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2014年谈土鸡的饲养与管理发展

2014年谈土鸡的饲养与管理发展

郑立仁  
浙江省遂昌县金竹镇农业推广服务中心

 

    上世纪七十年代始,我国广大地区引进外来鸡品种与本地土鸡杂交,本地土鸡原有的肉质风味淡化,但是,只要饲养方法合理,管理得当,再加上配种适当,良种土鸡肉质风味会胜过笼养鸡肉质风味。土鸡杂交后代肉质风味本质高于纯种外来品种鸡,因此,保持优良肉质风味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饲养管理措施。


1  土鸡舍建造
1.1  选址  地势高燥,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可以利用农户周围的树、竹林地搭建土鸡舍或指定的养殖小区建造鸡舍,但要避免污染,环境要安宁清洁。选择有權木,自然果树作支架,背风向阳,可根据禽居家环境条件、地势和养殖规模大小灵活确定。
1.2  圈舍要求  原则要求通风、采光良好,能避雨、避暑,又能很好地补饲、休息,便于管理。鸡舍要根据地势而定,顶上搭建风雨棚,可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或半人字型。顶盖可用明朗阳光板,或者石棉瓦加茅草。周围最好用铝合金纱窗网围起来。做简易围栏,以防鸟、鼠、蛇、鹰、蚊虫等侵入,冬天或刮风时可用胶布围起来。

 
2  加强饲养管理
2.1  科学选种  鸡苗的引进应以“引、育、改”为繁殖体系。坚持鸡苗的自繁自养,或引进与自繁自养相结合。选择身体强壮、质地良好,易适应本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优良的地方鸡种、生长快的肉鸡、蛋鸡品种。饲养雏鸡应按照工厂生产模式,保持合理的密度,把不同年龄、不同品种、不同体况、按公母、大小、强弱的鸡,分群饲养。
2.2  育雏前的准备  对鸡舍和院坝场所,清扫干净,用2%~3%的烧碱或1%的石灰进行消毒,也可用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根据不同消毒药物的作用、特性成分,按照一定的时间交替使用,以防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2.3  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搞好环境卫生,经常做好鸡舍和四周清洁卫生,定期清扫粪便,冲洗鸡舍地板。做好粪便堆积发酵处理,以减少污染。坚持每周用草木灰或生石灰对鸡舍进行消毒一次,还可用0.5%~1%的强力消毒灵进行带鸡消毒。
2.4  饲养规模与饲养方式  饲养密度要适宜,密度过大限制鸡只采食,空气混浊影响休息,过小鸡舍利用率低。饲养密度应为:冬季10~12只/㎡,夏季7~9只/㎡。饲养规模每批为1000~1200只比较合适。错开饲养,一年饲养三批(产蛋鸡除外),每户年饲养量在3000~4000只左右为理想的饲养规模。饲养方式: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特点和鸡的特点及鸡的营养需要,要通过配合日粮来维持其生长,采用放牧加舍饲的饲养方式,每天定时、定量饲喂。
2.5  饮水  给鸡优质清洁的饮水。饮水应符合畜禽饮用水质标准(NY5027)的要求,禁止在动物饲料和饮水中添加《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所列药物,还要注意定期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防疫药。鸡舍中饮水器的数量或水槽放要适宜,每天要求清洁料槽,饮水器并进行消毒。要求做到水槽不漏水,以减少家鸡疾病的发生。
2.6  鸡的饲料  为了使鸡具有良好的生长速度,保证鸡品质,采用第一个月供给全价饲料;第二月龄鸡供给30%~50%的全价料,剩下的用稻谷、玉米、统糠、菜饼加幼嫰青绿饲料;三月龄全价饲料占10%~20%剩下的用稻谷、玉米、麸皮、统糠、菜饼加幼嫰青绿饲料等。所用饲料原料质量一定要好。进行日粮配比的原料原则是:要充分利用本地农副产品,合理利用饲料替代物,贮藏配好的饲料要存放在高燥处,通风良好、能避阳光直射但又要防潮湿以避免饲料霉变;还要防备老鼠、鸟类偷吃,保存时间不宜过长。原料存放和取用要按次序先进(或自配)的饲料先用,定期检测原料的质量。
2.7  防疫  选择恰当的免疫时间,鸡体对抗原的敏感程度呈周期性变化,清晨鸡体肾上腺素分泌量比其它时间少,对抗原的刺激较敏感,此时进行疫苗免疫效果最佳。1日龄马立克氏疫苗,皮下注射;7~8日龄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滴鼻;14~16日龄进行禽流感+新城疫活疫苗接种免疫; 19~20日龄传染性支气管炎疫加强免疫一次:25~28日龄法氏囊疫苗滴鼻或饮水;5~6周龄禽流感活疫苗加强免疫一次;14~18周龄用禽流感活疫苗+鸡新城疫Ⅰ系苗再接种一次。还要注意球虫病的预防,定期驱除体内体寄生虫。严格按照防疫程序,适时接种。并用植物中草药作为疫苗增强剂,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疫病的感染。在疾病流行高峰来临前,可在饲料中适当加入较敏感的抗菌预防药,以减轻危害。


3  科学饲养管理措施
3.1  雏鸡的饲养管理  在地面或育雏网上面铺上新鲜洁净的干稻草,其厚度以雏鸡排出的粪便能从其空隙中落到地面上为宜。(1)分群:按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品种分群育雏。(2)密度:饲养密度应为第一周按50只/m2(以隔开为群为标志);第二周以40只/㎡,清除铺草,以后,每隔1周减少10只/m2土鸡饲养数量直到10只㎡的密度。(3)温度:育雏成败的关键就是要有适宜的温度,1~2日龄34~32℃,3~7日龄32~30℃,第2周为30~ 28℃,第3周为28~26℃。育雏期一般冬春季每隔1周下降2℃,夏秋季每周下降3℃,4周后保持在21℃为宜。
(4)光照:1~3日龄采用23h光照,黑暗1h,由于雏鸡体温逐渐升高,因此,从第4日起开始采用5h光照,1h黑暗为周期间隙光照,以后每周减少1.5~2h光照,一直到28日龄脱温采用自然光照。雏鸡在3周龄后采用的是40W~50W灯泡,后期光照可用25W灯泡,这样使鸡的活动与休息适量,促进其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利用率。(5)湿度:在育雏的10d内相对湿度应在60%~65%左右。一般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为65%~70%,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保持在55%~60%左右。湿度过大,有宜于病原微生物繁殖,诱发球虫病;湿度过小,土鸡舍干燥,影响雏鸡发育。(6)通风:注意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可以排出室内有害气体,吸收新鲜氧气,有利于雏鸡正常生长发育,一般2~3h通风换气一次。
3.2  开食和喂养  雏鸡入育雏室休息片刻后,用温度为10~22℃的高锰酸钾(兑成以水呈粉红色为宜),或在温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待水饮到2%~8%后的3h~4h再开始喂料。1~3日用碎玉米或小米,类似碎蛋黄最好,3日龄后用逐渐过度到喂小鸡饲料。整个育雏期间,施行自由采食,少喂勤添,以减少浪费。水槽最好用自动饮水器,定期清洁料槽,饮水器,并用消毒威进行消毒。
3.3  断喙  雏鸡断喙最好在6~9日龄进行断专用的电动喙器,将上下喙切除1/2或1/3,断鸡的喙应上短下长才合要求,4~5周龄转群再断一次喙。断喙前在饮水中加入应激龄或电解多维。

 
4  育成土鸡饲养阶段
4.1  育成鸡的饲养  雏鸡4~5周龄后,转群进入放养阶段,这是保证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特别注意外界气温内外温差大,仔鸡调节功能差,一时难以适应变化,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转群,开始几天,每天可在室外小范围放养3~5h,以后逐渐增加放养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后,8周龄以后可以不限制放养,在这以后一般不增加光照,舍内温度应保持在18~21℃。
4.2  成年鸡的饲养  16~20周龄的成年鸡,此阶段成年鸡体架基本行成,具有体质健壮,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此期要注意的饮食:既能促进成鸡的采食又要考虑鸡的消化吸收,能降低机体消耗,提高饲料报酬,因此应供给成年鸡优质蛋白质但又较少的饲料。配制时要注意,原料多样化和低纤维化,适当添加植物蛋白或植物油,应是在青绿料的冬季,可在配料时增添加多维可完全替口粮中的青绿料所必需的各种维生素。土鸡舍温度保持在15℃,相对湿度保持在55%。冬季饲喂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同时要注意体温工作。转入放养时的鸡要注意,大小弱品种次的分类,要经常观察鸡的健康状况,做到每日“二看一听”,一看吃食,每日采食多少,是否正常;二看动态,如发现土鸡打瞌睡,或精神萎靡不振,必须及时隔离饲养,以免传染;听声音,在晚上安静时听土鸡群呼吸声音是否正常。

 
5  完善生产记录
    完善的生产记录系统,不仅能全面的反应生产情况,为改善鸡场经济效益提供准确的数据,而且准确的蛋鸡生产记录,则能够为提高繁殖水平,避免同血统近亲交配而影响鸡只的生产率和成活率。

 
6  出栏
    无公害土鸡饲养6~10个月左右,就要进行出栏,此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蛋鸡可利用两年也进行出售,最好一年后就淘汰,以减少饲料消耗,可明显提高农民的收入。
通过以上方法饲养无公害土鸡,效果良好,成本低,质量安全可靠。使良种土鸡肉风味有别于大型规模养殖场品种鸡风味,使本地土鸡风味回归自然。饲养方便,管理简单易行,又能充分利用地势,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农民又能获利创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正确引种、育种,合理选址,掌握先进的饲养管理模式、饲养方法、土洋结合,就能更加突出无公害土鸡的特色。

上一篇: 灵山县鱼苗生产条件优越

下一篇: 解读《山东省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13-2020)》核心点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