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价旺季不旺将持续

猪价旺季不旺将持续

刘国信(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

    2012年以来,全国生猪行情一直低迷不振。按照周期规律,随着天气转冷,消费需求增加,当前市场会有一定起色,猪价会逐渐进入上行通道,周期拐点必然出现,但如今市场表现并非人们预期,2013年周期性的变化遇到了新问题,“猪周期”可能被拉长。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目前正值冬季,渐到消费旺季,但由于生猪产能过剩,市场供应充足,预计近期猪价将维持低位运行状态,后市仍然不容乐观;当然,不排除在元旦、春节前后随供求关系变化,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出现暴涨的可能性不大。

 

一、猪价持续走低,超出人们预期
    “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的生猪价格,一直以来被称为“三年走势”,然而2013年却有些反常。在经历2012年以来的持续下降之后,2013年7、8月虽然出现了“淡季不淡”的逆市反弹,但中秋、国庆节前后并未出现人们普遍预期的大涨,反而掉头向下,呈现弱势回落态势,目前再度陷入“旺季不旺”的尴尬。据农业部对全国48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显示,10月第5周(采集日为10月30日),全国活猪平均价格为15.72元/千克,比上周下降0.4%;全国仔猪平均价格27.29元/千克,比上周下降1.7%;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5.10元/千克,比上周下降0.2%。从全国月度平均 价 格 看 , 1 0 月活猪平均价格为每千克15.86元,环比跌1.1%。全国30个省区市中,除西南地区4省(市)和宁夏、新疆活猪价格上涨外,其余省份均为下降;10月份猪肉平均价格为每千克25.24元,环比跌0.6%。全国30个省区市中,除内蒙古、湖北、甘肃、新疆和西南地区4省(市)外,其余省份猪肉价格均为下跌;10月仔猪平均价格为每千克28.30元,环比跌5.3%。全国30个省区市中,除天津、内蒙古、云南、宁夏、新疆等5省(区、市)仔猪价格上涨外,其余省份均为下跌,其中,辽宁、福建、广东跌幅较大,超过10%。

    从各周价格来看,截至10月末,全国活猪、猪肉和仔猪价格已分别连续7周、6周和8周下跌,累计跌幅分别为2.4%、1.8%和9.1%。来自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十一”黄金周过后各地生猪屠宰企业的收购力度明显减弱,日均屠宰率也在降低,由于终端消费重现疲态,肉类需求平淡,猪肉批发价格普遍下跌。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生猪价格回弹力度不足,而在猪价回落的同时,近期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豆粕价格,全国均价已经突破每吨4500元,因此,预计后期养殖户养殖利润仍不乐观。

二、产能居高不下,市场供应充足
   目前虽然已到猪肉消费旺季,但仍然未能扭转弱势,一度领跑CPI的猪价,2012年以来为何持续走低?及时调整存栏结构,不要刻意压栏,这样才能在不景气的时段内将利益做到最大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生猪存栏增加,市场供应充足,是猪价下滑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猪肉进口增量,终端消费低迷,都对生猪行情带来一定的影响。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末,全国生猪存栏达到4.7亿头,比2012年同期基本持平;目前,能繁母猪存栏仍然居高不下,达到5000万头左右。从生猪生产关键要素来看,母猪所占生猪存栏比重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必然造成产能过剩。据分析,造成生猪产能过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首先,2013年以来生猪疫情形势较为稳定,仔猪成活率明显提高。调查显示,由于2013年以来威胁母猪生存繁殖的猪蓝耳病、影响仔猪成活的猪流行性腹泻以及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得到较好控制,使母猪繁殖率、产仔成活率同比明显提高;由于全年补栏出栏均衡,使2013年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从未出现“断档”现象。

其二,养殖场户理性面对市场波动,生猪生产未出现大起大落。2012年以来,尽管全国猪价持续走低,但各地并未出现恐慌性集中抛售和被迫大规模宰杀母猪及清圈歇养现象,生猪存栏量仍然处于不断增加态势,这说明广大养殖场户对待市场波动已较为理性;同时,政府对养猪业实施了一系列补贴扶持政策,以及收储措施也发挥了一定的托市作用。

第三,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转型涉足养殖业者增多。近年来,由于许多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农民外出打工渠道收窄,返乡人员增多,而在农村从事养殖业就成为首要选择,因此小规模养猪户比以前有所增加;近年来,国有企业(如中粮、中棉集团)、上市公司、屠宰加工企业(如双汇、金锣、雨润等)等资本大鳄纷纷涉足养殖业,动辄就是数十万头的规模,已成为目前生猪产能增加的新生力量,对稳定生猪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此外,进口猪肉对国内猪肉市场的冲击也不可小觑,2013年以来,我国猪肉进口保持成倍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第三季度我国猪肉单月进口量均保持在5万吨以上,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猪肉43万吨,比2012年同期增加7.8%。值得关注的是,9月24日双汇国际71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生猪养殖和猪肉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案获得通过。目前,美国是我国猪肉进口第二大来源国,9月自美进口1.3万吨,增加28.6%,占我国猪肉进口总量的比重由2012年同期的23%提升至24.5%。低价进口猪肉不仅对终端市场造成冲击,而且还大大影响到流通屠宰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

三、“猪周期”遇到新问题,后市难以出现暴涨按照往年规律,经过9、10月两节前后生猪集中出栏之后,进入11月份后生猪屠宰数量将有所减少,猪肉价格出现上涨迹象,猪价也随之回升,但如今猪价上行的表现并非人们预期。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目前正值冬季,已逐渐进入消费旺季,但由于反弹动力不足,后市不容乐观。
在养猪行业内,有三年一个轮回的“猪周期”说法。那么现在猪肉价格已经进入了周期性上涨的通道,为何依然“跌跌不休”,2 0 1 3 年 生 猪 市 场 与 往 年 相 比 有哪些不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13年周期性的变化遇到了新的问题,“猪周期”可能被拉长。从养殖周期看,目前猪价行情应该处于上行周期,但由于前两年规模化程度的提高,企业规模提高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意识明显增强,所以并没有出现大量淘汰母猪的现象,母猪存栏仍处于较高水平,使这轮周期被拉长;同时,2012年以来尽管养猪利润缩水,但由于农民工返乡人员增加,从事生猪养殖者增加,补栏的积极性颇高,导致生猪存栏量总体呈稳步增加态势;从市场需求看,猪肉的消费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5、6、7、8月为猪肉的消费淡季,价格自然不会大幅上行。目前虽然冬季来临,渐到消费旺季,但由于2013年经济增速放缓,限制“三公”消费,使猪肉的消费受到影响。多方面因素叠加,共同作用造成了目前猪价依然稳稳当当的现状,明显的周期拐点始终难现。
   调查显示,2013年中秋、国庆等几大节日市场销售情况都不理想,全国猪价仅在中秋、国庆节前稍有上升,节后随即回落;过了立冬,本应是猪肉消费旺季开始的时候,然而猪肉价格却连续下降。这一方面说明消费动力仍然不足,另一方面显示猪肉提供量仍然庞大。
   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猪肉价格形势,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生猪市场整体供应量仍然较大,春节前肉价及猪价出现暴涨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不过,也不能忽视旺季需求的拉动,按照惯例,对于猪肉的需求将于11月后才能真正启动,也将带动猪肉价格的上涨,预计猪肉价格的高点将会出现在12月底及2014年1月,但涨幅不会过大;而猪价真正进入上涨周期,仍需通过淘汰过剩产能方能实现。
   另外,专家提醒广大养殖户,在一年的最后关头,需要继续抓好饲养管理,并密切关注疫情形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同时,要抓紧做好品种选育,借机淘汰更新猪群,及时调整存栏结构,不要刻意压栏,这样才能在不景气的时段内将利益做到最大化,并对提高后市的养殖效益也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 秦皇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现状

下一篇: 发改委拟启动猪肉收储 稳定生猪价格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