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近期,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按照农业部兽医局要求,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带队组成农业部考核验收组,认同辽宁省畜牧兽医局等相关部门对消灭马传染性贫血所做的工作,同意通过验收,至此,辽宁省成为全国消灭马传贫的第18个省。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又称沼泽热,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发热、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消瘦等,且反复发作,发热期症状明显,无热期症状逐渐减轻或暂时消失。
马传贫1843年首次发现于法国,1904年由法国兽医师瓦勒和卡雷证实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1931年日本侵华将本病带进我国东北及华北等地,1954、58年苏联进口马匹本病再次传入我国,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首次分离获得病毒,成功研制两种特异诊断法,1975年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沈荣显等院士首创白细胞活疫苗。随着综合防疫措施的不断完善,本病已得到有效控制,如今,我国已有18个省具备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的相关设备和技术。
前面说到,马传染性贫血是由病毒引起的,这病毒就是‘马传贫病毒’,是最早被确认为具有传染性的反录病毒。马传贫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粪便中能生存两个半月,将粪便堆积发酵时,经30分钟即可死亡;在-20℃左右病毒可保存毒力达6个月到2年。但同时该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弱,煮沸立即死亡:2%~4%氢氧化钠液和福尔马林液,均可在5~10分钟内将其杀死;3%来苏儿液可在20分钟内杀死;日光照射1~4小时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马传贫具有很高的传染性特征,若平时不注意饲养管理,将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病马和带毒马都是本病的传染源,其血液、肝、脾、淋巴结等均有病毒存在,发热期马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含有病毒,需要养殖户多加关注;此外,养殖户还需注意畜牧场类似于虻类、蚊类、刺蝇及蠓类等吸血昆虫,因马传贫可经由这些昆虫叮咬而传染其他马匹。因此,吸血虫活动的夏秋季节(7-9月)或森林、沼泽地带,需特别注意马匹的感染,一旦本病爆发,将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
专家建议: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马群的抗病能力;及时做好马厩及周围环境卫生,消灭蚊、虻,防止蚊、虻等吸血昆虫侵袭马匹;健康马匹及时接种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一旦发现患病马需立即上报,严格隔离,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上一篇: 面试时如何回答离职原因比较好?
下一篇: 当前猪病发生与流行四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