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丁艳 张明党
沾益县畜牧兽医局
沾益县德泽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沾益县于 2010 年启动畜禽标准化示范以来, 通过 4 年的创建, 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在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减少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控制畜禽养殖污染、 增强产业竞争力、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促进了全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1示范创建的成效
沾益县自 1997 年恢复县制以来, 畜牧业快速发展, 2009年荣获国家生猪调出大县, 2013 年被列为昆 - 曲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县, 现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当前,全县畜牧业正处于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确保现代畜牧业转型成功, 沾益县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将示范创建活动作为全县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水平、 建设一流畜禽规模养殖场的重要抓手。通过集中培训、 专家指导、 改造提升, 开展 “畜禽良种化、 养殖设施化、 生产规范化、 防疫制度化、 粪污无害化” 示范创建, 督促创建规模养殖场认真学习创建验收标准, 比照标准, 找准差距, 完善养殖设施设备, 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 档案管理, 努力将标准转化成养殖生产人员的自觉行为。目前, 全县已创建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7 个, 其中:肉猪场 3 个, 肉鸡场 2 个, 肉牛场 1个, 种羊场 1 个。2013 年又创建了 2 个国家畜禽标准化示范场。通过创建, 示范场场区布局趋于合理, 环境卫生得到改善, 标准化程度快速提升, 养殖水平显著提高。在全县畜禽标准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畜禽疫病防控、 安全兽药、 饲料使用、 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规模化比重明显提高。目前, 全县猪、 牛、 羊、 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为 20. 58%、 7. 05%、 17. 57%、 37. 99%, 比2009 年分别上升了 7. 5、 3. 5、 5. 2、 6. 0 个百分点。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提高了规模场标准化程度, 加快了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通过示范创建, 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 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示范场加大了投入, 引进了一些新设备、 工艺, 提升了设施设备的标准化程度, 增强了养殖人员的生产技能, 成为了全县畜牧业新技术、 新工艺的集成和示基地全县现有年出栏生猪 300 头或存栏能繁母猪 5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户)176 个, 年出栏肉牛 50 头以的养殖场(小区)46个, 年出栏肉羊 100 只以上的养殖场(小区)35 个, 年出栏肉禽 1 000 只以上的养殖场(小区)38 个。其中达到标准化养殖的规模场有 82 个, 占全县规模场的 27. 8%。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促进了全县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1. 2增强了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保障了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推进, 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剧, 分散养殖户将逐步退出养殖业, 而随之发展起来的规模户也因疫病及市场风险等因素, 不能保障畜产品市场的稳定供给。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 把畜牧业科技创新推广与产业化经营作为根本出路, 增强疫病防控、 规避市场风险和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保障了畜产品市场稳定有效供给。据统计, 2012年全县生猪出栏 116. 33 万头, 比 2009 年增 33. 79% (以下同);牛出栏 7. 78 万头, 增 52. 55%;羊出栏 22. 12 万只, 增54. 25%;家禽出栏 339. 62 万只, 增 44. 93%;肉类总产量达14. 51 万 t, 增 37. 93%;外销活畜 85. 8 万头,增 54. 63%。
1. 3规范了畜产品生产全过程, 提升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面广, 错综复杂, 单靠质量监管难度很大。通过进行标准化示范创建, 规范养殖和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按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 要求在良种引进、 饲养管理、 投入品使用、 卫生防疫、 制度建设、 档案管理等方面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使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得到质量控制, 规模场自律明显加强。规模场实现监管常态化, 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 进一步提升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2 年全县兽药、 饲料抽检合格率分别达 81%、 87%,比创建前分别上升 16、 12 个百分点。
1. 4提升了疫病防控能力, 确保了人畜安全
近年来, 人畜共患病、 重大动物疫病成多发态势, 加之部分养殖户防疫消毒设施简陋, 设备不配套, 不重视科学防疫消毒及管理, 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通过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完善消毒设施, 购置消毒设备, 规范免疫程序, 强化消毒管理, 严格引种隔离, 开展无害化处理, 推行 “321” 防疫新技术, 认真开展抗体监测, 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合格率由 72. 0%提高到 78. 5%。提高了重大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控能力, 降低了疫病风险, 确保了人畜安全。
1. 5增强了环保治污能力, 实现了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 污水以及孳生的病原微生物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危害人畜健康。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 处理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通过绿化设计,改变了过去养殖业脏、 乱、 臭的状况。按照减量化、 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 结合环保节能减排要求, 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实行 “雨污分流, 干清粪” , 创新粪污收集自动化设备, 配套沼气设施, 建成大型沼气池 2 个, 中小规模沼气池147 个。并采取农牧结合、 有机肥加工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环保治污能力, 有效降低了治污成本, 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 6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增加了养殖经济效益
养殖户是全县畜牧业发展的生产主体, 只有稳定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 才能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开展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通过规范养殖场畜舍修建, 使用高新养殖设备, 改善了养殖条件, 提高了畜禽生产能力。通过运用科学饲养技术, 制定管理制度, 健全养殖档案, 提升了生产管理水平。通过完善疫病防控措施,推行粪污循环利用, 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提高了良种化水平, 增加了养殖经济效益。如示范场的每只母羊年可提供 3. 15 只羔羊, 每头母猪年可提供 18. 48 头上市猪, 带动了全县养殖业的增收, 2012 年全县畜牧业收入比创建前增 40. 33%。
2存在的问题
沾益县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全县规模化养殖比重相对较小,仍以散养为主, 发生动物疫病和质量安全事件风险较大。二是部分场区建设布局不合理, 净污道不能完全分离, 设施设备不够完善, 普遍缺乏预防鼠害、 鸟害侵袭等设施设备。三是一些养殖场对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认识不够, 投资粪污处理积极性不高。四是少部分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不能完全满足畜禽粪污处理的要求, 规模小, 堆粪场没有防雨、 防渗漏、 防溢流措施。五是一些规模养殖场简单地把 “标准化” 等同于生产设施设备的现代化, 饲养管理不到位, 档案记录不够齐全, 软件建设明显滞后。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示范创建的效果, 制约了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进程, 需要在今后逐步加以解决。
3推进措施
3. 1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创建责任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切实把开展示范创建作为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中之重。明确责任, 强化措施, 成立示范创建领导小组, 构建科学、 规范、 有效的工作机制, 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 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难点问题。同时, 下设技术专家组, 具体负责示范创建的技术指导工作。此外, 坚持阶段性创建与长效监管相结合, 加强后续管理, 按照 《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 要求, 加强监督管理, 对已挂牌的示范场要实行日常监管和动态管理, 对确实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场, 经复核后取消其示范场资格。
3. 2加大项目扶持, 提高设施化水平
在投入方面, 坚持示范场投入为主的原则, 并建立灵活有效的信贷担保机制, 多元化投入。同时, 国家扶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项目资金优先向示范场倾斜, 积极争取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并继续深入实施沾益县畜禽规模养殖以奖代补政策,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 支持规模养殖户参与创建活动。按照验收标准改造圈舍、 引进良种、 完善防疫及粪污处理设施, 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技术规范和养殖档案。强化项目资金监管, 确保项目实施公开、 公平、 公正。
3. 3强化创建培训, 落实技术保障
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标准和技术的指导是关键。充分利用畜牧兽医技术支撑机构、 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的技术优势, 选择有代表性的示范场进行观摩与交流学习, 广泛开展标准化生产培训与 “一对一” 技术指导。技术专家组按照创建要求和验收评分标准, 逐条逐项对照检查, 指导养殖场加以整改完善, 解决创建活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 开展规模养殖场免疫程序制定讨论会, 根据区域疫情特点及疫病监测情况,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供养殖户参考学习, 并从良种引进、 投入品使用等方面进行指导监督, 增强养殖场的安全生产意识, 为创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引领作用。
3. 4突出标准化建设, 提升规模养殖水平
在发展规模养殖的基础上, 注重标准化建设, 坚持硬件和软件建设相结合, 既要推进养殖基础设施标准化, 改善生产条件,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也要强化示范创建软件建设,按照示范创建要求, 并综合相关标准和知识, 制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表和养殖档案记录表, 加强档案管理, 用档案反映生产情况, 指导生产。严格良种引进、 投入品使用和动物疫病防控, 规范养殖, 提升规模养殖水平。同时, 因地制宜,针对示范创建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总结制定出适合沾益县地区特性、 可操作性强的规模养殖技术标准, 加以推广应用, 推进养殖技术标准化。
3. 5推进产业化经营, 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推行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措施,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根本途径。标准化规模养殖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才能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要通过多种形式, 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的产业化经营, 发挥示范场的市场竞争优势和示范带动能力, 鼓励扶持示范场采取“示范场 + 农户” 等形式组建成合作社或协会发展标准化生产, 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推广、 行业自律、 维权保障、 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鼓励支持标准化示范场打造自主品牌, 与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大中型批发市场和超市等进行合作, 建立产销合作机制, 签订长期稳定的畜产品购销协议, 促进产销衔接, 实现规模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3. 6注重粪污处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养殖规模一定要在环保生态可控的范围内。按照 “减量化、 无害化、 资源化” 的要求, 引导规模场进行干清粪、 雨污分流改造, 从源头上减少污水产量。推广种养结合生态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发展循环农业。在种植稀疏区, 采取工业化处理达标排放。在养殖集中区, 规划建设畜禽粪便处理中心, 生产有机肥料。畜牧兽医部门要严把养殖污染处理的养殖行业准入条件, 并配合环保部门加强粪污治理的监管, 坚持低成本、 高效率原则。规模养殖场建设都必须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 做到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使用。
3. 7加强宣传引导, 扩大示范效应
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是行业发展的标杆和样板,要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全面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一要充分利用电视、 报纸、 网络等新闻媒体, 广泛宣传示范创建的重要意义、 工作部署、 创建重点、 政策扶持、 实施成效等, 增强标准化生产意识, 引导广大养殖场(户)积极参与。二要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与交流会, 推广示范创建的成功经验, 普及标准化生产知识, 营造示范创建“赶、学、 比、 超” 良好的创建氛围。三是将示范创建场作为展示标准化生产的窗口, 编发信息, 及时展示标准化养殖成果, 对已验收合格的规模场进行梳理, 加强宣传, 推广典型, 以点带面, 扩大示范效应。四要加大示范场的监管力度, 决不允许示范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安全事件, 或成为环保部门通报整改的负面典型。
上一篇: 保山市规避畜禽养殖风险对策初探
下一篇: 东营市召开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