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国内目前养殖业面临诸多问题,饲料成本居高不下,动物与人争粮:土地日渐减少,人口不断增长,谷物、豆类等农产品日益紧缺等都困扰着国内养殖业;另外,养殖规模化、饲料原料玉米豆粕化、不尊重动物福利、滥用抗生素激素重金属等,给养殖业疾病防治雪上加霜,环境污染和片面追求高速度生长都造成动物抵抗疾病能力的降低,“禽流感”、“链球病”、“无名高热”等病疫防不胜防,养殖业风险愈来愈高。而且较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养殖业,国内科学养殖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缺技术、缺人才、缺管理、缺硬件,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发展模式,从业人员还比较杂乱,低水平的散养户还占据着养殖业的主要市场。探索一条适合国内养殖业发展的道路模式,成为了有关各方的共识。适度规模标准化在未来中国养殖业发展的特点中将会比较突出。
养殖适度规模化是已经在国内农牧行业讨论了较久的话题。前一段时间,中国工程院组织“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提出了加快推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建议:一是明确养殖业在现代农业中的战略主导地位,以养殖业为核心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计划”,以大型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养殖合作组织为纽带,依托龙头企业的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等优势,带动养殖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使适度规模养殖成为我国养殖业的主体;三是实施“养殖业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大幅度提升我国养殖业科技创新能力。
可以看出,中国工程院这一课题提出的“核心化、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和科技化”等“四化”,抓住了养殖转型的根本。核心化是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化是科研团创新,从结构调整上来看,目前国内养殖业急需改变的是实现适度规模化和标准化。
国内养殖业由于粗放式生产,管理水平低下,对环境造成的问题非常严重,而且生产水平不高,产出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国内粮食资源紧张、土地资源紧张,牲畜与人争粮、争地问题突出。基于这些日益严峻问题,养殖适度规模化是中国养殖业的必由之路。但是,适度规模化并非单纯的减少数量,而是通过提高产出来控制数量,这就需要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来实现质量的提升。
上一篇: 四川复种模式下大豆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