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公鹿顶人防范措施

公鹿顶人防范措施

宁浩然 岳志刚 崔学哲 赵家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 特产研究所

    配种期及越冬期, 圈养公鹿易发生顶人现象。顶人鹿大多为种公鹿或生产群中具有顶斗恶癖的鹿王。公鹿顶人是一种领域性行为, 公鹿以攻击的方式保卫自己的领域, 尤其是在配种期对母鹿群的守卫, 这是野性的表现。自从我国养鹿行业发展以来, 公鹿顶伤甚至顶死饲养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笔者通过 3 年调研结合现场经验, 总结了一些防范公鹿顶人的措施。


1通用防范措施
    饲喂工作要由经验丰富、 年轻体壮、 反应机敏的饲养员承担, 并且轻易不要更换饲养员。饲喂时至少要保证 2 人同时进圈, 以造势并相互保护。进圈时要先打招呼, 给鹿群留有一定的反应时间。配种期要格外注意有顶斗恶癖的鹿只, 严禁挑逗、 刺激鹿以及酒后进圈。
1. 1圈舍外投料
    建造鹿舍时, 将饲槽设在圈舍的前壁, 留 25 ~30 cm投料口, 饲养员在圈舍外喂鹿。这种方法避免了人与鹿直接接触, 从根本上杜绝了顶人情况发生。
1. 2平茬
    配种期前, 逐个检查公鹿, 将尖锐的花盘部分锯平, 可有效降低公鹿的伤害能力。
1. 3麻醉保定药物
    少量注射麻醉保定药物(用量一般低于正常用药量的 1/4)可使鹿暂时降低攻击能力, 但麻醉后的公鹿容易受到其他鹿的攻击, 反复使用此方法会影响公鹿的生理机能。因此, 这是 1 种应急的方法, 应尽量减少使用。


2种公鹿顶人防范措施
    针对种公鹿, 饲养人员应掌握其发情规律, 饲喂时如果遇到交配或可能交配的情况, 要等待交配结束后进圈。由于种公鹿需要承担配种任务, 因此一些限制顶人的方法不适用, 下面介绍一种防止种公鹿顶人的措施。
    用胶皮或布遮住鹿的双眼, 拴于角柄, 或直接将胶皮挖洞套在角柄上, 下部绑在下颔部, 使公鹿低头顶人时无法看到前方。下部耷拉着, 使眼有余光, 鹿嗅觉灵敏, 因此对采食、 饮水和配种影响不大。胶皮或布不能拴得过紧, 要能看到光线, 要及时解除, 光照是调节鹿茸生长的主要因素, 过晚解除会影响生茸。角柄绑的过紧, 会影响回血而造成角柄损伤。佩戴的时间, 要适可而止。


3生产群公鹿顶人防范措施
    生产公鹿群应远离母鹿群, 以防激素刺激使其兴奋导致顶斗和顶人频繁发生。生产群有顶斗癖的公鹿多数为该群的鹿王, 针对这类顶人公鹿, 有以下几种防范措施。
3. 1建造小圈或隔圈
    建造小圈或在大圈内建造隔圈, 将有顶斗癖的公鹿单独饲养, 圈舍外投料。
3. 2控膘
    收茸结束至配种期前, 以停精料的方式来控制生产公鹿群的膘情, 以适时控制精料量来控制顶斗。闹圈过于频繁时, 可以适当减少精料的给量或不给精料和盐, 针对膘情好、 精力旺盛并具有顶斗恶癖的生产群甚至应减少粗饲料的给量, 控制鹿的膘情。控膘须谨慎, 膘情差会影响公鹿越冬, 进而影响生茸。
3. 3绳绊和戴棒
    绳绊是将公鹿 2 只前腿或前后腿或前腿与角柄相绊, 戴棒是在公鹿颈部拴绳, 绳系 1 m 左右拳头粗细的木棒, 限制公鹿的活动。绊绳经过雨淋、 日晒容易变硬, 会损伤公鹿皮肤继而染病, 下绊鹿往往因为被限制了跑动而受到其他鹿的欺负, 因此, 饲养管理人员要勤加观察下绊的鹿, 防止意外发生。
3. 4抗应激添加剂
    抗应激添加剂具有抗应激、 增加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可从生理功能方面达到缓解鹿应激的目的, 可有效抑制顶斗欲并可保证膘情, 安全越冬。无论那种防范措施, 细心观察都是必要的。有的鹿在顶人之前会先示威, 比如呲鼻、 泪窝张开、 鸣叫、 前蹄重踏或刨地、 肌肉绷紧成攻击势等, 有经验的饲养员可以通过鹿的表情甚至眼神来确定鹿有无敌意。但也有鹿趁人不注意时偷袭的情况, 比较难防被。梅花鹿脚步轻盈速度快, 10 m 左右的距离往往不到 2 s 就会冲到眼前, 所以尽量利用推车等障碍物迂回躲避, 不给其直线冲刺的机会。马鹿虽然力量较大, 但移动速度不及梅花鹿, 所以只要小心提防, 相对容易躲避。


4小结
    被攻击时, 首先要保持冷静, 不要立即转身逃跑,用铁锹、 叉子等做武器防御, 利用障碍物游斗, 同时,高声呼喊求救。且战且退, 退到入口逃脱。手中没有武器也无障碍物时, 尽量倚到墙壁上, 侧身躲避, 待其攻击时抓住角柄向下按, 高声呼喊求救。与鹿游斗时, 切忌长时间接触。尽量避免恶斗的情况出现, 以防鹿越斗越凶狠, 导致严重后果。

 

上一篇: 动物繁殖学本科教学综合性实验改革—生殖激素篇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