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广东省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实践

广东省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实践

林哲 刘阳 林琳
广东省动物卫生监督总所

    当人类社会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后,信息化便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为此世界各国都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以信息化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瞻远瞩。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农业部兽医局把推进和加强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推行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列入了2012年和2013年兽医工作要点。


1 广东省电子出证进展情况
  广东省2009年开始着手探索检疫证明电子出证工作。2009年9月,广东省动物卫生监督总所首先在深圳市开展电子出证试点工作。深圳市开发了“深圳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并在龙岗大围肉联厂试用成功,实现了快速出证、追溯和统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随后总所组织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观摩。此后,广州、东莞、江门、四会等地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电子出证工作系统用于屠宰场所检疫证明电子出证。但这些系统大多只应用于本地较大型屠宰场的屠宰检疫工作,尚未涉及防疫、产地检疫和监督工作。2011年,总所获批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后,开始研发动物检疫管理系统(该系统为广东省动物防疫监督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专门用于电子出证工作。


2 动物检疫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实行检疫证明网上电子出证,把机构、人员、监管对象、动物检疫申报点和检疫证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快速开证和检疫信息快速查询、追溯、分类统计功能,提升了广东省检疫管理能力,是实行动物检疫事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体现,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1 机构人员管理。按省、市、县、镇四级建立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数据库 每个机构设置1名系统管理员、1名检疫管理员和多名检疫人员。系统管理员负责录入本单位的机构、人员信息,对人员的工作角色进行授权;检疫管理员负责检疫证明订购和管理;检疫人员负责电子出证。所有人员需凭账号和密码,方可进入系统。
2.2 动物检疫申报点管理 建立动物检疫申报点数据库。
2.3 监管对象管理 建立养殖场、屠宰场、动物和动物产品批发市场、冷库、经营者数据库,数据库中若没有名录则不能出证。
2.4 检疫证明订购管理 由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市级审核,省级审批后进行订购。检疫证明收到后,订购单位检疫管理员把检疫证明号码段录入系统,进行号码入库。入库后的号码可分配给本单位和下级单位检疫人员。
2.5 检疫出证 检疫人员只能使用分配到的检疫证明号码,超出范围的,管理系统不能出证。
2.6 外省检疫证明信息管理 收到外省的检疫证明,需要进入系统进行检疫信息录入,以方便外省动物、动物产品调入信息的统计和查询。
2.7 检疫证明查验 需要查证的一方可以通过查询检疫证明号码。迅速调出该号码的所有检疫信息,对照纸质检疫证明内容,能快速鉴别假证或“阴阳证”。
2.8 统计分析 按检疫信息所载有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形成各种报表。


3 主要做法
3.1 试点在先,典型引领 2013年4月广东省在检疫工作基础比较扎实的佛山市顺德区试点运行动物检疫管理系统。顺德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认真作了组织部署:一是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试点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明确目标责任。二是科学选点。经实地调研,选定了检疫工作扎实、屠宰量较大的江良肉类加工有限公司。三是精心筹备,迅速配齐电子出证的设施设备,录入机构及人员、管理对象、检疫证明号码等信息资料,并组织了两期针对性培训,夯实电子出证工作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四是强化协调,积极配合技术人员采取出证现场蹲点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运行中的漏洞和缺陷,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为下一步在广东全省推广该系统总结了经验。经各方努力,动物检疫管理系统在顺德江良公司屠宰场试用成功,顺德区随即在全区推开使用,到2013年10月份全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均实现电子出证。截至2013年10月31日,该区电子出证达到29万多份,为全省树立了应用样板。
3.2 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广东省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高度重视电子出证工作,积极借鉴顺德区试点成功经验,结合当地实际,精心组织,采取多种方式,扎实推进检疫证明电子出证工作。如,佛山市制定了方案,明确了责任,采取措施积极推动电子出证工作:一是及时配齐电子出证所需的设备,实行“专人、专机、专账”管理,切实抓好落实,务求取得实效;二是将电子出证的要求迅速传达到辖区内的畜禽养殖户、畜禽商贩等相关人员,力求电子出证工作顺利、有序推进;三是进一步推进区、镇(街)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建设,健全完善检疫申报制度,确保产地检疫工作落实到位;四是加强培训,确保每位出证人员都能了解动物检疫管理系统,熟练掌握电子出证操作。实行电子出证两个月来,该市4个区已全部使用动物检疫管理系统开展电子出证,共出证29万多份,电子出证率80%以上。惠州市组织各县(区)业务骨干30多人开展电子出证工作培训,县(区)业务骨干再对各分所出证人员进行培训。该市所有县(区)从2013年9月1日起全面铺开网上电子出证工作,两个月已电子出证13万多份。两个月来,全省已有10个市31个县(市、区)应用动物检疫管理系统网络出证74万多份,检疫动物1619万头(羽)、动物产品6226万千克,为全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3 开展全省培训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总所举办了动物检疫管理系统培训班,培训地级以上市的系统管理员和检疫管理员。并要求各地各自开展培训,务必使每位检疫人员能熟练操作,确保电子出证工作顺利开展。
3.4 资金支持 总所拨出电子出证工作专项经费,支持各地开展电子出证工作。


4 主要成效
4.1 提高了管理水平 加强了对检疫机构、检疫人员、检疫证明和养殖者的严格管理,系统未录入应有信息,就不能开具检疫证明。这样,既实现了对动物、动物产品的快速追溯,也实现了对检疫机构、检疫人员和管理对象的追溯,有利于增强检疫人员责任心,加强对养殖者的管理。
4.2 提高了工作效率 过去屠宰检疫时,需要安排多人专门填写检疫证明,使用系统后,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快速完成填写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系统还具有强大的统计功能,可快速统计有关检疫信息,完成所需报表。
4.3 检疫证明统一整洁规范 系统规定了统一录入方式,杜绝了以往工作人员手工填写存在的字迹难辨、模糊不清、随意涂改等现象,保证了检疫证明信息明晰无误、统一规范。
4.4 进一步规范了检疫行为 实施电子出证后,产地检疫流程进一步规范,检疫记录档案更加完善,杜绝了“隔山开证”“阴阳证”“不检疫就开证”的现象。
4.5 有效防范伪证出现 由于实行了账号登录、权限管理、系统出证等程序,可随时核查出证的信息,让假冒的检疫证明无处遁形,有效打击了伪造检疫证明的行为。
4.6 有效保障动物、动物产品卫生安全,有助于社会对动物检疫工作的认可,提高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威信。


5 做好检疫证明电子出证工作的建议
5.1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 检疫证明电子出证需要有固定的场所才能实施,目前只有通过动物检疫申报点这个平台展开。所以,要做好检疫证明电子出证工作,需要各地落实经费,按照农业部要求狠抓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特别是配备电脑、打印机和互联网设施设备。同时群众可以通过动物检疫申报点了解动物卫生政策,也可以通过动物检疫申报点得到更好地服务。所以,动物检疫申报点是开展工作的窗口,也是便民服务的窗口。因此,建立和完善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既是工作的需求,也是我们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落实群众路线的体现。
5.2 推行“现场检疫—动物检疫申报点出证”检疫新模式 以往的检疫模式是现场检疫、现场开证,但电子开证需要到动物检疫申报点开证。“现场检疫—动物检疫申报点出证”检疫新模式是官方兽医或动物协检员到现场检疫后,出具现场检疫记录凭证(需双方签名确认),货主凭现场检疫记录凭证到动物检疫申报点领取检疫证明。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检疫模式流程,编制现场检疫记录,促进检疫更加规范化。
5.3 加强动物协检员管理 由于目前广东省官方兽医数量不能满足目前检疫工作的需要,要做好电子开证工作,还要依靠大量动物协检员进行现场检疫。为此,必须加强动物协检员管理,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动物协检员选用条件、工作职责、选用程序和退出机制,规范动物协检员行为,并加强对动物协检员培训和考核。

上一篇: 2014在新兽医体制下的兽医高等职业教育目标

下一篇: 浅谈养殖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