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土猪:发展势头强劲
在大多数泰兴人的记忆里,童年的“肉香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十年前,江苏市面上流通的猪肉基本是吃草料的‘苏中土猪’肉,肉质鲜美,芳香四溢。55岁的黄阿姨是土生土长的泰兴人,她回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的萝卜烧肉,那香味,在村口都能闻得到!
苏中土猪,其实是泰兴的本地猪种——姜曲海猪。姜曲海猪主产于江苏海安、泰州市姜堰区一带,以姜埝、曲塘、海安镇为主要集散地,因此得名。
姜曲海猪头短,耳中等大、下垂,体短腿矮,腹大下垂,皮薄毛稀,全身被毛黑色,部分猪在鼻吻处偶有白斑,群众称“花鼻子”,乳头多在9~10对。其肥肉多、肉质佳、口感好,是闻名全国的地方优良猪种。
但由于姜曲海猪出栏时间长近1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养殖场和养殖户片面追求高生长速度、高瘦肉率,饲养本地品种猪的积极性下降,姜曲海猪逐渐被市场淘汰。到2006年10月,纯种姜曲海猪只剩下100余头,甚至被列入国家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2007年初,江苏牧院投入800万元,建成万头规模的江苏姜曲海种猪场保护繁育基地,踏出了拯救珍稀猪种的第一步。
2009年,泰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开始组建,江苏百汇农业发展公司成为了该园区的第一位“房客”,也是该园区内首家投资数亿元的集生猪养殖、屠宰、配送于一体的省级龙头企业,苏中土猪开始走上了品牌建设的道路。
2012年,江苏百汇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生猪交易市场,同时,一个拥有10万头“苏中土猪”的养猪场和十七个姜曲海猪和苏姜猪的扩繁基地拔地而起。
据江苏百汇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总产值达到7亿元,预计至2016年将在全省开设3000家门店,为消费者提供直接到终端的优质、特色、本土化土猪肉。
上一篇: 河南省前三季度畜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下一篇: 摆脱“毕失族”处境考虑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