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重庆万州区肉牛发展的现状与产业发展的建议

重庆万州区肉牛发展的现状与产业发展的建议

李宁波 重庆市万州区畜牧站

 

1 万州区肉牛发展的现状
1.1 肉牛生产情况
    2012 年全区牛存栏 67264 头、其中能繁母牛30714 头, 仔畜 9151 头, 出栏 25036 头。牛肉产量3702.25t。在万州主要肉牛品种有山地黄牛、 涪陵水牛、 西杂牛、 红杂牛等。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分布在龙沙、 甘宁一带。在余家、 走马等乡镇也有个别规模养殖。 养殖规模在 50 头至 300 头之间。 饲草主要以酒糟为主, 利用本地秸秆与青草算是奢侈品, 另外补充一些精料。全区 50 头以上规模养殖的肉牛场只有 22 户, 常年存栏在 2000 头左右。规模养牛占总养牛的比例不到 3%。全区肉牛种牛场只有一个,是三牧集团长滩种牛场, 主要生产冻精, 其肉牛品种有安格斯、 西门达尔牛等。
1.2 能繁母牛存栏数和分布
    万州区 2012 年末, 存栏能繁母牛 30714 头, 其95%以上属于本地黄牛和水牛,零散分布在农户一家一户养殖, 分布在比较偏远的农村, 一般在 5 头以下, 没有专业繁育牛犊的种牛场。而且, 万州区一家一户零星养牛的农户数正在逐年减少, 犊牛的生产不能满足我区规模养殖户对牛犊的需求, 品质上也满足不了规模养殖的需求, 导致规模养殖户纷纷到外地购买犊牛。
1.3 肉牛品改情况
    万州区肉牛品种改良主要是依靠引进冻精, 进行人工授精改良。在当时从地区到县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 “黄改” 网络。但由于土地承包到户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养牛作为耕牛,逐渐从农业生产中淡出, 加上近二十多年来的活牛价格平稳, 养殖肉牛无利可图, 我区牛的品改工作也逐渐趋于停顿。 在重庆直辖以后, 万州区改良站一直加强牛改体系建设, 装备了一些基本的冷配设备,主要是为奶牛场提供冻精。在新鲜奶市场较好时, 奶牛场都有冷配点, 部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配有一些设备配备。但由于市场原因, 能繁母牛量少而且养殖很分散, 乡镇基本没有开展牛的冷配工作,本交依然是我区肉牛繁殖的主要方式。
1.4 牛犊的养殖成本
    我区一家一户养殖牛, 主要是役肉兼用型, 其母牛一般要 18 个月才能生产 1 头犊牛。 1 头母牛与带仔, 舍饲条件下, 平均 1d 开支在 15 元左右, 1 头犊牛 500 多天, 其成本价也在 7500 元左右, 而万州现在的犊牛价格最高才 4500 元每头,每头亏损在3000 元左右。就是农民一家一户养殖, 每天开支也在 10 元左右, 成本也在 5000 元以上, 养殖出售 1 头犊牛, 农民也要亏损 500 元以上。 并且在我区肉牛的养殖没有任何政策补助, 也没有什么保险政策。 现今我区肉牛养殖发展的模式, 注定了肉牛产业的萎缩。


2 万州区肉牛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能繁母牛养殖分散,以一家一户养殖为主万州区 2012 年年末统计,有能繁母牛 30714头, 99%分布在一家一户,并且这些农户一般分布在当地离乡镇街道比较偏远的农村, 交通极为不便, 为推广冻精改良本地牛,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难度与推广效益的经济成本。
2.2 良种公牛很少
    我区自重庆市直辖以来, 虽然一直注重推广优质肉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 但由于资金的局限性, 效果一直不佳。90%以上的母牛还是采用当地公牛直爬配种, 而我区良种公牛在农户中养殖极少, 接近没有。
2.3 万州规模化养殖肉牛程度很低
    由于万州是个山林地带, 坡高路陡, 平地和台地较少, 虽有大面积的退耕地, 但能用于林下规模养殖肉牛的草地极少, 零星分散的小块平地主要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受自然因素的制约, 是万州规模化养殖肉牛程度很低的一个直接原因。
2.4 技术力量不足,乡镇会操作冷配的人员严重缺乏
    乡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后, 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在我区平均年龄在 45 岁以上, 纳入乡镇管理后, 许多畜牧兽医人员被作他用。原来的畜牧兽医职责变成了现在的只注重兽医防疫而轻畜牧生产发展, 更别说畜禽的品种改良。乡镇畜牧技术人员的技术更新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能在一线实际工作的畜牧技术人员现在是少之又少。
3 万州肉牛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1 万州肉牛发展的对策
(1 ) 针对能繁母牛养殖分散, 以一家一户养殖为主的不利情形。我们可以引进龙头企业或者组建养牛专业合作社, 提高我区养牛的组织化程度, 变粗放管理为较精细的合作化管理模式。
(2 ) 针对良种公牛很少,肉牛品改难的情形。我们在提高我区养牛组织化程度时, 分片管理, 加大我区冷配体系的建设。引进龙头企业或者成立合作社建立牛的冻精配种站, 一个配种站必须服务一定数量的能繁母牛群。
(3 ) 针对万州规模化养殖肉牛程度很低的问题。本着持续发展我区肉牛养殖, 我们不必去追求大规模的现代化肉牛场的建设。可以建设一些适度规模的, 常年存栏在 200 头左右的牛场, 既可以适度利用当地的牧草与农作物秸秆, 又可以减少牛粪对环境的污染, 还有利于引进企业投资。
(4 ) 针对技术力量不足, 乡镇会操作冷配的人员严重缺乏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面貌, 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对乡镇畜牧兽医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二是要引进新的畜牧兽医专业人员充实乡镇畜牧兽医队伍。
3.2 万州肉牛发展的建议
(1 ) 加大万州肉牛养殖小区的建设。 把转变养殖方式作为我区肉牛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小区, 对养殖小区和 (适度) 规模养殖场实行统一饲料、 统一防疫、 统一管理、 统一销售的标准化管理和组织化生产,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等多种生态循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我区结合草原建设、 退耕还林成果巩固、 秸秆氨化、 青贮等结合起来, 最低限度地降低肉牛养殖的成本, 同时解决种植业带来的副产物, 解决退耕地的再利用问题。
(2 ) 把扶持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提高我区肉牛业组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整合我区肉牛养殖产业,使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与广大养殖户形成利益共同体, 推进我区肉牛养殖的组织化程度。
(3 ) 利用政府投入作为万州区肉牛业发展整合的着力点。 利用政府在冷链体系建设、 良种场、 良种、液氮、 能繁母牛、 杂交犊牛、 规模养殖圈舍、 草料等环节支持,逐步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组织对万州区肉牛养殖进行整合。一是有意识地提高对参与能繁母牛养殖的龙头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补助与一些技术环节的支持力度;二是对肉牛养殖组织化专业化比较好的龙头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组织给予一些奖励性补助;三是对龙头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组织社会服务好的给予一些奖励性补助。以调动龙头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
(4 ) 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与扶持龙头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我区肉牛养殖良种化、规模化同步进行, 作为万州发展肉牛产业的突破口。 进一步延长我市肉牛冷链体系, 确保冷配站点 “进村入户” , 用中大型肉牛品种改良我市地方黄牛,努力争取国家出台对能繁母牛养殖的保护政策。改变千家万户养牛, 冻精配种要过千山万水的分散局面。 我们在建设肉牛冷链体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我区能繁母牛的组织化养殖,否则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也会因为投入过高效益平平而再次荒废。进一步加大肉牛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作为万州发展肉牛产业的重要技术保障。

 

 

上一篇: 赤峰市林西县肉羊养殖模式类型

下一篇: 辽宁省种畜禽场发证问题探讨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