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邓艳,王庆波 中国兽医协会
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保护动物健康与福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的需求进入更高层次,这就使得与之相关联的兽医人员的科学培养和合理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日益高度重视是发达国家的一种共同趋势。2007 年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在我国实行执业兽医制度;随后国家在 2009 年颁布了《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和《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2010 年,与医师、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称为“四大执业国考”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在全国实施。这些举措拉开了我国执业兽医体系建设的帷幕。
1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本情况
2009 年国家在吉林、河南、广西、重庆和宁夏 5 个省(区、市)进行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点,共有 19895 人报名,16958 人参加了考试,参考率高达 88%。其中,1086 人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占参考人数的 6.4%;4140 人取得了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占 24.4%。总通过率为 30.81%。自 2010年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在全国实施,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均设考场,具体情况见表 1。
2 数据分析
2.1 报名及参考人数逐年减少
2010 年首次执业兽医资格全国范围考试,报名人数超过10万人, 但在随后一年人数大幅减少,到了 2012 年报名人数仅为 2010 年的 4 成;参考人数仅为 2010 年的一半。2010 年,未参考及未通过考试的有 8 万余人,加上新增大学毕业生,2011年报名人数理论上应至少保持 10 余万人,但实际报名人数只有 5 万余人,报考人数如此大幅度的下降,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见图 1)。
2.2 参考人员通过率逐年上升
通过对 2010—2012 年考试数据的分析,通过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执业兽医师的通过率稳步提升(见图 2)。但与发达国家的执业兽医考试通过率还是有相当差距。美国兽医协会教育委员会对兽医大学的要求是:兽医大学毕业生参加北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NAVLE,美国国家考试)的通过率应达到 80% 以上,如果 2年或连续 4 年未达到此要求,该校会暂停该考生被认证或终止被认证身份,事实上美国兽医院校基本上是被认证的,即通过率是能保证达到 80% 的,个别学校通过率甚至高达 97%。
2.3 执业兽医人数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执业兽医师及执业助理兽医师共58110 名。据美国兽医协会 2012 年统计数据,全美兽医人数为 102744,在协会注册的执业兽医师97111 人。按照人口比例计算,我国应具有注册执业兽医师约 47 万人,应为目前执业兽医实际人数的 8 倍多。如果按照近三年的参考人数和通过率推算,我国要达到美国目前的执业兽医行业人数,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我国的动物养殖量居世界第一位,从事动物保健、动物疾病诊疗、动物及动物产品检验检疫、兽药生产和饲料药物添加剂管控等岗位均需要大量执业兽医师。由此可见,我国执业兽医现有人数、队伍的建设发展与现实需求尚有非常大的差距。
3 思考
总结 4 年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及执行情况,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我国兽医事业发展需要大量执业兽医人才,但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报名和参考的人数却又在逐年减少,而且通过率较低,这是发展过程中一个较大的矛盾。造成这个矛盾的主要原因:
一是没有从法律角度确定执业兽医的社会地位以及其责任与权力,没有赋予执业兽医应有的社会职能和条件保障;
二是我国兽医教育、 职业训练和实际执业能力之间存在差距 ;
三是缺乏对现有兽医从业市场清理、整顿、提高的规范管理;四是兽医在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维护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保护动物健康与福利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1 法律法规明确要求配备执业兽医师的范围太小
目前,《动物防疫法》和《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对动物诊疗机构应配备的执业兽医人数进行了规定。《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管理办法》《家畜遗传材料生产许可办法》仅要求畜禽养殖和相关企业应当配备执业兽医或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对应配备执业兽医的具体岗位和人员比例未做明确要求。其他需要配备兽医人员的企业和相关单位动物卫生法律规范尚未涉及。因此,目前参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及注册的主要是从事宠物诊疗的人员,而在农区特别是散养畜禽的地方,高素质的执业兽医相当缺乏,少数规模养殖企业或养殖小区虽然配有执业兽医师,但由于没有法律规范的明确规定,配备的人数与疫病防控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很多小型养殖企业或散养农户在遇到疫病防控或技术服务问题时,现有的乡村兽医人员很难满足实际需求。这就使得疫病发现及报告、 药物使用、 病原微生物管理、无害化处理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等方面存有隐患,直接影响了养殖业健康发展和食品链整体的安全。
3.2 我国执业兽医教育较为落后,兽医执业水平参差不齐
判断一个国家的兽医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看这个国家执业兽医的水平。提高我国执业兽医的水平,考试只是一种手段,最根本的还在于我国执业兽医的教育水平。我国执业兽医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我国开设兽医教育的大学约有 70 多所,本科教育大多以 4 年制为主,5 年学制的有 10 所。大部分学校学生的临床实践时间较少、条件较差,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教学实习医院,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绝大多数不具备从事诊疗活动的技能。目前,兽医从业人员未经过正规职业教育的人员也不在少数,有的是靠实践中积累经验,有的是经过短期培训上岗从业的,还有的是由防疫员起家从业的,这部分从业人员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教育, 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方面存在较大障碍,技术创新及解决突发问题、新问题的能力有限。而随着我国兽医管理和执法功能的加强、动物与动物产品内外贸易的增长、宠物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动物保护与福利的兴起,这个产业对执业兽医综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国家现在采取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方式,对兽医人员的执业素质进行综合考察。尽管目前我国执业兽医考试的准入门槛比国际通行作法要低,但仍有很多人无法通过考试,甚至无法参加考试。另外,对通过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并注册执业的人员,没有提出强制性的继续教育要求,这也是不利于提高我国执业兽医发展水平的。
4 建议
4.1 完善执业兽医立法
目前, 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 《兽医法》 ,从根本上保障兽医的合法权益,维护行业的法律地位,并且为相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制定管理办法提供法律依据。我国是养殖业大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兽医或执业兽医的专门法律。对必须聘用执业兽医的岗位、执业兽医的应有责任和义务、执业兽医应享受的保障待遇、操作规范和执业兽医的注册管理等,尚未颁布专门法律进行明确规定。主管部门应该呼吁通过完善兽医的立法,在疫情报告、诊断用药、动物及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病死动物尸体及组织无害化处理、兽药生产和饲料药物添加等方面,明确应配备执业兽医,实现执业兽医的独立工作权利及个人签字认可权,规范执业兽医的职业保险及待遇。只有通过专门的兽医立法,才能有效保障执业兽医应发挥的社会职能,提高执业兽医的社会地位。
4.2 完善执业兽医教育制度
一是完善兽医的大学本科教育。倡导设置 5 年学制, 加大临床实习环节, 提高毕业生的从业技能。根据现代化兽医工作的需求,完善课程设置,比如增设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经营管理等课程,努力将本科人才的培养向职业教育方向转变。
二是建立执业兽医继续教育制度。执业兽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服务特性,其知识和技术的更新、职业道德水平的保障不仅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应将执业兽医继续教育情况与其执业注册挂钩,以保证其执业水平与时俱进。
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为保障教育质量,国家应当制定科学、统一的评估标准,无论是兽医学院或还是继续教育机构,均应进行统一标准的科学评估。
4.3 完善执业兽医配套岗位及工作制度
设立技术员、护理专业,协助执业兽医更好完成工作。除加强城市宠物诊疗机构管理外,应当在农区强化执业兽医事务所的建设,让执业兽医真正拥有为其提供技术服务的平台,促进疫情报告、药物使用和检验检疫等工作,使其更加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国家应当通过行业协会建立执业兽医各项工作标准和规章制度,逐步规范兽医的执业,使我国的执业兽医行业逐步与国际接轨。
上一篇: 美国动物疫病防控管理模式浅析
下一篇: 北京市执业兽医管理现状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