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畜禽疾病防治中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分析

畜禽疾病防治中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分析

龚乔林 贾海锋 朱君海
江苏省靖江市东兴畜牧兽医站


    预防畜禽传染病的主要方法是免疫的防治, 通过我们观察分析并不是做了免疫疫苗的畜禽都能达到很好的免疫效果。在饲养畜禽的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发生畜禽免疫的失败, 导致畜禽发生传染病, 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有: 疫苗的质量不高、 疫苗的选择不正确、 疫苗的使用不正确和母源抗体。畜禽感染一些疾病造成免疫功能不健全、 免疫抑制原因和应激原因的影响, 还有畜禽的机体产生免疫的耐性、 疫苗血清的不同等, 研究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 有效掌握畜禽的预防措施是做好畜禽疾病防治的重要问题。


1 畜禽疾病预防中免疫失败的阐述
     在广义上讲, 疾病免疫失败主要体现在由于一些影响因素阻碍了免疫效果的形成, 致使免疫结果达不到理想的要求。
    在狭义上讲, 对畜禽免疫后其机体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或者表现出明显的减弱, 从而导致不能达到预防疾病的这种现象。对预防疾病免疫失败,可以归结两种因素, 即真性免疫失败与假性免疫失败, 由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机体免疫反应差错称之为真性免疫失败, 由一些原因导致的机体短暂的不反应称之为假性免疫失败。


2 免疫失败的临床表现
免疫失败在临床上的表现有很多种形式, 主要的表现形式如下:
(1 ) 畜禽注射免疫疫苗效果失效的情况。
(2 ) 对于一些畜禽注射疫苗后, 相应的病情虽然不存在了, 但是其自身的免疫力变低, 其他疾病的发生概率增大。
(3 ) 畜禽免疫后没有发生明显的疾病, 但是免疫的畜禽机体性能下降, 例如: 饲料转化率降低和生育下降等情况。
(4 ) 通过对临床的研究分析发现畜禽存在着隐性和持续感染, 还有垂直和带毒感染的现象。
(5 ) 当对畜禽注射疫苗后很快就会死亡, 有的不死亡, 也不发生相应的疾病, 但是畜禽的机体内也不能检测到抗体。


3 畜禽疾病防治中免疫失败的原因
对一些畜禽进行免疫接种后, 畜禽还会发生疾病。免疫畜禽疾病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的原因有:
3.1 畜禽多病、健康状况不佳
畜禽常见的垂直传播的疾病主要有: 大肠杆菌病、 白血病、 伤寒、 败血霉形体病、 畜禽传染性贫血等等。一些畜禽疾病在我国广泛地分布着, 例如: 大肠杆菌病, 很多的畜禽影响率在 40%左右, 败血霉形体病甚至达到 80%左右,假如一种疾病在畜禽体内生长繁殖后, 再注射这种疾病的疫苗后就会导致不良的影响。所以, 在同一畜禽饲养场内, 要引进不同的畜禽, 因为不同的畜禽在注射疫苗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2 环境的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步伐的加快, 畜禽饲养的逐渐增多, 对饲养方式不能做到最科学的管理, 致使饲养过程中造成污染, 增加疾病发生的概率。更甚者不能很好地对畜禽进行消毒, 造成了畜禽的死亡, 在畜禽死亡后还把畜禽到处扔。其中还有一部分饲养场对病畜禽进行买卖, 导致了周围环境的污染。所以, 即使这些饲养场有很好的免疫程序, 也很容易导致畜禽发生疾病, 从而造成免疫的失败。一些新建的畜禽饲养场开始对畜禽的预防很重视, 畜禽的防治效果也很好, 但是等到饲养畜禽几年后, 饲养管理者在思想上就会对畜禽的防治工作重视程度渐渐降低,导致对畜禽的消毒不合格, 导致病源微生物越来越多, 从而造成了免疫的失败, 最终导致了大量疾病的产生。
3.3 疫苗的问题
疫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疫苗的质量上, 其中常见有以下几个问题:
3.3.1 疫苗的污染
疫苗的生产和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 只有按照疫苗的规定进行实施,才能保障疫苗的良好效果。但是在现实的实际中, 往往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所以, 就会容易造成疫苗的污染。造成疫苗的污染后就会导致很多疾病的传播, 疫苗传播疾病的种类有很多。
3.3.2 疫苗的质量不过关
一些疫苗的生产厂家没有按照疫苗的生产规定对疫苗进行生产, 疫苗的检验不合格, 在疫苗生产的场内就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
3.3.3 疫苗的使用和管理不规范
对疫苗的运输、 保管和使用没有按照规定实施。对畜禽接种时使用无效的疫苗和对畜禽进行注射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 从而造成了疫苗失效的问题。
3.3.4 对畜禽的免疫程序不符合规定
对疫苗的使用不当和免疫疫苗的次数不合理,还有对畜禽的免疫方式不对, 甚至用活的疫苗给畜禽使用。
3.3.5 饲养管理不科学
有的饲养场不依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没有考虑到技术和物质基础的条件, 就对畜禽多养殖从而多获利。如果对畜禽超负荷地饲养, 就会导致畜禽的密度很大、 不能很好地通风、 空气中的污染物就会过高, 使畜禽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 从而造成了畜禽的免疫失败。


4 预防免疫失败的主要策略
(1 ) 要改变饲养管理者的观念, 做到:“重养轻伤和轻防重治” 。管理者要注重饲养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饲养过程中注意卫生的控制, 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设备。 (2 ) 加强畜禽疾病的防控工作, 一旦发现病情及早断绝, 防治大范围的传播, 以免造成大范围禽类流感事件的发生。 (3 ) 重视饲养畜禽时的环境卫生, 加强饲养场的清洁, 改善畜禽的生存环境。 (4 )加强畜禽的饲养管理和提高畜禽的体质,从而加强动物抵抗疾病的能力。加强消毒、 检疫和隔离工作,阻碍疾病的传播。 (5 ) 根据不同的地域采取不同的措施, 科学有效地做好免疫工作。 加强信息的掌握和了解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本饲养场和本饲养场以外的疾病疫情。根据本饲养场和本地区的病情制定合理防治办法和科学的免疫程序,对本饲养场和本地区发生的病情没有证实的情况下,一定证明这种病情对畜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才可以计划注射疫苗,对高毒性的畜禽疫苗,不到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引进使用。


5 总结
    畜禽疾病免疫防治工作是饲养畜禽中最关键的工作, 同时也是系统性的工作, 只有做好畜禽疾病免疫防治工作,才能真正解决畜禽疾病防治中免疫的失败。

上一篇: 羊的疾病预防与防治措施

下一篇: 关于对云南巍山县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