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如何推进云南陆良县特种养殖业发展

如何推进云南陆良县特种养殖业发展

马晓伍 云南省陆良县饲料监察所

 

   特种养殖是养殖的对象具有特殊利用价值的、新奇的、特殊的养殖业。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我国对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放,特种养殖业会越来越有“钱途”。较传统养殖而言,特种养殖具有以下特殊性:第1,饲养品种特殊,地方上较为少见;第2,管理技术手段特殊,需要对养殖户主进行培训;第3,生产目的特殊,比如:狐狸的养殖,其用途主要是取皮制做服装,以满足人们穿着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第4,特种养殖具有机遇性。特种养殖与常规养殖的区别:常规养殖是经常性的养殖,特种养殖有一定的机遇性。
特种养殖在陆良地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三岔河、清河一带,当时此地农民就有发展特种养殖的范例。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陆良地区特种养殖已经是小有规模,饲养品种从野猪、山鸡,增加到梅花鹿、孔雀、牛蛙等等。特种养殖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有成绩,也有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1. 1 跟风养殖,盲目投资
近些年,传统养殖项目低迷发展,特色养殖备受推崇,走俏市场。在农村,由于信息流通不及时,加上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不少单位和个人利用虚假信息夸大某种养殖项目的市场价值和利润前景,把毫无市场的项目卖给农民。农民跟风养殖,盲目投资,很多以亏本收场。
1. 2 缺乏养殖技术,养殖收益低
搞特种养殖,不同于传统养殖项目,需要配套的饲养技术支持。如果技术不到位,难以取得好的收益。近些年,云南陆良不少特种养殖技术相对成熟了许多,但是与省内外发达区域比较,在养殖种类、规模、档次诸多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养殖实践中,把不成熟的技术传授给引种农民,必然会导致养殖收益较预期要低很多。
1. 3 片面扩大规模,盲目求发展
不少养殖户头脑中存在着“规模越大,效益越高”的养殖理念,片面的贪多求大,追求规模化发展,仓促养殖。有的则是在初尝发展特种规模养殖的甜头后,不顾自身的条件,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结果超越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以致不仅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2 发展措施
2. 1 谨慎选择项目,合理投资
    养殖项目选择,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向“养得好”、“销得出”、“市场潜力大”的养殖项目靠拢。项目选择得当之后,不要盲目引种,要详细调查了解种源质量状况,向大单位、知名度高的厂家或者是科研单位引种,确保质量,谨防上当。
2. 2 结合地方资源特点,发展特色项目
    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地方资源要求也尤为突出,可以说,选择适合本地资源特点的养殖项目可极大限度地降低动物饲养成本,提高动物抗病力。以陆良地方资源特点来看,本地草地资源丰富,春冬日照时间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如果推广鹿群养殖,相比较而言,要优于东北地区,且此地温度高,母鹿产仔率和存活率也要明显高出许多。而如果推广养殖毛皮动物,则会因为本地冬季气温较高,导致养殖动物绒毛稀少、裘皮质量差,价钱上不去而引发经济亏损。当然,随着地方养殖户经济实力的增强,一些企业和个人可以开展经济效益好、利润高的特种养殖项目。
2. 3 适度发展,切忌贪多
    特种养殖项目的选择与常规养殖相似,但也有差异。说到底,特种养殖的风险、潜在的危害要大于常规养殖项目。所以,在特种养殖项目立项之初,要综合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技术基础、物质条件等等,做适度化发展、规模化发展和滚动式发展,切忌盲目求大。
2. 4 提高养殖技术含量,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特种养殖都是一个全新的产业,这样就为地方养殖工作推广带来一定的难度。很多养殖户主,不注重养殖技术推广,盲目上项目,粗放式饲养,往往养殖效益不高,甚至存在很大的风险。目前,陆良兔、鹿、羊等养殖已形成规模,且繁育水平较高,其他项目,如,马鹿、牦牛、骆驼、梅花鹿等特种养殖项目尚在探索开发阶段。建议地方养殖户,在引进项目、准备投资之前,首先学习饲养技术,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取舍。可先到养殖已成规模、技术接近完善、管理科学有效的养殖基地进行参观学习,综合掌握技术、提高养殖科技含量之后,方可提高特种养殖的产出效益。

上一篇: 邢台市全面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工作进展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