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甘草—董晓峰
总序篇—悟字第一
中医是哲学艺术,学习非一日之功。当与传统文化结合。尊经典,但不能盲目崇尚经典, 生搬硬套不可取。时时读出新意, 结合临床实践来验证真谛;实用为主。偏于仲景,景岳则失于温补 ; 偏于天士,鞠通则失与寒凉 ; 当辨证论治为真,不可有成见,以临床反应为主。忌 - 假兼备而幸中,假和平以藏拙。之弊!研究医技,当对医学源流脉络有了解,以知背景环境造就观点 !角度, 地区, 社会背景, 文化水平, 个人悟性等。如金元四大家, 经方时方之争;大环境与小环境与机体关系—“天人合一” ; 悟悟悟—学习 - 实践 - 再实践。中医之秘 - 禽病中医辩证是第一步,一步错步步错 ; 临床不传之秘在于量,经验所得,只可意会。 (理法方药)
脏腑篇—禽病中医与西医观点异同
中医谚语 - 不明五脏六腑,犹如盲子夜行!
1.鸡无汗腺论?西医是解剖概念,中医是功能表达。鸡虽然解剖理念没有汗腺(或不发达) , 但是不代表没有用汗法的时候。汗法是中医解表的意思,宣肺也可以看成汗法的一种,只是驱邪,汗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去除外感的一种方法。(在表汗之可也 )。
2.气囊属肺系之延伸论?肺经主表合皮毛,经鼻腔过咽喉,气管,支气管,直达肺脏,下连气囊,气囊为其延伸。外感 - 从鼻入肺到气囊 ; 内发从气囊反传肺脏。
3.禽本一胃论?禽解剖学, 有腺胃肌胃两个胃, 中医可以看是一个胃(因为腺胃可以看成只是化学性消化的一部分,而肌胃可以看成是物理性消化的一部分。腺胃相当于分泌腺,肌胃可以看成是鸡的牙齿代偿!
防御篇—季节不同,预防观念不同
天有春夏秋冬,邪有六淫疫戾。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故预防也应该随从于自然。春天多开(春肝属木,阳性开,上升之机 ; 风多易感,阴津外泄,易感热病 ; 以护卫其为主) 。夏天多火易中暑,所以以用绿豆汤(或者西医 V C 来预防 ; 少用热药) 。秋天多燥,易感燥邪,所以温燥易用润肺之预防(杏仁露、桑白皮、生地、玄参、大贝等) ; 凉燥(苏叶、桑叶、前胡、桔梗、杏仁、生姜等) 。冬季多寒闭, 有阴寒之机, 以护阳气, 少用寒凉(生姜、 桂枝、 红糖、 当归预防) 。预防新意 - 敌变我不变(如西医菌, 毒耐药换代 ) , 以不变(体质平衡)应万变,以“禽”为主。治疗新意 - 敌变我亦变,顺势导之, “后发制邪” 。药物篇——四气五味与表中里药四气有五?寒热温凉 + 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五味 - 辛苦甘酸咸(辛发,苦降,酸敛,甘和,咸通) 。 (表)麻黄证 - 解表平喘,利尿清郁热。外感多用 ; 寒加桂枝,热加生石膏 ; 咳加杏仁 ; (中)柴胡证 - 治疗寒热往来(间歇热, 弛张热型) ; 病位少阳肝脏之证机, 有此种证, 用其药, 不拘何因?外邪六淫, (西医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球虫等)随证治之。 (里)大黄证 - 腑实证(便秘,内热) 。攻下法,小量健胃,大量通下。
诊断篇 - 禽病中医四诊技巧
1.望—闻—问—切(解剖触摸) 。
(1)望之定义—看。西医显微镜,透视可以看成是望诊的延伸。精神状态(精气神) (兴奋,抑郁,恶寒,扎堆等) 。具体部位 - 鸡冠(白, 脾虚贫血; 红, 发热充血;紫 - 末端循环障碍; 肿胀 - 毒素上攻) ; 眼睛(肝之外窍。结膜白,贫血; 赤色 - 内热,充血; 紫 - 内脏循环障碍;出血点 - 疫毒) 。头—诸阳之会。 (头皮肤白,贫血 ; 肿胀, 毒素上攻等等)鸡爪 - 筋之末端(白, 贫血阳虚; 红,急性热病; 出血,疫毒。 ) ; 羽毛—鲜亮,健康无病; 无色泽,染病; 绒毛脱换均匀,发育迟缓; 肌肉—瘦弱,阳虚脾虚;肥壮健康无病 ; 粪便 - 寒者多稀,热证多秘 ; 湿热多黄杂色。解剖是禽病之望诊延伸(代替西医透视)—气管—白者有清痰为寒, 红者有黄痰为热, 有出血点为疫疠之气。肌肉—白而瘦弱为阳虚; 红而出血入营, 紫而出血位入血;肺脏—淡红为常, 白浅为寒, 深红为热, 紫红为毒; 心脏—火之脏器, 动力之源, 阳性之机, 病短则亢奋, 病长则衰竭;病毒戾则红赤色, 甚则出血。肾脏—水之脏器, 阴阳之根,元阴元阳之所 ; 利水之器 ; 阳盛则出血肿胀,阴盛则白灰暗淡。
(2)闻—听声音,嗅气味。听,西医听诊器是听诊延伸(听正常声音,得病声音 ;急咳声重,多是急症 ;咳声弱,多是内伤里症 ; )嗅—粪便气味,无味多寒,腥臭多湿热) 。
(3)问—《董晓峰 - 禽病十问歌》一问免疫二问龄,三问饮食四品种 ;五问数量六死亡,七问用药八环境,九问粪便质与色,十问地区及叫声。
(4)切—(解剖与望诊同步,不再复述) 。触诊,摸鸡冠寒热,鸡爪寒热,鸡体寒热,鸡翅膀寒热。
2. 论鸡病中医四诊技巧中医诊病。首先望病者精、气、神。 ‘精者’ ,机体之本源也 ; ‘气者’ ,机体动力显现也 ; ‘神者’ ,机体外在表现也。精气神, “望闻问切”四诊之纲也,有诸内必有形于外,明智之言也。
(1)今观鸡望诊,首先观鸡群形体神情,机体强者,精力充沛 ; 机体弱者,机体瘦枯无神而乏力,医云 :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外观,一望鸡冠者,阳气之所系,阳盛必润泽,阳衰必暗淡。色黄白多贫血脾虚 ; 色青紫多瘀血循环障碍 ; 干燥、色黑多是血败脱水所致 ; 肿胀多有邪毒上攻。二望眼结膜,眼者肝之窍,白者多贫血 ;红紫者多肝脏血液循环障碍 ;有出血点多是疫毒所致。三望气管环,气管肺之所系,换气之门户 ; 出血者,热极也 ; 充血者,热盛也 ; 出血带点斑者,热毒也 ; 内有清痰,寒气所致 ;有粘痰,肺湿热 ;有黄痰,肺已热。四望鸡爪,白者贫血为寒为虚,赤者为热为实,青者为郁为痛,干者为热伤脱水所致。五望皮肤,面部犹易 ;色白,说明机能减弱 ; 色赤,说明机能亢盛。六望呕吐,清稀无味, 属寒; 粘易成条, 并酸楚, 湿热也。七望排泄物,粪便稀而无味,多属寒虚之状 ; 干而带黄白之色,多属湿热之症。
剖检 : 一肌肉,色泽红紫,多属热,已入气营,可治 ; 色紫黑,已入营血,难疗。二肺脏,色灰白者,属寒 ; 色红赤属热 ; 色黑青紫属肺毒也。三心脏,阳脏也,火之所系,动力之源 ; 病长则衰,病短则亢,病毒则赤。四胃大小肠,消化道也 ; 红肿出血,热毒所致 ; 淡灰黄白,虚寒所侵。五者内容物,痰饮湿气也 ; 清稀者,寒气也 ; 白粘者,湿气也 ; 黄粘者,湿热也。六者肾,水脏也 ; 肾湿热实病,多肿胀而痛,以泄为主法 ; 虚病多寒症,以补为要诀。
(2)今闻声听诊,声重浊者属热属实 ; 声清轻者属寒属虚 ; 衰弱者音微怯 ; 喉痹者音暗哑。肺燥者,多干咳之声 ;肺湿者,多痰喘之音 ;剧咳,多急发 ;微咳,多久病。今问病之长久,发病之快慢,得病之诱因,皆必问之要点,临床所需要也。
用法篇——剂型与用法用量
1.剂型应用—禽病临床中,一般汤剂,口服液,煎煮剂与普通散剂应用较多。 (速溶颗粒口服剂相当于口服液应用法 ; 不溶颗粒拌料剂相当于散剂应用法) 。煎煮散剂或者汤剂或者口服液多用于急病,重病,饮水采食俱少者,取“汤者荡也”之意。而散剂多用于亚急性病,轻病或者保健来用,取“散者散也”之意,并各有其用法与优点 (丸剂与片剂应用较少,因不适宜群体治疗) 。
2.用药方法—“急者治其表,缓者治其本” ,乃至理名言,讲究急性病,先救表保命为上,药用汤剂液体为多。慢性病, 以治本调节脏腑为主, 药用散剂粉剂为多。“下病先药后食; 上病先食后药” 。 大多数禽病临床用的是,先药后食 - 胃肠道药,肝肾肝肾药,健胃药,某些急性病药,不太苦的药控料空腹服用(不是控水,切记) ,以提高药效,直达病位速捷。先食后药—呼吸道药,慢性病药,特苦的药,刺激性药, (个别慢性病,不太苦,也可以药食同用)当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但是有的人下药,不分药剂与病位,一概同用,虽然治病也有效,但是病好了,饮食也可能下降了,机体体质也下降了,得不偿失啊 ; 这也是临床的失误,当谨记。
3.用量— 一般根据疾病情况来定; 举例- 参考标准量,
临床篇——群体治疗抓主证
病位 - 表里、 病性 - 寒热、 病机 - 虚实、 病症 - 阴阳、病治 - 补泻。
急者治其标—风寒重感案例—第一天,昨晚寒凉侵袭得病, 见精神沉郁, 恶寒怕冷, 流清涕, 采食饮水具降,用荆防败毒散 3 倍量,集中一次用之驱寒 ; 五小时后大群散开,饮水增加,寒症已去,转为阳明经热证,用白虎人参汤清热解渴两倍量分早晚两次用之,第三天采食回升,个别弱鸡死亡,大群好转,继续以和肝理气健胃防复发中药调理 3 d。痊愈。治外感如将。缓者治其本—先天腺肌胃炎继发, 免疫抑制阳虚症—病发 15 d,先证见鸡只均匀度差, ,精神萎菲羽毛散乱,饮水采食少,粪便稀薄无味,晚上怕冷,鸡冠发育不良并贫血, 鸡爪白, 加味理中汤更加当归、 炙黄芪、 炒山楂、陈皮、V A 、红糖治之,一天一剂,全天饮水,药渣拌料,连用一周,采食升,精神好转,治内伤如相。
上一篇: 奶牛场兽药使用的盲区与误区
下一篇: 诺达药业如何发挥传统中兽药产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