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2.4每天的饮水行为
2.4.1喂料后火鸡的饮水行为
喂料后火鸡饮水行为的统计结果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 火鸡在喂料后80 min饮水比例最大, 与160 min差异不显著 (P>0.05) , 与其它时间的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 或 P<0.01) ; 其次为喂料后160 min饮水比例, 与喂料当时 (0 min) 差异显著 (P<0.05) , 与其它时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P>0.05) ; 喂料当时 (0 min) 的饮水比例最小, 与其它时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 ; 喂料后10、 20、 40 min的饮水比例次之, 与160 min差异不显著 (P>0.05) , 与其它时间的差异显著 (P<0.05) 。可见, 喂料后随采食时间延长火鸡的饮水比例逐步增加, 但80 min后饮水比例降低。
2.4.2每天不同时间点的饮水比例
火鸡每天不同时间点的饮水行为统计结果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 在自由饮水条件下, 12 ∶ 30、13 ∶30 和 14 ∶30 火鸡饮水比例最高, 与 15 ∶30 差异不显著 (P>0.05) , 与其它时间饮水比例的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 (P<0.05或P<0.01) ; 其次为10 ∶ 30、11 ∶ 30和15 ∶ 30饮水比例, 15 ∶ 30饮水比例与12 ∶ 30、13 ∶ 30和 14 ∶30 差异不显著 (P>0.05) , 均与其它时间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P<0.05或P<0.01) ;5 ∶ 30、 7 ∶ 30和18 ∶ 30饮水比例最小, 与6 ∶ 30、 17 ∶ 30差异不显著 (P>0.05) , 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它时间的饮水比例 (P<0.05或P<0.01) ; 6 ∶ 30、 17 ∶ 30饮水比例次之, 与5 ∶ 30、 7 ∶ 30、 18 ∶ 30、 8 ∶ 30、 9 ∶ 30和16 ∶ 30差异不显著 (P>0.05) , 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它时间的饮水比例(P<0.05 或 P<0.01);8 ∶ 30、 9 ∶ 30和16 ∶ 30饮水比例最低, 与6 ∶ 30、 17 ∶ 30差异不显著 (P>0.05) , 9 ∶30 与 7 ∶30 差异不显著(P>0.05) , 与其它时间的饮水比例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P<0.05 或 P<0.01) 。可见, 火鸡饮水在12 ∶ 30~14 ∶ 30最多, 而在5 ∶ 30~7 ∶ 30以及18 ∶ 30最少。
3讨论
冀西北地区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温带半干旱气候, 冬季直接受西北冷空气的影响, 寒冷多风, 最低温度-34 ℃, 夏季干旱少雨, 气温显著偏高, 绝对最高温度达35 ℃。但从观察的结果来看, 冀西北比较适合养殖火鸡, 这可能与火鸡耐粗饲、 适应性强有关。本试验中火鸡每天不同时间段的产蛋分布明显不平衡, 其中, 主要产蛋集中在9 ∶ 31~17 ∶ 30, 产蛋比例为 76.39%。这与鸡、 珍珠鸡的产蛋分布相比, 存在着明显差别。闫贵龙等[7]观察海兰褐父母代鸡每日不同时间产蛋分布的结果显示, 鸡产蛋主要集中在 8 ∶00~14 ∶00, 且在此时间段所产的蛋占全天83.85%; 其它相关鸡、 珍珠鸡的报道也与此类似。究其原因可能与家禽种类和生理期有关, 上述报道的鸡和珍珠鸡均处在产蛋高峰期及其前后, 而本试验的火鸡处于产蛋后期; 珍珠鸡虽然在8 ∶00~14 ∶00所产的蛋占全天86.06%, 但6 ∶ 00~8 ∶ 00的产蛋比例只有1.61%, 而14 ∶ 01~16 ∶ 00的产蛋比例却高达10.72%[11], 而鸡则正相反。
本试验中19 ∶ 01~5 ∶ 30产蛋比例为7.07%, 虽然低于9 ∶ 31~11 ∶ 30、 11 ∶ 31~13∶30、13 ∶31~15 ∶ 30、15 ∶ 31~17 ∶ 30产蛋比例, 但与7 ∶ 31~9 ∶ 30、 17 ∶ 31~19 ∶00差异不显著 (P>0.05) , 且高于5 ∶31~7 ∶30。这说明7、 8月在冀西北地区的19 ∶31~5 ∶30这一时间段尽管处于黑暗或弱光照状态, 火鸡群中仍然有部分火鸡在产蛋。这可能与光照时间不足17 h有关。王飞等[12]采用32只海兰鸡研究光照周期对产蛋时间与间隔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 每日光照时间由17 h逐步减少到11 h时, 夜间的产蛋比例由1%提高到接近40%。然而本次试验中夜间长达10 h的具体产蛋分布如何, 有待进一步探究。
本试验中喂料当时火鸡的采食比例最大, 随着时间延长火鸡的采食比例逐步降低, 并趋于平缓, 这可能与火鸡在饲喂前经历了较长时间饥饿所致, 因为该火鸡每天饲喂两次, 分别在7 ∶ 30和15 ∶ 30。随着采食时间延长, 食入量增多、 饱腹感增强, 采食频率逐步降低。这说明实行分次饲喂的情况下, 成年火鸡20 min后采食完成 (84.52%火鸡未采食), 40 min 后几乎全部完成采食(94.09%火鸡未采食) 。
本试验中火鸡饮水在12 ∶ 30~14 ∶ 30最多, 在5 ∶ 30~7 ∶ 30以及18 ∶ 30最少。这与冀西北夏季12∶ 30~14 ∶ 30气温最高, 5 ∶ 30~7 ∶ 30气温最低, 18 ∶ 30气温变得较低相吻合。建议开放式饲养条件下,要注意加强白天午间的供水, 以保证火鸡的正常饮水需要。
本试验中喂料当时火鸡的饮水比例最小, 这可能与喂料当时火鸡的兴趣基本都集中在采食有关; 而喂料后80 min饮水比例最大, 可能是此时采食已毕, 兴趣由采食转向其它; 同时, 生理上为更好地消化食入的饲料也需要增加饮水。建议在火鸡的饲养过程中供料和供水要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另外, 本试验中火鸡的饮水行为与袁建敏等研究蛋鸡采食饮水行为规律时结果有一定差别。研究者指出, 母鸡饮水受产蛋和气温的影响, 自上午产蛋高峰开始至下午母鸡体温最高时间饮水一直较多。而本试验中饮水只在 12 ∶30~14 ∶30 最多, 这可能是试验所在地气温变化以及家禽种类不同所致。
4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尼古拉火鸡在开放式地面圈养时, 每天集中采食时间比较短, 供料后20、 40 min时采食比例分别降低至15.48%和5.91%, 饮水高峰集中在12 ∶ 30~14 ∶ 30, 产蛋集中在9 ∶ 31~17 ∶ 30。
上一篇: 尼古拉火鸡的饲养及产蛋习性研究分析(一)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