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媒体爆料称,某大型鸡肉供应商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喂养肉鸡,45天即可让肉鸡出栏。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而在食品领域专家看来,“速成鸡”却代表着“科学育种”和养殖技术的进步。相比“速成鸡”,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所致的“抗生鸡”更应引起关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在畜禽养殖中,抗生素滥用是可能存在的,而我国对禽肉含有抗生素的检测并不严格,很容易导致抗生素超标禽肉流入市场。
据介绍,给鸡吃抗生素,就像人病了要吃药一样,并非不可接受,但必须符合规范。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在我国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畜禽都非常普遍。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可能是世界上畜禽饲养中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抗生素的滥用可能导致各种肉类、奶制品抗生素超标,对人体器官产生危害,还可能有耐药细菌群产生。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了慎用抗生素联盟,其成员包括90多个国家,采取严厉的手段限制甚至禁止使用抗生素。而我国在畜禽饲料中限制添加抗生素的规定不是强制性的,而且没有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以促进生长为目的添加抗生素的法规、规定,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抗生素的滥用,很多大型养殖企业都很难承诺不向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建议有关监管部门像重视监管‘瘦肉精’一样监管‘抗生鸡’。”朱毅说。她曾撰文指出,监管的执行力是关键,标准、法规的最终执行都要落实到基层。朱毅向记者强调,养殖户多用滥用抗生素,这不是“养鸡之道”,但却是全社会抗生素意识的重要体现。“控制抗生素滥用,还要由人到畜全面推进。”
上一篇: 畜牧企业如何应对某岗位的长久招聘