桌剩余食物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理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健全标准和规范,完善工艺技术路线,实现餐桌剩余食物安全、高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餐桌剩余食物的饲料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餐桌剩余食物直接进入食物链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既发展了循环经济,又使资源得到了再生利用。
2加强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应用的科研工作
由于工艺技术不够成熟、饲料中配比不够科学、饲喂效果安全性评价基础数据较少及对养殖产品品质的影响试验数据不多等的原因造成了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产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并制约着其产品的利用。加强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利用的科研工作应从储运加工设备、加工方法、产品的标准、在饲料配方中的添加比例、饲喂效果、饲料化产品对动物健康、养殖产品品质的影响及疾病传播与防控等方面着手,通过科学试验的数据证明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产品的可利用性,确定合理的使用方法和安全的用量。
3全面推行管理责任制
由法律法规规定的餐桌剩余食物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多部门成立领导小组,细化落实各方监管职责,明确具体分工,构建联动机制。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拉网式调查,建立详实的信息资料库,为进一步开展集中收运和统一处理提供基础数据。与餐饮企业签订合同书,明确产生企业、收运企业及加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细化处罚标准、收运时间、收运方法和收运要求等细节。如处理企业免费向餐饮企业提供专用收集容器,明确是定时定点收运还是巡回流动收运。同时,推进餐桌剩余食物产生、收运和处置五联单制度,餐饮企业、运输单位、加工企业、市级主管部门和区级主管部门各执一联,相互衔接,相互监督,确保餐桌剩余食物及时收集和妥善处理。
4加强舆论的宣传引导工作
除开展试点示范、促进科研创新及加强全面管理等措施外,舆论的正确引导也是做好餐桌剩余食物资源化和饲料化利用工作必不可少的措施。通过正确的舆论宣传,一方面倡导人们勤俭节约,减少餐桌剩余食物的制造量,另一方面使公众认识到餐桌剩余食物经科学处理后完全能够成为一种饲料资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