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围绕着群众云南动物防疫工作方式创新

围绕着群众云南动物防疫工作方式创新

欧茶海 尹红斌
云南省农业厅兽医处
云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密切联系群众, 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指针, 也可以说是党的立身之本、 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云南动物防疫工作始终践行群众路线精神, 通过 “问计于民, 充分汲取群众的智慧” ,云南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动物防疫新模式、 新技术。云南省在全面推广动物防疫新模式、 新技术的 3 年时间里, 畜禽疫病死亡率下降幅度达 10%, 免疫密度提高 25%,抗体合格率提高 26%, 防疫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累计动物防疫减少畜禽疫病死亡及增加养殖户收入达 22. 17 亿元以上,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1汲取群众智慧, 创新动物防疫新模式
    动物防疫是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是典型的山区农业省, 畜禽饲养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及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 省委、 省政府明确要求, 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山地牧业, 农业发展及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云南省农业部门防疫大包干的传统工作方式和组织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部分地区防疫责任落实不到位, 免疫效果不理想。基层防疫员单打独斗的免疫方式, 工作效率低, 防疫效果差。加上云南省广大农村 80%的传统散养方式和 94. 6% 的山区地貌, 给基层走村串寨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转变云南省传统的动物防疫工作方式, 破解农村畜禽散养强制免疫工作难题, 落实好国务院关于 “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 等防疫责任制, 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平同志说 “我们搞四个现代化, 因为经验不足, 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这些问题, 归根到底, 只有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充分走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解决”。这一思路为我们解决动物防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指明了方向。2009 年云南省农业厅在西盟县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时了解到当地将村级防疫员组织起来, 统一开展村寨防疫, 转变了传统的村防疫员单打独斗的防疫工作方式, 动物防疫成效较好。然而, 西盟县动物防疫工作新方式怎样结合云南实际, 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推动全省动物疫病防控方式大转变呢? 为此, 云南省农业厅组织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云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党员干部开展了专题学习、 广泛讨论形成共识, 在此基础上推动云南动物防疫方式转变工作。在工作方式上, 在国内率先提出“集中免疫、 分片包干、 整村推进” 的动物防疫新模式, 并研究制定了 《云南省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方案》 。在组织方式上, 由政府统一组织, 建立防疫突击队、 小分队方式, 以乡(镇)为单位, 村委会为基础, 逐村逐户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在推进方式上, 以点带面, 示范引领, 逐步展开。2010 年开始, 云南省在砚山、 泸西、 陆良等 24 个县开展了动物防疫整村推进试点工作。2012 年以来, 云南省每年实行动物防疫整村推进的乡(镇)达 1 200 个、 村委会 10 471 个, 覆盖面乡(镇)达 90. 3%、 村委会 81. 9%。


2紧紧依靠群众, 创新动物防疫新技术
    近年来, 云南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病种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生猪强制免疫工作中, 春秋两季口蹄疫、 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 3 种疫苗分三个阶段实施注射, 并且每个阶段要间隔一定时间, 基层强制免疫工作周期长、 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为切实解决基层防疫工作中的难题, 降低基层防疫劳动强度, 减少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省农业厅积极创造条件, 放手让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省兽医生物制品研制中心等单位大胆去试、 去闯,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紧紧依靠群众, 不断探索新的免疫方式, 不断发现、 总结、 提炼群众创造出来的好做法、 好经验。2011 年, 在不断探索研究新的免疫方式基础上, 通过选点试验、 中试验和扩大试验及攻毒保护试验研究, 边探索、 边试验、 边推广, 在全国率先推出猪口蹄疫、 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新技术, 即 “三苗同步、 两点注射、 一次完成” 的免疫新技术(简称 “321” 免疫新技术)。2012 年以来, 云南省16 个州(市)全面推行应用了 “321” 防疫新技术, 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秋防集中免疫所需时间由原来的 3 个月减少到 1 个月, 事半功倍, 工作效率提高了 2 倍以上。二是秋防投入大幅减少。过去开展生猪三种疫苗免疫每年免疫注射约 1. 9 亿头次, 现在推行 “321” 防疫每年免疫注射只需约 7 000 万头次, 按每头次防疫投入 2 元计算, 全年可节省防疫投入 2. 5 亿元。三是提高了免疫质量。据抽查统计, 实施 “321” 防疫新技术的县区免疫抗体合格率提高了26 个百分点。


3维护群众利益, 动物防疫成效凸显
    动物防疫新模式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全省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成效凸显, 体现为“一个明显成效、 两个根本转变、 三个显著提高” 。
    一个明显成效: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在畜牧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 年累计动物防疫减少畜禽疫病死亡及增加养殖户收入达 22. 17 亿元以上, 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两个根本转变:动物防疫组织方式由业务部门组织向各级党委政府组织转变;防疫工作方式由村级动物防疫员单打独斗向 “集中免疫、 分片包干、 整村推进” 模式转变。各级党委政府的防疫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业务部门的技术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明显增强。
三个显著提高:全省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平均提高10% ~25%;免疫抗体合格率提高 8% ~35%;免疫工作效率提高 2 倍。
    动物防疫新模式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转变了传统的观念和传统的防疫方式, 有效整合了政府、 部门、 社会资源, 为全国动物防疫工作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得到了农业部领导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的充分肯定, 并深受全省基层防疫人员和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和好评。2012 年, 云南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受到农业部通报表扬 , 《农业部关于表扬 2012年延伸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优秀单位的通报》 , 云南省农业厅被表彰为全国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优秀单位。2013 年,《云南省动物防疫整村推进模式推广应用》 项目, 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省、 州(市)、 县、 乡四级业务技术人员共25 人获得表彰。2012—2013 年连续 2 年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和 “321” 防疫新技术写入省委、 省政府文件, 列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

上一篇: 2014年楚雄市畜牧业发展情况分析

下一篇: 2014年云南昌宁县畜牧科技培训现状分析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